韩树静
摘要:在新课标的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不断学习,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并结合初中生物实验内容较多、要求较为繁杂的特点,不断地引导学生积累资源,对生物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我们要立足实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更新实验的形式,进行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生物课堂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舞台。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 教学实践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101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对生物界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获得生物学习的基本,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生物实验所需要的资源较多,每个学校都建有实验室和图书馆,这些设施都能帮助我们实现课程标准对生物教学的要求。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当前的校内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室是我们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开发和培养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实验室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我校的实验室设备较为齐全,可以满足学生常规实验的需要。实验室内放置着一个板报,学生分组设计板报,定期更换板报内容;角落有一个放置学生作品的橱柜,里面不仅有学生收集到的各种标本、模型等,还有一些与生物学习相关的文学读物;讲台上有一个大讲桌,上面摆放着花卉和鱼缸;最前面是多媒体投影屏,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展示教学课件。
除了实验仪器之外,实验室里还有一些动植物的标本和模型,有“白鸽”“兔子”“青蛙”“蚕”等动物,透过它们,学生不仅能够看到鸟类的飞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个性,也能看到青蛙的发育过程,明白变态发育的缘由,了解蚕的四个阶段。在这种氛围之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奇妙,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会得到有效激发。对于学生来说,生物的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得了知识,也对生物的奥秘有了更大的兴趣,想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二、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一)从生活中取材,丰富实验资源
我们教材中有些内容教师教得困难,学生学起来也很困难,如“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本节的内容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为了使知识更加直观,我尝试着制作了一个肾单位模型,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如剪刀、双面胶、玻璃瓶、毛线等。此教具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拆装,学生观察起来非常方便,虽然它的制作方式较为简单,但是简洁的构造能够让学生对肾脏内部结构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学生通过教具明白了尿的形成原理,也能够从整体上去认识人的这一生理活动,使所学知识更加全面,形成知识网络。去除了那些能够对学生构成干扰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就变得非常轻松。
(二)将破旧的教具修补起来
学校的教具由于长期没有更换,有些材料逐渐老化,失去了应有的弹性。将其丢弃实在有点可惜,重新购买又需要很大的花销,在时间上可能无法供应教学的需求。于是,我就带着学生一起对那些破旧的教具进行修补。如“肌肉牵动骨绕着关节运动”模型中的肌肉已经无法使用,我们就用比较廉价的橡皮筋把肌肉替换了下来,经济实惠还能使模型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制作模型,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三)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压制标本
有些植物标本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如果去购买,可能要花很多钱,造成资源的浪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校园中或去大自然中进行采集,并教会学生制作标本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动手压制标本。笔者经常带学生去植物园中采集所需的植物,可以带回去的就带到实验室进行研究,不能带的就拍照记录下来。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植物的生活习性,并学会了如何对植物分类,怎样压制标本。目前,我校的生物实验室中的植物标本非常充足,大约有150多个类型品种。
三、对实验的形式进行创新
(一)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激发思维的作用,教师要从实验的过程中挖掘出知识的思维价值,并将思维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提炼。如进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实验时,以往那种将种子浸软后纵向剖开的方式很难找到种子的胚芽、胚轴和胚根。于是,我就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将种子浸泡的时间延长至三到五天,这一,当我们用镊子剥去覆盖在上面的结构时,学生就能清晰地看到胚芽、胚轴和胚根。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了预期的结果,实验获得了成功。从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是学习的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学生学会了对实验方式进行创新,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激发,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鼓励学生实施开放性实验
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方面,开放性实验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允许他们犯错,因为错误也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教材,那些循规蹈矩的实验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创造力受到压制,形成约束他们思维发展的桎梏。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不断纠正,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改善,这样做所收到的效果是模仿教材进行实验所无法匹敌的。
总之,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让他们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生物教学的要求。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