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6-01-13 13:16张锦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5期
关键词:课后习题教学效率运用

张锦程

【摘要】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确立文本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也是师生教与学的重点所在。在不同的时段运用不同的课后习题,将会取得较好效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益尝试。

【关键词】运用 课后习题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46-01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针对选文特点精心编制出来的。运用好课后习题,将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对课后问题往往是弃之不问、置之不理,却喜欢用现代化媒体,增添很多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整个课堂看起来“异彩纷呈”“厚实有加”。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主次不分,目标不明,严重偏离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如何正确运用课后习题?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的一段话或能给我们一点启示。他说:“教学方法在课文里!你只要把教材吃透了,方法就在其中了!”由此及彼对于课后习题的运用,我们也要做到“吃透习题”、“读懂习题”,要仔细揣摩与编者进行一次深度对话。要时刻“吃透学生”、“激发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基础习题在课前预习运用

基础习题主要指学生在阅读课文后,通过查工具书的方式能够自我了解,自我解决疑惑的问题。它包括字词注音抄写等,相对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就是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学会使用日常用的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类基础习题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可无可有的,能否掌握的好,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与提高起着至关的重要作用。

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3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说说词语的意思。《负荆请罪》(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第3题联系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它的来源。上述的习题,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查阅相关资料等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课上只要进行相对地检查、纠正即可。这一般建议在学习课文第一教时前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勤查工具书习惯等诸多能力、品质和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也大大减少了课堂上字词教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内容习题在课中教学运用

在我们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后习题题目是来自文中的资源。它们大多数是课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的载体。习题这些题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教学的角度吃透文本、厘清课后习题中的题目,抓住反映教学重难点内容的课后习题。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编,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必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詹天佑》(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第4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题就像我们上述所说是全篇课文的中心,是本篇语言文字训练,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和学生学习本篇后形成爱国品质一系列目标达成的“魂”。为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任总工程师的,他在修铁路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2.詹天佑在修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他做到这点原因是什么?很显然上述两个问题将整篇课文内容串联于一起形成一条线便于学生形成整体认识思维。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将詹天佑杰出和爱国两方面转化成具体的文中内容,深入浅出,巧妙改造,化用了原有题目的“高大尚”,效果很好。

另外,在课后习题中有一类语言(能力)训练方面的题目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应很好地加以利用。如《船长》(苏教版六年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第3题:读读黑暗中那“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体会当时的情景。教者根据这一习题,在教学中要结合当时的情景,让学生的理解,体会当时人物的语言、语气。在当时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人物的语速是急促的;船长下达命令是威严的,语调应凝重有力;人多嘈杂,对话时声音应大。老师讲述后,可以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习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完成此项习题,并在完成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人物语言的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是很重要的,也很好地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的: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写法习题在课尾拓展运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这类题目。

例如:《麋鹿》(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第3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已经了解了麋鹿的哪些知识,然后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你能画出描写麋鹿外形的语句,麋鹿具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能说说它的经历吗?在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时,笔者就接二连三地抛出这些问题,并让学生自主地完成。然后播放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对游客讲解的录像画面,告诉学生讲演的一般特点,让其了解讲解词撰写的基本格式、写作方法。讲解词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也可以是自己搜集的课外资料,在讲解过程中还要加上动作等。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将课文的语言、知识及介绍事物的方法得到内化。

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把课后习题融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践习题在课后巩固运用

课文学习完并不代表课堂教学的结束,它还会以课后习题的形式延伸。课后习题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进行课外拓展的,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收集和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内容,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这类题目对巩固课文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一定地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完《最后的姿势》一课结束后,笔者根据课后习题第4题,布置学生搜集2008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然后跟同学们交流。面对这样的实践题,学生已经不再将其视为一种作业和负担,而是积极地参与,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了信息,提升了能力,讨论交流过程中也进一步感受到地震中那些涌现出的无名英勇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心灵上受到了极大地震撼,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又一次的洗礼,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元.小学教学参考.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15.2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http://wenku.baidu.com/view/cac980094a7302768e993947.html

猜你喜欢
课后习题教学效率运用
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
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有效突破语文“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