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赖诺普利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曲红,张媛,王冰
(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左心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缬沙坦组各24例;在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口服地高辛) 、β受体阻滞剂等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赖诺普利组给予赖诺普利片起始剂量5 mg/d,逐渐加量至20 mg/d;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胶囊起始剂量40 mg/d,逐渐加量至160 mg/d。比较两组治疗3、6及12个月的心功能、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均无改变。治疗3、6及12个月,赖诺普利组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分别为(17.85±1.07)、(20.41±1.02)、(20.34±0.86)[mL/(kg·min)],缬沙坦组分别为(17.49±0.98)、(17.88±1.41)、(17.54±0.97)[mL/(kg·min)]。与缬沙坦组比较,赖诺普利组患者治疗6及12个月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升高(P均<0.05)。结论 长期服用赖诺普利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
关键词:左心力衰竭,慢性;赖诺普利;缬沙坦;心肺运动试验;最大摄氧量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41.037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41-0089-02
收稿日期:(2015-09-0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也是循证医学证据积累最多的药物[1]。大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因心力衰竭住院率、再梗死率及患者病死率,其逆转心肌重构和防治心力衰竭作用已得到了充分肯定[2]。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临床治疗资料的积累,该类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本文以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赖诺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缬沙坦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7月~2013年8月入住本院心血管中心左心衰竭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44~72岁。纳入标准:①慢性左心衰竭病史大于3 个月;②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 排除标准:①已服用赖诺普利、缬沙坦及其相关制剂者;②严重心肺肾等功能损害者;③特殊人群。48例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缬沙坦组各24例。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威海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两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口服地高辛) 、β受体阻滞剂等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有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者应用硝酸酯类药。赖诺普利组给予赖诺普利片起始剂量5 mg/d,逐渐加量至20 mg/d;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起始剂量40 mg/d ,逐渐加量至160 mg/d。
1.3检测方法治疗3、6及12个月后检测患者心肺功能。使用意大利COSMED心肺运动测试仪,在医师监督指导下进行检测,时间以餐后1 h为宜。首先进行肺功能检查,30 min后进行踏车试验。气体交换采用逐次呼吸测量系统,功率递增幅度的选择根据患者病史包括日常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体格检查等综合决定。无高危性生命体征(如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出现时,尽量鼓励患者运动。检查过程中患者如出现症状(如胸闷、心慌、疲劳等),则停止运动,监测生命体征至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测定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随访期间无再次住院事件发生,无死亡,患者均能配合完成心肺运动功能检查。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6及12个月,心功能分级均未发生变化。治疗3、6及12个月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赖诺普利组治疗3个月,运动时最大摄氧量较服药前无变化,6个月后开始明显升高。缬沙坦组治疗前后运动时最大摄氧量无变化。两组治疗6、12个月比较,赖诺普利组运动时最大摄氧量较缬沙坦组升高(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运动时最大摄氧量[mL/(kg·min)]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缬沙坦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3讨论
赖诺普利是一种新型、高效、长效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合成、提高缓激肽水平和增加循环及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7水平,减轻血管紧张素Ⅱ的促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等心血管毒性,发挥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血供,从而起到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的作用。多项临床试验证明,赖诺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好,服药方便,患者治疗依从性好[3~5]。本研究发现,两组左心衰竭患者服药前后心功能分级无显著变化,缬沙坦组服药前后运动时最大摄氧量无显著变化,而赖诺普利组患者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在服药6、12个月显著升高,可见长期服用赖诺普利能持续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慢性左心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左心功能降低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劳力性呼吸困难、运动能力降低是慢性左心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而一项复杂运动的完成是心、肺和骨骼肌联合协调的结果。目前常用的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主要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测定等,这些指标不足以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运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心肺运动试验是目前无创评价心功能的金标准,它能够客观、定量地评价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更好地预测总体健康状态,为其他治疗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6~8]。
峰值摄氧量、无氧阈、二氧化碳当量斜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已逐步被证实[9]。大量研究显示,峰值摄氧量是预测预后的最佳指标。van den Broek 等[10]对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临床症状稳定的94 例患者随访评价23 个月,在左室射血分数、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以及峰值摄氧量3 个指标中,峰值摄氧量为预后的最佳独立预测指标。Weber 等[11]随访644 例心力衰竭患者4 年,在对包括最大摄氧量、最大心率、无氧阈、最大功率等的多变量分析中发现,最大摄氧量是唯一有意义的指标。本文两组左心衰竭患者采用赖诺普利、缬沙坦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赖诺普利组患者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在服药6、12个月高于缬沙坦组,证实长期服用赖诺普利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有良好疗效。
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可以用于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指导制定恰当的给药方案,其中的运动时最大摄氧量是显示药物能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活动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可以把心肺运动与药物治疗效果联系起来,更安全有效地评价药物效能;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服药后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的变化,对其用药剂量进行随时调整。总之,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观察药物对患者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等心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可以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2] 马福家,仓婕.赖诺普利与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的影响[J].上海医药,2008,29(5):213-215.
[3] 郭新胜.赖诺普利与地高辛联合治疗老年顽固心衰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30(5):158-159.
[4] 梁丽,陈维明,侯杰,等.赖诺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中长期疗效[J].安徽医药,2014,35(7):975-976.
[5] 唐阳峰,苏伟青,颜栋利,等.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赖诺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4,25(13):1887-1889.
[6] 宁亮,孙兴国.心肺运动试验在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3898-3902.
[7] 谭晓越,孙兴国.从心肺运动的应用价值看医学整体整合的需求[J].医学与哲学,2013,34(3):28-31.
[8] 郭志勇,滕志涛.心肺运动试验在心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3):107-108.
[9] 谢颖,高炜,张媛.心肺运动试验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J].医学综述,2011,17(8):1149-1151.
[10] van den Broek SA,van VDJ,de Graeff PA,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peak oxygenconsumpt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status and prognosis in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secondaryto either ischemic or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Am J Cardiol,1992,70(3):359-363.
[11] Weber KT,Janicki JS,McElroy PA. Determination of aerobic capacity and the severity of chronic cardiac and circulatory failure[J]. Circulation,1987,76(6 Pt 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