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仕佳
摘要:高三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学习经历。很多高三学生都感到那段时光十分充实。充实的具体表现为学习紧、压力大、收获多等。在阳光进取的表现下,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集体与个体的消极面,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本文试图从考试焦虑、学习倦怠和人际关系紧张三个角度,阐述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关键词:高三学生 心理危机 成因预防
很多人喜欢用“痛并快乐”形容自己的高三生活,作为一名多次任教毕业班的教师,我与学生一起经历了很多次这种“痛并快乐”。这当中的“痛”其实就是心理危机,而走出危机就能赢得一种“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多种角色——人生导师、亲密朋友和兄弟等,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驱离心理危机,如锻炼身体、体验成功、读书交流等。
一、考试心理焦虑。锻炼暗示端正认识
考试焦虑是一种因考试引起的亚健康心理,伴随着烦躁、担心、恐惧、自卑等情绪。产生考试焦虑的主要成因是有较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可能来自家长和教师,也可能来自同学。在这种无形压力下,学生又因对考试准备的知识、技能信心不足,于是渐渐变得不淡定了;也有学生是由于体质欠佳,而多病失眠,所以对考试的抗压力不足引起焦虑。
因此,学生一进入高三,教师就应当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无论是应对繁重的学业,还是调节心理健康,学生都需要一个强壮的身体。对那些不爱运动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每天下午放学之前,到运动场上量力跑上几圈,最少两圈。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要跟学生讲透一个道理:考试、检测都是为了准确、快捷地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每一次考试、检测,都是为之后的复习找依据,这次考不好,并不意味着你以后也考不好,不少平时都考得不怎么样的学生,在高考中笑逐颜开的,举出本校或者他校学生身边的例子;再则,站在人生的高度,高考只不过是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而已,即使考上比较好的大学,以后的人生也还要经历无数次考试。当学生认同了这种观点,他们就能淡化因对考试的执拗而产生的焦虑。同时,在班级和学生每次获得了一定成绩,如考试在年级进步了、运动会上获奖了,甚至闲聊中任课教师表扬我们班什么了,都予以偏上的中肯评价,在班上弘扬一种自信、自强的风气。
运用这些方法,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预防考试焦虑心理。如果学生出现焦虑的苗头,教师要及时了解具体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斩草除根,断其于萌芽状态。
二、学习悲观倦怠。调压力度体验成功
学习悲观倦怠的状态,有的人是一时的,有的人是长期存在。通常长期倦怠形成的原因是学业压力过大、缺少家庭合情合理管教、受到社会人员诱惑等;短时倦怠多是由于遭遇学习瓶颈、长期缺乏技巧地艰苦学习、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等。前者个人缺乏远大理想,未能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属于被动学习的情形比较多,这种学生由于问题成型时间长,所以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教师要根据他们与大部队的差异,有计划、有区别地降低教学难度,减轻他们的压力,以让他们在学习中,能经常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中获得成就感;后者则比较有抱负,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们有的主动求教于教师,有的在教师的细心观察帮助下,很快就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作为教师,则要时常关注学生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偏离常态的消极表现,要及时了解原因,给予正确的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量(包括数量和质量)是十分关注的,对班里哪个学生可以安排到什么程度,心里有一杆很精确的秤,自己时刻注意保持这杆秤的平衡,既不能让学生吃不饱,也不会让他们太撑。对那些一向认为自己“我是陪公子过考”的、“我考得怎么样家里也不问”的、“我爸说毕业后就跟他开车”的等等,他们无心向学的根源在家庭,只限于经常与其家中能说得了话的家长沟通。教师要告诉他们,“他们的小孩昨天分数提高了”,“今天做出了一道难题”,“就刚才那节课,英语老师说他默写对的单词最多”,“我已经在班上表扬了,小孩很高兴,希望回去你们能奖励一下他”。而对有时逃学上网吧的人,他们没能抵挡住来自社会的引诱,教师可以跟他们聊聊高中毕业后的打算,说说以前的学生是怎么做的,详细说到考上三本与考上二本所花钱的差别,读高职高专出来后,有人进了什么企业,他在高中虽然有些傻乎乎,记不住很多东西,但他养成了主动请教和肯吃苦的习惯,毕业时成绩也比脑袋聪明却不肯学的同学要好,而且他现在在企业里因为这两个优点和优秀绩效,还提拔做了车间副主任,月薪已经6000多元了。学生在厌倦的时候,更需要的是这种有人性的、富于情感的关怀。
三、人际关系紧张。推荐书籍小组交流
如今的高三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从家庭走向社会之际,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到了高三,虽然已经有了不少社会经验,人也已经长大了很多,但不由自主流露的自私、懒惰、娇气等坏毛病,还是会影响他们与同学之间关系的处理。
我一般不会再讲诸多道理,学生至此时,经过小学初中教师的教育,没有不懂的道理,只是情绪一来就不管不顾,或者管也管不住了,所以我认为这必须形成习惯才能有效。而习惯形成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学生必须发自内心地认可,要能够换位思考,还要三思而后言行。所以我喜欢让学生交流,交流既能锻炼口语水平,又能提高表达能力,更能锤炼思想,是一种赢得学生认可的好方法。如果只是教师讲理,学生不一定爱听,但是让他们自己说,高三学生很多都能滔滔不绝,听听同龄人的观点,对喜欢钻牛角尖的人还是比较有启发的。
我常用的另一种方式是推荐读物,多半为名人传记,如《马云传》《比尔·盖茨》《当代世界名人传记》等。一般是采用写读后感的方法作为反馈,我有选择地与学生在作业后进行或长或短的交流。有时在学生经过了一段比较紧张的学习后,用开读书会的方式放松放松,会上侧重围绕同主题书籍展开讨论,提取其中处理人际关系的片段(即使没有专门的片段,但名人们专注于事业的心态,也决定了他们不会小心眼地专注于与别人的关系中),交流名人们的处世方式假设他们就是哪个名人,在同样的环境中,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与名人一比高下。有句话说的是:“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有谁相伴。”当学生身边没有名人真身的时候,书籍是最好的伴侣。
高三是一个关键的时刻,高考一战虽然并不能说完全决定人生,但是我们也不能无视其在学生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作用,社会的成见、学校的压力、家长的看法和灌输给学生的认识,都让学生在这个时期感受到重重压力,他们以各种方式和状态,外化着因此产生的负面心理。教师在发现倾向后,一定要及时与之沟通交流,快速着手解决,但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也没必要无缘无故时刻有备无患,毕竟同样是一年,学生在高三的任务强度却是超过前两年的,操之过量,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可能使他们发生本可避免的心理危机。
责任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