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伟++黄苏燕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中职数学新课改提出要求,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立足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数学教学,本文以《直线与平面所处的角》为举例阐述了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课 中职数学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29-02
近几年,“微课”在我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微课,作为一种大胆而积极地尝试,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也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在数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职数学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应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进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情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对数学课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很多中职生在初中、乃至小学就已经是数学学科的“边缘人”,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步入中职学校学习高中的数学更是难于登天,学生的厌学心理使得数学课的教学举步维艰。
再者,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普及低龄化,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现代青少年的生活,据调查,市区中职学校的学生高一入学时手机的拥有比例在70%~80%,到了高二年级手机的拥有比例达到了90%以上,同时计算机家庭的拥有比例几乎到了100%,因此,在课余时间里,学生更愿意通过手机、电脑来接收新信息、新知识。
2.教情分析
现阶段,中职学校大多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两年的在校学习加一年的实习工作,一般每周3节数学课,除去节假日等占用一年大致有80节课,整个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就浓缩在160节课中,时间少又要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压力较大。
再者,我们看到,在传统课堂中,我们所采用的数学教学模式忽视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现状,大多都是以老师“灌输”——学生“接收”的方式进行,对于老师虽然体现了思路的清晰性,时间的短效性,但对于中职学生,只会加剧他们对数学的淡漠,由此也造成了中职数学教学教与学的严重脱节。
二、在新课改要求下微课的特点
1.微课主题突出,目标明确
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数学微课教学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将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以特定的手段和技巧表现出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2.微课呈现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相对丰富,对于知识点的讲解,除了真人讲解以外,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电脑动画、以及实验演示等让微课内容更加有趣,让知识要点更加简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其心理特点。
3.微课互动性强,使用方便
微课通常以微视频的方式将各种教学资源集中到一个页面上,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一目了然,而且学生还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不仅可以一边观看一边学习,还能进行在线测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4.微课短小精悍,传播速度快
微课的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在线学习,把微课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
三、微课在中职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9.3.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为“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会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并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为“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确定。”
1.课前预习微课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本节课中垂线、垂足、斜线、斜足、射影等相关的基本概念就需要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了解掌握。因此,笔者制作了课前预习微课,整个微课以“理解斜线、斜足、斜线段、垂足、垂线段、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与斜线段在平面内的射影等基本概念”为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以“斜线、斜足、斜线段、垂足、垂线段、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与斜线段在平面内的射影等基本概念”为教学重点,以“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与斜线段在平面内的射影”为教学难点,通过PPT中点、线、面的动态演示,以及教师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回顾
问题1: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 2)直线与平面相交 3)直线与平面平行
(2)探索新知
问题2:在以上位置关系中,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该如何确定呢?
规定:当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与平面平行时,所成的角是零角。
那么当直线与平面相交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该如何确定呢?
问题3:直线与平面相交有几种情况?
有两种情况,如图(4),一种情况是直线与平面垂直,另一种情况是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这时称直线与平面斜交。
图(4)
在线面垂直中,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垂线与平面的交点A叫做垂足,垂线上一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规定: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是直角。
在线面斜交中,直线叫做平面的斜线,斜线与平面的交点B叫做斜足,斜线上一点与斜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斜线段。这时线面所成的角如何确定呢?我们将在课堂上重点研究。
下面通过作图,学习一个重要的概念“射影”,如图(5):
斜线与平面斜交于点B,在斜线上确定除斜足B以外的一点P;过点P向平面作垂线,垂足为点A;联结垂足A和斜足B;
其中直线AB即为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线段AB即为斜线段PB在平面α内的射影。
图(5) 预习作业
(3)完成以下预习作业
如图(预习作业),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直线叫做平面的 ;斜线与平面的交点B叫做 ;
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叫做平面的 ,垂线与平面的交点A叫做 ;
直线、相交于点P,过垂足点A与斜足点B的直线叫 做 ;
线段PB叫做 ;线段PA叫做 ;线段AB叫 做 。
从课前微课的预习效果来看,学生较早的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为他们在课堂上深入研究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留出了更多的时间。
2.课后复习微课
为了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要求,也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构建,我以“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初步掌握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和步骤”为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和步骤”为教学重点,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和步骤”为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了课后复习微课,具体内容如下:
(1)复习确定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方法步骤:如图(5):
第一步:在斜线上确定除斜足B以外的一点P;
第二步:过点P向平面作垂线,垂足为点A;
第三步:联结垂足A和斜足B;
∠PBA即为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其中直线AB即为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线段AB即为斜线段PB在平面α内的射影。
图(5)
(2)知识梳理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叫作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方法和步骤:
①当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与平面平行时,所成的角是零角;
②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是直角;
③当直线与平面斜交时,
(一找)通过找垂线、垂足,联结垂足和斜足找出射影;
(二证)证明某平面角就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三计算)通过在垂线段、斜线段和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计算,得出线面所成的角。
(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
3、巩固练习
例题:在单位正方体中,试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精确到1°)
注:借助Math 3D软件分析例题,让立体图形可以随意转换位置,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图形,快速产生解题思路。
四、结束语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中的不足,它不仅革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数学教师应努力掌握这门新型的教学手段,实现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 孟丽萍.浅议职业学校的数学微课教学[J].职业教育,2014(10).
[3] 陆慧君.中职数学翻转课堂及其实施策略[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5.(8).
[4]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