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检验仪器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赵俊暕,赵力欣,王沂,郭佳培,高学敏,刘亚杰,杨学惠,石峻
(河北联合大学 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河北 唐山0630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严峻挑战,高校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检验仪器学课程多年来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施的改革思路,经过教学改革实践,构建了检验仪器学教学新模式。新模式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实用性强,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因材施教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日益提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网络环境;检验仪器学
收稿日期:2015-02-06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Y1377-47)
作者简介:赵俊暕,男,讲师,河北联合大学医学检验系教学秘书,硕士,担任《临床检验仪器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从事临床检验与教学科研。E-mail:meiyitangshan@163.com
通讯作者:石峻,男,教授,河北联合大学医学检验系主任,硕士,从事临床检验管理与教学科研。E-mail:mytsmyts@126.com
DOI:10.13555/j.cnki.c.m.e.2015.03.051
中图分类号:G642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Blended Learning
for Laboratory Equipment in Web-based Environment
ZHAO Jun-jian, ZHAO Li-xin, WANG Yi, GUO Jia-pei,
GAO Xue-min, LIU Ya-jie, YANG Xue-hui, SHI Jun
(Clinical Laboratory/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improvement,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s proposed the more highly demand to teacher’s modern education technical ability. But,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always ideal. This paper submitted blended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the reformation attempting, and then constructed the new teaching pattern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Key Words:blended teaching; web-based environment; laboratory equipment
总之,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外科实验教学是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操作技能直接影响着其进入临床实习或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本着提高教学质量的出发点,加强外科实验教学,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金方.外科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 医学教育探索,2005,4(1):31-32.
[2]秦俭,孙长怡,王征,等.心肺复苏培训方式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技术支持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J].世界急危病医学杂志,2005,2(5):937-940.
[3]刘为萍,白梅,刘艳,等.外科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及教学方式探讨[J].华夏医学,2010,10(23):576-577.
[4]吴德坤.探讨新形势下外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广西中医学学院学报,2011,4(14):102-104.
(编辑:赵伊昕)
1传统检验仪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检验医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具有三多一少的特点。一多,涉及多门基础课(如物理、分析化学、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等)和检验专业学科(如实验诊断、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临床生化等)[1]。二多,涉及仪器众多,涵盖了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分离分析、流式分析等二十余种检验分析仪器,理论教学内容比较多,学生记忆不够深刻[2]。三多,知识点多,分论中每种仪器均包括检测原理、方法流程、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内容,抽象难懂,学生学习易流于表面化,难于把握重点。一少,课时少,学生感到授课时间紧,学习临床检验仪器学较其他学科困难。
长期教学实践中,虽然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但很大程度上难以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基本沿用纯语言和文字的灌输式教学,缺乏形象化;教学方式主要以挂图、板书为教学媒体,枯燥乏味的医学知识,死板教诲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枯燥,授课效率较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证。
随着医疗诊断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学检验仪器趋于高端先进的方向发展,对检验人员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要求也愈来愈高。如何适应学科的发展,使学生从技能型向综合型转变,快速适应今后临床检验工作,是教学工作人员应深思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基于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网络化技术的应用、软件技术的开发,不仅给信息处理带来新的生机,而且也带来新的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4-5]。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 强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教学(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6]。
本研究选择河北联合大学临床医学院2012-2014 学年度2008,2009,2010 级医学检验专业6个班共156 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人,入学成绩及前期各门学科成绩无差异。对照组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采用课件讲义等教学材料实施常规教学。实验组教师综合运用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检验仪器学的应用实践性。
2.1基础知识的教学实施
在新模式教学实践中首先采取了以任务驱动为主的自主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承载丰富的教学内容,制作了与本课程教材配套的学习资源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包括了教材内容、课件、教学指导、图片、动画、视频,习题及答案、英汉词汇、参考文献等。学生通过教师精心梳理的学习资源库进行基于任务的网络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对已掌握或理解的问题可以快速浏览,这样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学习。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对于一些知识点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对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同时开通QQ群在线答疑,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掘当今医学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密切联系国外最新动态,指导学生自行掌握有关仪器发展史、性能评价等背景知识,比如同样是血细胞分析仪,SYSMEX、ABX、雅培等品牌的仪器在可测量的细胞种类、计数方式、测试速度、保护功能等不尽相同,教师精心选择功能较多的有代表性的仪器介绍给学生,扩大知识面及专业视野,有挑战,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和主动学习的能力,突出医学实践性学科的应用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一些科学家探索检验仪器的创造性工作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如美国科学家库尔特是如何将微粒子小孔计数应用到血细胞计数中,现代流式细胞学又如何应用于白细胞五分类计数过程,这些讲述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养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的教学效果。
2.2技术能力的教学实施
检验仪器的学习不能仅靠机械记忆,需要在理解书本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记忆,检验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术能力,这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以往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教师上课具有即时性,不能重复回放,因此仅凭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难以达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吃透这些理论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实物教学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只适合一些小型易搬动、易拆卸的仪器及部件,无法拆卸的仪器则看不到他们的内部结构,较大型的仪器也无法搬到课堂进行讲解,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在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源,制做了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弥补了实物及挂图教学的不足。新的多媒体课件对已有的图像素材进行加工整合,通过现场拍摄医院检验科室、网上下载、绘制等方式获得了具有针对性与专业化的图像素材,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文字简洁,同时采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内容。如分析显微镜是一种精密光学仪器,利用幻灯显示出某一部件结构,然后再链接上三维动画,学生就可以看到这一部件的全貌,了解其特性,通过动画还能将显微镜各部件一步步地安装起来。讲到血液流变学检测原理时,运用flash的动画效果和颜色对比,清清楚楚地再现不同切变率下血液粘滞性的差异,这样的视觉享受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再如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的工作流程,同样通过动画将仪器各部件分别展示,使学生对其结构、光路系统尤其是分光系统的工作原理看得清清楚楚,各部件的功能了解得明明白白。课件的展示增强了立体效果,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学生的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想象力变得丰富了,犹如身临其境,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在效果上大大超过课堂上教师单一的口头讲解。
2.3整合模块的教学实施
这一模块的内容最为重要,通过学习学生能实现技术学习与专业特点之间的互映射。主要采用实例教学法和网络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师生交流的互动平台,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扩充教学容量,突破时空限制开展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在网上发布教学公告、网上布置作业、提出问题开展师生互动讨论等方式,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教与学的体会交流,使师生、同学交流更频繁、了解更多、关系也更融洽。这种关系使课堂更具人性化,创造了一种有助于各个学生学习的环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日益提高。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协作学习。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资源库中存储了大量的不同等级的临床实例。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每组5名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共同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项目是针对一个临床实际问题确定的,要求小组成员在网络平台中的小组学习活动空间里协同完成项目,也可以利用QQ 群在线交流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有各自的任务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成员遇到的问题可以上传到讨论组寻求帮助,而各自收集的资料可以放到共享文件夹里共享。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的跨时空交流和文件共享成为可能,学生可探究性的通过临床实例,深化所学知识并解决临床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综合评价
闭卷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模块;档案袋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浏览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中的发言次数和发言内容、小组协作中贡献的资料、小组协作中组员的评价来进行。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通过比较两组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从而评价教学效果。
4新模式教改实践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师依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打天下的教学方法越显陈旧,三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临床检验仪器学采用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新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高涨。以往学生缺课人数很多, 而且上课做副业的多于认真听课的;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之后, 缺课的学生人数减少了, 来上课的学生95%以上非常用心,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从内心认识到了临床检验仪器学对于自己今后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以往由于学生对这门课的不重视,上完一个学期课后还不知道什么是检验仪器,考试也是在考前死记硬背,学生答题以往都是照搬书本,新模式中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提炼知识,教改实践表明实验组学生的综合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拓展,知识和能力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曾照芳,洪秀华. 临床检验仪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王蓓,张学东,刘永红,等.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2):24-25.
[3]杨玉南,张介卿,廖武军,等.树立精品意识创建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1):25-27.
[4]许华,夏哲雷,卫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07-109.
[5]倪向东,李盛林,曹杰,等. 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辅助教学应用中的利弊[J].现代教育科学, 2010(4):70-71.
[6]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79.
(编辑:赵伊昕)
临床实习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