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议论文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2015-12-27 08:28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聋校聋生实验班

高 宇 翔 石 李 梅

(1.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 新疆乌鲁木齐 830026;2.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一、引言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是聋生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以及终身学习的保障,更是他们理解书面语信息、适应主流社会的基本条件。聋生擅长形象思维,但抽象思维的发展明显不足,议论文与其他文体相比内容抽象、道理深刻,和聋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难度较大[1]。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草稿)》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要把培养聋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和任务,遵循聋生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使聋生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聋生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有效开展议论文阅读教学,培养聋生掌握议论文阅读方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思维导图是有一个中央节点、不断向周围发散的树状图,通过运用丰富的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将传统的线性信息转化成为视觉信息体系,实现“知识可视化”,符合聋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近年来,思维导图越来越多地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2-3],但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期望通过探讨思维导图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效果,以便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和聋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选取某市聋人学校高一年级两个班的聋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共17 名聋生,其中男生10 名、女生7 名,平均17.88 岁;对照班共16 名聋生,其中男生9 名、女生7 名,平均17.81 岁。

(二)变量控制

以聋生的议论文阅读成绩为因变量,以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实验班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方法,对照班教师使用传统聋校阅读教学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聋生的性别、年龄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都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学校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议论文教学内容为:《敬业与乐业》、《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两个班的教学课时量相同,没有聋生接受课后辅导。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语文任课教师非同质:实验班教师为男性,24 岁,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此前任聋校初中语文教师,无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对照班教师为女性,31 岁,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在2011 至2013 年连续担任高三班主任、语文教师,聋生高考升学率100.00%。

两个班聋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习惯非同质:根据各科教师的反映,对照班聋生学习能力强,语文基础好;实验班则是“后进班”,聋生理解能力薄弱,考试成绩较落后。在最近一次语文期末考试中,实验班平均58.28 分,对照班为64.53 分,两者有较大差距(p <0.05);研究前测也证明,实验班的议论文阅读理解成绩(23.12 分)低于对照班(27.31 分),差异显著(p <0.05)。

由于本年级只有两个班,对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聋生的学习成绩难以严格控制,对照班的前测成绩和语文教师素质优于实验班,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提升实验班的后测成绩,使其赶上对照班。

(三)测量工具

自编《聋生议论文阅读测验》作为测量工具,正文部分共30 题,包括16 道选择题、14 道问答题。基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并参考议论文阅读的常见题型,设计了“论点理解和分析”、“论据理解和分析”、“论据补写”、“论证方法和结构”四种题型。此外,测验还包括被试基本信息和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五点式自我评价题项。

借鉴以往编制聋生汉语阅读测量工具的经验[4],本研究测验题目较多借鉴《新汉语水平考试》(HSK),部分题目选自HSK 四级、五级试卷,部分题目为网络上收集的中考议论文阅读习题并根据聋生学情改编,少数题目由网络上收集的简单议论文仿照HSK 题型改编。

前测发现,30 道题目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78。一般认为,一个性能优良的测量工具其内部一致性系数至少应在0.60 以上,因此本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测量工具编制过程对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设计了细目表,并根据细目表对每一道题目进行筛选。聋校语文阅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审核后认为,题目与细目表中的内容基本匹配,对所测量的内容领域有代表性,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

(四)实验过程中的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1. 思维导图方法在教学中的逐步导入

实验班在研究前未接触过思维导图。研究者以《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作为主要参考[5],开展“思维导图学习方法”专题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什么作用,怎样看思维导图,怎样画思维导图。并给聋生呈现了一些思维导图范例,使实验班聋生初步感知到思维导图的涵义和作用。

研究者先在部分非议论文课文的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给聋生提供一段适应和熟悉教学方法的过渡期,之后进入议论文课文的教学。议论文“三要素”、常见的论证方法、议论文的结构等是议论文教学的基础知识,也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为了帮助聋生理解和记忆,研究者绘制了“常见论证方法”思维导图、“议论文结构”思维导图、“常见修辞、描写手法”思维导图等,并在教学的适当时机呈现给实验班聋生。

吕剧故乡文化产业项目少、规模小、社会文化消费水平不高。省、市、区电视台虽然播出一些吕剧,但存在资料匮乏、播出时间和栏目不固定等现象。民间文化队伍未形成较大演艺阵容,文化演出特别是吕剧庄户剧团、民间演艺公司习惯于传统性经营,吕剧文化产业发展和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目前,东营市吕剧博物馆、雪莲大剧院等一批文化场馆设施的建设有助于吕剧文化的宣传推介和振兴发展。必须抓住机遇,通过“产学研销”四位一体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建立和文化旅游市场的培植等手段,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2. 思维导图方法在讲授式教学和自主式学习中的运用

对立论文《敬业与乐业》、《傅雷家书两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采用讲授式教学。实验班使用思维导图的一般过程是“梳理层次——理清内容——小结回顾”,即:阅读课文、明确文章论点、对课文进行分段,教师板书或在PPT 上呈现思维导图的主题和一级分支;分析课文后,教师呈现思维导图的第二、第三级分支,明确文章的论点;小结时,使用思维导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由于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难度较大,为了帮助聋生理解,研究者采用“结构支架——梳理层次——理清内容——小结回顾”的教学策略。首先,呈现“驳论文的文章结构”思维导图来比较立论文和驳论文的结构异同,作为教学支架;阅读课文后,引导聋生根据支架进行分段,梳理敌观点、我观点、论据等,教师呈现该课文思维导图,理清文章层次和内容;小结时,使用思维导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致女儿的信》讨论“什么是爱情”,贴近高中聋生的兴趣,由聋生自主学习。研究者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文中有大量的前后照应句,因此在备课时设计了一种基于思维导图的“照应句的比较阅读方法”,在分析课文之前教授给学生,并将这一教学过程归纳为“梳理层次——方法支架——聋生自学——教师补充——理清内容——小结回顾”。

3. 思维导图方法在学习评价和复习巩固中的运用

每篇课文教学结束后,为了掌握聋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教师设计“课文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练习题”印发给聋生,由他们补全空缺的关键词后再给予评价。这种形式难度较低,适合阅读能力较低的聋生。对阅读能力优秀的聋生,教师采用“开放式思维导图”,让他们自行画出课文内容的思维导图,根据其绘制情况评价其学习成绩(见图1)。上述两种评价方法既适用于日常的课后作业,也使用在单元测验中。单元复习时,教师把以往绘制的“常见论证方法”、“议论文结构形式”、“常见修辞、描写手法”等思维导图制成PPT,上课时呈现给聋生并带领他们复习相关知识点,从而加强记忆。

图1 聋生绘制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思维导图作业

(五)施测和统计

使用同一份测验工具进行前测和后测,间隔三个月以消减“练习效应”。同一研究者分别在两个班进行团体施测,聋生独立答题,限时40 分钟。测验满分60 分,选择题答对记2 分、答错不计分,问答题完全符合要求记2 分、部分符合要求记1 分、不符合要求不计分。全部批改完毕后由研究者再检查、核对一遍,确保评分公正、准确。

使用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测验总成绩的变化情况

表1 两个班的总成绩变化情况

(二)各类题型测验成绩的变化情况

分题型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两个班聋生的“论据补写”类题目成绩均取得了明显进步(p <0.05)。此外,实验班的“论点理解和分析”、“论据理解和分析”、“论证方法和结构”类题目的后测成绩与前测相比也有显著提升(p <0.05);在对照班,这三类题目的成绩则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见表2)。

表2 两个班的各类题型成绩变化情况

(三)语文学习兴趣的变化情况

聋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自我评价从“非常喜欢”到“很不喜欢”用数字1—5 表示。由表3 可知,对照班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前测和后测的表现一致(p >0.05),平均值为2.19,介于“比较喜欢”和“一般”之间。实验班聋生在前测时的语文学习兴趣平均值为2.12,后测时提升至1.65,介于“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之间,显著高于前测水平(p <0.05)。另外,前测、后测中,不同性别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无显著差异(p >0.05)。

表3 两个班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变化情况

四、分析与讨论

(一)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归纳和提炼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后,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在聋校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归纳为“四步走、双支架”教学策略。

“四步走”即在聋生掌握了看、画思维导图方法的前提下,使用思维导图完成议论文“梳理层次——理清内容——小结回顾——评价反馈”四个一般的教学步骤。对于一篇难度较低或适中的议论文阅读材料,教师和聋生可以首先借助思维导图呈现段落划分的结果,将课文的结构层次梳理清晰。第二步,采用教师讲授或学生自学等方法对课文各个层次深入研读、分析,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的每一级分支,画出这篇课文的“思维总图”。第三步,在课文的最后教学阶段,使用此前完成的“思维总图”小结和回顾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第四步,布置课后作业或进行单元测验时采用补全思维导图或自由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评价聋生对课文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

“双支架”指的是思维导图在聋校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中要发挥“结构支架”和“方法支架”的作用。“支架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师通过构建支架,把学习任务逐渐转移给学习者,对学习者的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支持学习者不断地建构自己,最后撤掉支架[6]。和记叙文、说明文等其他体裁的阅读材料相比,议论文的结构相对复杂,包括总分式、对照式、递进式、并列式四种基本的结构形式,总分式又可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对于聋生来说结构形式陌生或复杂、难度较大的议论文阅读材料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四步走”之前以及过程中增加“结构支架”或“方法支架”的教学,循序渐进,帮助聋生掌握新的议论文结构形式和特定的阅读学习方法,为教学的有效展开奠定基础。

(二)“四步走、双支架”教学策略的效果分析

“四步走、双支架”教学策略由四个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步骤和两种教学支架构成,针对议论文阅读材料的不同特点可以进行灵活使用。经过本研究的检验,这种教学策略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方面,“四步走、双支架”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前测时,实验班和对照班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都介于“比较喜欢”和“一般”之间,在接受了新的教学策略后,实验班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后测时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接受传统教学的对照班聋生语文学习兴趣却没有发生变化。

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中可以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以往对健听学生各科教学的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聋生更擅长形象思维,思维导图将形象的图画和抽象的文字结合起来,不仅为他们的语文学习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趣味性和个性化,还在充满挑战的语文教学和他们的美术特长之间建立起联系,容易赢得他们的喜爱[7]。一些聋生还因为喜欢绘画而喜欢上思维导图,又因此提升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对他们的阅读能力发展产生积极影响[8];阅读成绩的提高又使聋生对语文学习更加自信,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四步走、双支架”教学策略提高了聋生议论文阅读测验的成绩。研究发现,在完成相同测验题目的情况下,两个班在偏重考察写作能力的“论据补写”类题目上表现相近,实验班聋生“论点理解和分析”、“论据理解和分析”、“论证方法和结构”三类题型的成绩显著进步,议论文阅读测验总成绩从前测时落后于对照班到后测时赶上对照班,显示出新教学策略对提高聋生议论文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上述现象可能与以下三种原因有关。第一,“四步走、双支架”教学策略实现了大量线性文本的“知识可视化”,又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之间架起“桥梁”[9],将图片展示策略、组织策略等聋教育中的其他教学策略有机整合起来,适合聋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第二,传统的聋校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教师的手语讲授,但本研究的样本校师生之间使用的手语存在一定差异,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增加了挑战[10]。使用思维导图后,教师将手语、文字、图片相结合,能够提高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议论文阅读教学内容,掌握知识点和文章的分析思路,从而提高了其学习成绩。第三,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聋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并不善于使用各类阅读策略[11],本研究中,教师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关注议论文阅读材料的教学,更体现了阅读策略的教学,有助于培养聋生将阅读内容用视觉化的形象在头脑中表征出心理图像[12],进一步在不同文体的结构知识引导下掌握阅读的组织策略等[13],以此来培养聋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三)研究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由于能力、时间、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本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和待改进之处。例如:借鉴的国外研究资料和经验有限,对语文教师的素质等变量未做严格控制,议论文课文的数量比较少,研究只涉及聋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而未涉及其他能力领域的调查。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对近几年发展聋教育的要求。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聋校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是一次改革教学方法的尝试。在未来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中,可继续努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完善“四步走、双支架”教学策略,探索思维导图在聋生课前预习中的应用方法,在聋校语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其他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系统研究,构建“基于思维导图的聋校语文教学方法体系”,提升聋校语文教学质量等。

五、结论

(一)思维导图在聋校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归纳为“四步走、双支架”教学策略,即“梳理层次——理清内容——小结回顾——评价反馈”四个一般的教学步骤,并与“结构支架”、“方法支架”有机结合。

(二)使用思维导图的聋校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四步走、双支架”策略有助于显著提高聋生议论文阅读测验成绩,并且突出表现于“论点理解和分析”、“论据理解和分析”、“论证方法和结构”三类题型上。

(三)使用思维导图的聋校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四步走、双支架”策略有助于显著提升聋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许冬云.聋校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学习,2011(11):40-41.

[2]高宇翔,刘艳虹. 思维导图在聋校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中国教师,2011(23):37-39.

[3]高宇翔.思维导图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2(7-8):85-86.

[4]张又宝,薛丽,高宇翔.小学聋生汉语阅读能力测验编制报告[J].绥化学院学报,2014(1):66-69.

[5]陈资璧,卢慈伟. 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27-116.

[6]吴曼.支架式教学模式原则浅谈[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4):102-103.

[7][9]梅次开.四十五载献无声[M]. 上海: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内部资料,2009:73-80.

[8]赵庆.PISA 理念下发展听障学生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3):18-22.

[10]张又宝,高宇翔.聋校师生手语使用现状调查——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3(1):91-94.

[11]张茂林,杜晓新.听力障碍学生阅读策略研究概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1(7):49-54.

[12]张茂林,杜晓新,张伟锋.听力障碍学生阅读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39-43.

[13]陈铮,刘电芝.西方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3):60-65.

猜你喜欢
聋校聋生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具身德育理念下聋校德育课程建构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发挥交互电子白板优势 打造聋校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