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丰县赵庄初级中学(221700) 王国锋 ●
课前必须预习.只有通过预习,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讲,提高听课效率.由于初中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虽然有较强的求知欲和一定的独立思考与钻研的能力,但自学能力是比较差的.他们往往认为,看过书就是预习了.
因此找不出重点,也不知自己有无问题,上课时只得把教师讲的内容“胡子眉毛一齐抓”.显然,这样做“疲劳有余,效果不足”,为此,我在上某一新课型前,总是给学生介绍这种课型的特点及预习方法.如,对概念理论课,一般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编拟相应预习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去寻找答案,达到预习目的;对于实验课,首先强调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特别注意成败的关键及安全问题,然后考虑实验计划,写出预习报告.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型,则引导学生遵照“性质是核心,性质决定存在、制法、用途”的思路去有效地进行预习.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就逐步提高了.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使课堂上的45分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宋代朱熹在他的“三到读书法”中说过:“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可见,听课必须专心.我结合化学课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四到”,即:眼到、心到、耳到、手到.
所谓“眼到”,就是要善于观察,一要观察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这是因为化学上许多抽象的概念、理论通过老师的眼神、手势往往会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利于理解与记忆;二要仔细观察化学实验,观察实验一要准、二要快、三要分清主次,不够明显或不够有趣的实验越要看得仔细,切忌只看热闹不看门道.
“心到”就是要求学生会想,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遇到问题之后,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思考一下“怎么办?”只有会想,才能会学,也才能学会.
“耳到”就是要求学生会听,要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旧知识要耐心听,新知识要仔细听,听完一节课,概念原理要明确,主次内容要分明.
“手到”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二是学会做笔记,要根据老师讲课的特点和板书习惯,抓住中心、实质,记下重点、难点、思路,有时也可记下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比喻、深人浅出的分析等.
显然,在上面“四到”之中,“心到”是关键,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是学好化学的先决条件.
指点复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概括知识的能力.针对复习的内容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对比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针对化学上易混概念多、相似性质多的特点,通过比较可以明确本质,辨析异同,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元素、原子、单质”的区别与联系,H2、C、CO的性质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均可通过对比法进行复习.
2.数字概括法.化学上的许多知识往往具有顺序性和一致性.运用数字概括知识,可把繁多的内容用极简单的数字概括起来,便于记忆,减轻负担.如对“化学方程式”的复习,我们就引导学生运用“一、二、三、四”来概括与归纳.“一”指“一个式子”,即任何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只能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绝不会出现第二个:“二”指化学方程式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意义;“三”则指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四”代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步骤——写、配、注、标.
3.联摁法.通过联想,可以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比如,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就可以以性质为核心,联想到物质的制法、用途、鉴别、分离、贮存等.也可以由复习某一种物质的性质与制法、联想到另一种物质的性质与制法.
4.归纳法.通过归纳,可使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利于掌握.常用的归纳方式有直观形象的图示法、简单明了的列表法等.
例题教学既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的过程,又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抓住典型题例,循思设疑,引导探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学完“溶液的浓度”之后,我就给学生选编了下面的典型例题:在一定温度,将W g某固体物质投入盛有G g水的试管中,经充分振荡,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不少学生一看完题目,便不加思索地套用公式选出了答案C,我首先在C选项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号,之后便去诱导学生进行分析;从固体根本不溶于水,到固体虽能溶于水但受溶解度限制不能全部溶于水,再到固体不是单纯的溶解而是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直至固体为结晶水合物等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分析.于是,学生豁然开朗,明确了生搬硬套公式的后果.显然,这样的训练与点拨,使学生既获得了解题方法,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总之,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既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又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