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珠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与国间的交往也更加密切,各国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交融,在此形势下,我国高校逐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也能感受中华传统艺术之美及传统文化艺术蕴含的民族精神。本文就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展开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育 传统文化 融合教育
1、结合民间工艺制作,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我國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都各具特色,如苗族银饰、壮族织锦、白族扎染、傣族筒帕等,美轮美奂且富有该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特色案例。但实际上,学生对于这些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的了解比较少,他们大多是通过电视或者家人从产地带回的实物而略知一二,对其真正的内涵了解较少。教师在讲解相关美术知识时可以将此类内容渗透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和认识这些传统文化。如,在讲解银饰等内容时,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如《醉苗乡》,加强学生对于苗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同时展示苗族银饰品,并讲述这些银饰品对于苗族人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备好锡箔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头饰、衣饰。完成后由小组长负责报告设计思路和展示饰品,并由教师和其他同学点评。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起到传承、传播的作用。
2、鼓励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
在美术作品中应用传统艺术,最主要、最难点是字创作过程中将文化艺术与美术作品的内涵与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彰显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与特质。如何完美地呈现与彰显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特质是美术创作中最难点。由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性、地域的广阔性、民族的多样性以及历史的渊源性,使中国传统艺术体现形式多样。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与美术课程中的联系,应鼓励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如学习壁画,壁画具有独特性与地域性,其所体现的传统文化艺术可使美术作品具有独特文化。又如观察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随着时间的变迁与发展,我国的传统图案也在不断变化与创新,现如今,不但可以用来传递一定的信息.还可转变为一类设计元素与创作灵感。吉祥图案元素的融入给美术带来了视觉上满足的同时还营造了传统的文化气息,使得美感得到进一步凸显。
3、在美术创作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美术作品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能反映出多元文化背景,所以在传统文化艺术创作时,作者会融入自身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作,从而创造出多元文化的作品。例如唐宋时期具有陶瓷艺术丝绸之路的拓展,使唐宋的陶瓷艺术传递到西方国家,各国人民纷纷以自身的生活环境以及经历进行陶瓷再创作,不仅能够展示出独特的手工技巧,也能够彰显每一个国家的艺术风格。所以在中专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感受传统艺术创作手法与特征,并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中国画创作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方式,根据自身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和认知,融入自身意识,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能够不羁于创作方式与形式,充分体现理解与随意性。通过结合意境表现具体事物,根据事物的细节予以描写,结合学生获取的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品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练习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也可以融入美术教学范畴内,通过学习写大字能够提高学生的腕力,然后再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字体进行临摹。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会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并且能够平心静气的接人待事,练得一手好书法,能够促进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更好发展,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沉淀个人素养,打下夯实的基础。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艺术设计,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纹饰与图腾、篆刻等等皆是观念的外化,例如图腾表示绝对力量与霸权,代表的是王者,而凤凰图案则表示的是高贵,祥云代表如意,虽然是简单的图案,但是却蕴含着极为丰厚的内在形象,对学生的艺术创作有着难以替代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艺术设计等众多内容,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服饰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并且结合现代化发展需求予以改善和创新,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的服饰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美术教学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4、鼓励学生参与美术手工制作来应用传统文化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同样如此。美术的另一设计作品一一工艺制品完美地表达了美术艺术与生活、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联系。上文说到,传统的文化艺术是多样化的。其在民间艺术中得到直观的展示,如太极、篆刻印章以及灯笼、中国结等。因此,中专美术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到美术设计中。如美术手工制作,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与感悟传统文化艺术本身体现的文化涵养与精神。此外,在美术课上加入剪纸设计。让学生通过自身想象与发挥设计人物造型、形状以及植物等,进行皮影戏创作。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中专美术教师可将皮影戏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风俗以及情感等一一讲解,让其对传统文化艺术有更深刻的印象,便于其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艺术应用于美术创作中。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内涵,也是精髓,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特色,有助于凸显我国经济文化魅力,将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使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时能够展示独特的风格与内涵,弘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瑾,解红宇.融传统文化于周转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中专教育,2012(1 2):63-65.
[2]钱初熹,中国中专美术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3):1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