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102206)
从师资来源的角度看恢复部分村小的可行性
曾学华(华北电力大学102206)
2001年开始的“撤点并校”改革在取得众多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在简要回顾“撤点并校”改革并权衡其利弊之后,本文提出政府应当恢复部分村小,并从师资来源这个方面论证了恢复部分村小的可行性,以期对推动恢复村小有所帮助。
撤点并校农村小学师资
始于2001年的“撤点并校”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政府应当在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机械性地全面恢复重建的情况下,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自然状况等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家长、教师、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科学和充分的论证,在此基础上恢复部分农村小学(以下简称“村小”)。特别是应当恢复部分幼儿园和小学1、2、3、4年级的教学点,以此来解决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一些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偏远山区的“上学难”问题。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国发[2001]21号文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自此,我国的农村中小学开始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改革,农村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数量开始变化。从2001年的491273所减少到2012年的228585所,这12年间农村小学总共减少了262688所,平均每天有61所农村小学被撤消。表1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12年我国小学数量的减少趋势。
表1
这个政策从实施开始就不断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暂停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行为。至此,标志着我国持续了十一年的大规模“撤点并校”改革正式结束。
权衡“撤点并校”改革的利弊之后,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这次改革,也不能让这项改革继续发展下去,而是应该科学地进行纠偏,应当在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适当地恢复部分村小。恢复村小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以前的校舍还可以利用,以前在村小任过教的师资大部分都还在,国家每年也都有生均财政拨款。最关键的问题是缺少持续的师资力量支撑村小运行,下面是恢复部分村小之后可能的师资来源。
(一)应届毕业生
1.应届非师范毕业生。高校扩招之后,现在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人,2014年达727万人,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新高。再加上前几届的待业毕业生,使就业显得异常激烈。政府可以把一些毕业生引向基层,引向恢复后的村小。非师范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再经过岗前的专业培训,在知识上是完全能够胜任村小的教学工作的。
对于少数民族毕业生,特别是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更应该鼓励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参加村小的教学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小是最需要恢复的,这些毕业生是曾经的受益者,他们就有责任和义务作出回报,用他们的知识去改变那些村小里的孩子的命运。这些少数民族毕业生回到村小工作,还可以对当地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甚至是三语教学(他们自己的母语、汉语和英语),这是一条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应届师范毕业生。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节节攀升的同时,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师范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表2列出了2005年到2012年我国普通本科、专科师范毕业生的人数情况。
表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年来我国的师范毕业生规模相当的庞大。2011年普通本科、专科师范毕业生人数总计501640人,而2011年我国有691510个行政村,假设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可以恢复村小的话,每个行政村在算术上可以分到2.18个师范毕业生。加上中专师范类毕业生和职业高中师范类毕业生,恢复的每个村小都能够有2~3个应届毕业的新教师加入。
在这些应届师范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在享受免费政策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到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定期限的义务。教育部门可以安排这些免费师范生到村小去任教,并鼓励他们留在当地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
(二)“撤点并校前”在村小任职的人员以及其他在当地中心校和中学的任职者
一所村小必须拥有骨干成员,否则这个学校就不能够正常运转。村小的骨干成员主要包括一个负责人(也就是该校的校长)和2到3个长期在这个学校任职的教师。村小中其他必设的行政职务可由这四个骨干成员兼任。这四位骨干成员可由该村小撤销前的负责人和教师担任,把他们从现在的单位调回来;也可以从当地的中心校和中学调任1到2名经验丰富的教职人员来作为骨干成员,或者是进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分期、分批安排城乡教师到村小去任教。
(三)各种形式的短期任教人员
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当地政府可以安排这些志愿者到村小任教,以解决当地师资不足的问题。
2.“特岗计划”。恢复的村小可以从当地“特岗计划”的人员中吸引一些到村小任教,当地教育部门也可以出面进行协调,或是召集一定比例的“特岗计划”人员到村小任教,或是要求接收“特岗计划”人员的学校派遣一定数量的本校教职人员到村小换岗教学。
3.“三支一扶”。当地教育部门可以此为契机,招募一些大学毕业生到恢复的村小去支教。
除这些计划外,还可以通过在校大学生支教团、研究生支教团和社会人士支教等多种形式招募到村小进行短期任教的人员,从而解决因缺乏师资而不能够恢复村小的难题。
如果恢复的村小只开设幼儿园和小学1、2、3、4年级,那么按当前每天上半天课(4到5个课时)、每周上5天的教学模式,每所村小有8个以上的教职人员就可以维持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每所村小的3~4名骨干成员是有稳定来源保障的;只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每所村小配备8名以上的教职人员也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恢复部分村小,尤其是在西部偏远山区恢复村小是可能的,也是众望所归和势在必行的。
[1]李向东.“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应对路径[J].教育评论,2013(5).
[2]杨成明,张棉好.“后撤点并校时代”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4(4).
(责编 金东)
曾学华(1990—),男,彝族,四川攀枝花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