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黄婉林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教学项目,再引导学生对教学项目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本文以高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对象,结合课程教学特点,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的方法,以资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 高职教育; 平面设计教学; 职业能力
收稿日期:2015-05-05
作者简介:黄婉林(1979-),女,陕西杨凌人,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研究和高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G718.5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Higher Vocational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HUANG Wan-lin
(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Abstract: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First of all,teaching projects were designed for practical problems,then teachers guided students to self-stud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for teaching proje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occupation ability of self construction. With the problem in higher vocational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as the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 the necessity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were proposed. The application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in correlated curriculum.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和工作技能要求的提高,国家更加重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双重特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各级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地以培养学生就业工作能力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基本思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创新性都很强的课程,并且在平面广告、游戏设计等相关行业中,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
为了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很多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平面设计课程,那么如何改变当前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市场开拓潜力的平面设计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1项目教学法解读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阐述的是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借助学习资源,通过有目标的自我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对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的目的。
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与知识相关的实际项目为教学主干线,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由学生自己策划项目实施方案,协同学习、讨论,最终实现项目并提交成果。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项目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监督者,学生是项目的实施者、变被动地接受外界知识灌输为知识自主构建的主动学习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
2高职平面设计教学现状
高职平面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意性都很强,涉及到Photoshop和CorelDraw图形图像应用软件,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是通过小案例对软件中各种工具和基本操作进行循序渐进的讲解,虽然学生可能当时对某个工具的使用掌握了,但是一幅完整的平面设计作品是通过设计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再配合使用软件功能进行设计实现,这种教师指导学生按操作步骤完成软件学习案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实用性较差。因此,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平面设计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过分强调软件功能的学习、忽略平面设计能力所需的艺术性和创意性培养的误区,同时教学内容与平面设计行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发挥技能操作课程的作用,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平面设计岗位需求,无法实现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基于平面设计课程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平面设计教学中是可行的,将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依托具备一定难度和完整性的实际项目,引导学生自己搜集素材并进行创意设计平面作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掌握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项目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是高职动漫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进行平面作品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平面设计教学中,注重的不是软件的学习,而是利用软件并结合平面设计基础知识进行该行业作品的设计。以此为依据,将平面设计的项目教学归纳为设计教学项目、项目分析和制定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成果交流和总结评价四个步骤。
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培养目标的教学项目,教学项目的适合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设计教学项目的根本依据是:
(1)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项目来源于对平面设计行业的调研,符合该行业的实际,通过移植、改造后再加工整合成形,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2)针对学生要有一定的适合度。除了考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在现有的软硬件条件下能自主探究,将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平面设计教学项目设计表
续表1
教师将与项目相关的平面作品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再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教师根据知识点将项目分解为小案例,然后通过案例讲解引入要完成该项目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等,为项目的实施铺垫知识和技能。教师可适时地给学生提供建议,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对于复杂的项目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最后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研、编写项目实施方案以明确分工等完成项目计划的制定。
项目实施过程是学生协作探究和制作作品的过程。以表1中的项目二为例,学生根据教师对标志设计相关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再通过学生实地或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调研,组内成员协作讨论后确定本组标志设计的整体风格,然后按照组内分工,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标志初步方案,最后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思考、加工信息来完成符合某企事业单位风格的标志设计,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将重构知识,从而将教学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标志设计的技能。
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全局的把控,实时对学生所选项目的进度、效果和内容进行监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供知识原理、方法和工具技巧上的帮助,并适时地引导学生反馈信息,对设计方案做必要的调整或修改,以确保学生按照预期目标有效地完成项目作品的设计。
在学生完成项目之后,由教师和相关人员参与学生的项目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是相当重要的。项目成果包括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有形成果是指学生设计的平面作品;无形成果是指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体现出来的创意思维、自主探索的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平面设计技能等。
总结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由教师、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等;结果性评价主要就学生的平面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例如标志设计作品,是否遵循了标志设计的原则、色彩运用和构图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主题等因素。
在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梳理,学生和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交流,教师进行总结点评,通过作品的讲评,不断鼓励学生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项目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提出存在问题和修改建议,让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形成的项目成果,为学生今后职业能力的构建奠定基础。
4结语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高职平面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它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软件功能为主、理论教学和实际问题相分离的状况。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既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又不脱离行业用人需求的教学项目,采用项目教学以启发学生设计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完成行业所涉及到的小项目过程中,强化训练课程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更好地适应社会都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作为项目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实践项目教学法以培养高素质的符合行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教师的业务能力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及时关注行业人才需求,以求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
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7-13.
[2]张建伟,陈 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108.
[3]徐 涵. 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 职教论坛,2007,(6):9-12.
[4]周文瑾. 浅谈研究性学习[J]. 当代教育论坛,2006,(8):58-59.
[5]王民权,梅晓妍. 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2007,(10):88-89.
[6]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8-111.
[7]要丽娟.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80-83.
[8]邬 彤. 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电化教育,2009,(6):95-98.
[9]姜玲玲. 基于项目学习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