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薇
摘 要:动手实践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美术课程的目标,就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获取审美经验,体验活动乐趣,获得学习的持久兴趣。
关键词:软陶制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曾对中国和英国青少年创造性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最大的差异在于教学方式。西方教育注重探索,往往设计许多种动手实践活动,而在中国教学重在知识,这使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记忆上。《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育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各种工具、不同材料的出现和使用,成为新美术的特征。加强劳技课和美术课的改革,为这类课程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操作与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灵活的课程内容与载体。
一、制约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主客观因素
1.客观因素
在中高考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落实美术课,片面强调语、数、外等主课,学生因此觉得艺术类课程可学可不学,形成了“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的錯误认识,学生学习态度出现偏差,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参与到动手实践的活动中来。
2.主观因素
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课时仍然以讲授为主,最后让学生临摹一幅绘画作品,讲课呆板,课堂气氛低沉。同时,许多新的美术教学内容安排,已经远远不是过去那样,只凭拥有一种图画纸(铅画纸)就能应付学生一个学期所有美术课的用材,一些美术材料还需要学生自行购买,学生准备有一定困难,比如,版画中的油墨、泥塑当中的黏土等等。这些都降低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什么是软陶制作
软陶是近几年兴起和流行的一种手工制作材料,软陶也叫彩陶、软陶土,也有人称烧烤黏土,是一种可塑性非常强的人工合成陶土,它的英文名字中最常见到的是POLYMER CLAY。20世纪30年代,首先由德国雕塑家发现了这种材料,鉴于它表现出的独特的高度延展性、可塑性和绚丽多变的色彩等优点,极好地满足了艺术家们的创造欲望。利用软陶泥通过玩、揉、捏、塑等一系列方法技巧制作好的作品只要将它放进烤箱中轻微烘烤,就会生成质地坚硬、色彩艳丽的彩陶手工艺品。应用不同色彩的软陶泥,能够组合创造出各种饰品、挂饰或捏塑出人物、卡通玩偶、动物、植物,甚至能够捏造出各种惟妙惟肖的艳丽花卉等一系列艺术品。软陶以其特有的柔和,可以令人随心所欲地揉捏、排列、组合等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手、眼、脑的综合协调运用能力。
三、以软陶为媒介,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1.组建梯队学习小组,形成合作团队
在开展软陶制作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探索了梯队学习小组,形成合作团队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软陶制作技能,以不同参与形式来制作,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软陶制作兴趣浓厚、动手制作能力强的学生定义为A组。教学中根据个人学习兴趣点布置学习主题,可以直接让他们进行构思制作。对于以前接触过简单手工制作,有一定动手能力,但没有制作过完整作品的学生则由A组学生教授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这部分学生定义为B组。最后一部分学生是不擅长动手,没有接触过手工制作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由教师一对一地进行基本制作方法的指导,定义为C组。同时,由A、B组学生带领帮助C组学生进行简单作品的完成。初步构建起A、B、C小组互动关系,实现软陶制作生教生。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软陶制作的机会,他们在一起通过小组学习活动,组成有梯次的5~6人制作小组。
2.设置不同层次和形式的主题单元活动
要想学生乐于动手、勇于实践就需要有多种内容形式的主题。在单元学习中可以分为基本技法、临摹制作、欣赏评析、想象创作等几种学习形式。在软陶的应用类型上又可以分为软陶平面设计、软陶与废旧物品利用、软陶卡通动物、人物造型等几部分。利用软陶制作使美术课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比如,在软陶与废旧物品利用这个主题单元中学生找到了扔掉的玻璃瓶,利用软陶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强的特点,将玻璃瓶表面用软陶泥覆盖,在玻璃瓶表面上做出立体的图案或花朵的造型,一个不起眼的物品在学生手里就变换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软陶制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活动,为初中美术课、劳技课改革注入了活力。学生在活泼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情感体验,使认知和情感同步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班级授课教学中,千万别让学生闲着。”学生快乐地动手、自愿地参与、真诚地合作,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发展教学空间,如何实施课改的理念,如何上好合格的美术课,软陶制作教学可以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雪芳,周平.软陶艺术[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