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龙
摘要:统计指标作为统计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其在社会现实运用上十分广泛,大到国家经济总量,小到私营个体的日常经营都可以运用到。因此,在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明确谈论到我国统计指标体系化改革与未来发展方向,希望强化统计指标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更好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而本文主要从笔者在经济学教学领域的研究与相关实践工作出发,从企业日常经营中,统计指标在现实中的分类、主要内容以及关键点等环节进行浅谈,以供相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统计指标;企业运用;主要内容;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223-0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对于统计指标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其为相关工作在数量关系与特征,乃至成绩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体系,使相关管理人员更能把握事态的发展趋势,实现优质管理。而体现到企业管理工作上,企业在实现内部统计体系后,一个科学地与合理地统计指标将有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工作,从而积极规避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预知力与竞争力。但是在现实的运用上,部分企业对统计指标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发挥统计指标的真实作用,从而也就无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甚至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强化统计指标在现实中的内容、关键点以及主要分析能力也就显得异常的有意义。
二、统计指标在企业实际运用上的主要分类
企业在统计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工作上,一般包括:设计、调查、整理以及分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而这几个重要环节都不同程度的需要统计指标的支持,只有统计指标得到有效运用后,其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因此,企业对其日常的经营管理、生产等状况进行统计时,对统计指标有效运用也就显得异常的重要。而统计指标根据不同的角度,其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下面进行简要列举。
(一)作用与表现方式的角度
统计指标从其作用与表现方式的角度来分类时,大致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以及平均指标等。其中,对于总量指标来说,主要对企业的总体规模与总经营水平进行反映。例如,企业的工资总额、生产总产值、销售额以及利润额等都属于总量指标显现的范畴。而企业在总量指标的统计上,主要为企业管理者对于某段特定时期内,在生产与经营上所发展与达到的目标进行把握(时期指标);还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把握在某段时期内生产与经营上的工作水平与规模(时点指标)。而对于相对指标来说,主要对企业的内部构成部分或者对外部利益相关体存在的对比关系进行反映。例如,企业员工的年龄结构、生产效率以及产值利润率等都属于相对指标的范畴。而企业对相关指标进行运用时,主要是为了弥补总量指标在工作上的缺陷,从而体现出企业在发展上的真实水平与规模,为企业管理者深入分析与把握企业的实际状况提供基础依据。而对于平均指标来说,其主要在特定时间、地点以及条件下,对企业的内部数量特征的一般水平与分布特征进行反映。例如,各部门平均产值、单位产品成本以及贷款年平均利率等都属于平均指标的范畴。平均指标在企业统计体系的运用上,在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后,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把握企业的发展动态、企业结构以及变化趋势等。
(二)数量性质与特点的角度
企业在统计指标的运用上,按照数量性质与特点的角度,主要可以划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其中,对于数量指标来说,其主要对企业经营的总规模、总水平以及总量等进行反映。例如,子公司总数、生产总值以及固定资产总额等都属于数量指标的范畴。其在企业统计体系上,为企业管理者把握经营与生产上某层面的绝对数量或者绝对优势,因此以绝对数的形式呈现。而对于质量指标来说,其一般是对企业内部的相对水平、相对规模以及工作质量等指标进行反映。例如,员工出勤率、生产效率以及投资利润率等都属于质量指标反映的范畴,其主要以相对数形式出现。
三、统计指标在企业实际运用上的主要内容
企业对统计指标进行体系化构建时,由于其涉及到企业内部多方面的经营与管理,因此属于较为复杂的工程。下面基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对于各部门对统计指标进行实际运用时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列举。
(一)销售部门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其对销售部门进行构设时,主要赋予其销售产品与体现产品价值而带来利润等两大职能。因此对销售部门来说,在统计指标的运用上,主要利用对营业额的分析与处理,反映销售部门的销售业绩与水平,在考核销售部门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未来产品的定位提供参考。
(二)生产部门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其对生产部门进行构设时,主要赋予其产品的生产或者某种价值服务的职能。因此对于生产部门来说,在统计指标的运用上,主要通过事前设定的产品合格标准与生产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比较,属于生产部门经营活动的核心指标。
(三)其他部门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不可能只构设销售与生产部门,因此在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上,统计指标还有差异性的利用。例如,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其在统计指标的运用上,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反映、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反映等。另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处理以及分析大量的信息,因此在传统的指标体系上,还需要延长统计指标的触角,从而体现出统计指标的多层次与立体化。
四、统计指标在企业现实运用上需要注意的關键点
(一)在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上要强化目的性
在构建统计指标时,企业一定要明确统计指标在现实运用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目的。一般来说,不同的目的,其统计指标的运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无论对于何种性质的统计工作来说,其在实际的运用上,都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统计指标是否设计得当则直接关系到问题解决过程的顺利性与结构的有效性。例如,当企业需要了解对生产工人配置的效果时,一般是对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率等指标进行设计与分析;而为了了解销售部门或者相关员工的业绩时,一般需要对销售回款、净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回款率以及销售增长率等多种指标进行度量。另外,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基于实际调查任务与目的的前提下,一般要对统计指标的核心部分进行确认。例如,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其在分析生产经营成果时,其统计指标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利润。在确定核心部分后,其他指标要围绕核心部分进行,从而构建一个相互依存、制约以及联系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统计指标在现实运用上要具有科学性
统计指标在现实的运用上,并不是孤立自成体系的,而是与其他体系一样,为解决企业相关问题而产生。因此,在运用统计指标时,一定要强化和统计指标产生关系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分析与关注力度。在理论上,一般是在社会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前提下,对统计指标对于某一项任务的含义、具体作用以及计算办法、范围、方法等进行确定,从而全面把握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体与外部利益相关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时,一般需要对企业工人的生产效率、销售效率以及全员生产效率等指标进行收集、对比与分析。而在这三个指标中,前两个指标是对企业局部生產效率进行反映,而后者则可以更加全面与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全面生产效率。另外,对于统计指标进行运用时,不能够局限于某一个指标,即不能过于追求全面,也不能片面追求细化,只有科学客观的统计指标才能反映企业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统计指标在现实的运用上要保持可度量性
统计指标是用具体的数值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是可以进行测定和计量的,不能用数值来表示的不能叫做统计指标。因此,企业在设计统计指标时,要考虑这个指标的可度量性。例如,要调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产品的质量等,这些现象并不适宜进行直接度量,因此企业需要设计一系列相关的、性质相近的指标来代替;例如,在研究企业的经济效益时,我们可以设计企业生产总值、利润额、成本利润率、资金周转率、净产值率等指标,这就让“经济效益”的内容具有了可度量性。
(四)统计指标在现实的运用上要具备可比性
企业在运用统计指标时,一定要强化其在不同空间与时期的可比性。也就是说,在统计指标的运用上,在其具体含义、作用以及计算范围、方法等要尽量实现统一与稳定。在现实工作上,企业对相关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时,是需要对比来体现指标的效果,从而真实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态势与出现变化的具体情况的;另外,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还会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或者利益相关体进行比较,从而把握自身在行业、地区以及未来发展上的地位、优劣势以及总量等。因此,企业在统计指标的运用上,如果没有特殊问题时,一定要保持一致的含义、作用、计算办法、分类标准以及计算口径与方法等,当然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各项考量指标还是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完善与修改。
五、结论
综上所述,统计指标在现实的运用上较为广泛,即属于经济管理层面上科学、有效的手段,又可以在能源开发等方面熟练运用。在现实的运用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调查以及分析等环节与企业的运用存在很大的共同点。而本文基于企业的现实运用进行探讨,在一方面是为相关企业的现实运用提供一份浅陋的参考资料,在另一方面也希望相关管理工作可以从企业的成熟经验上有所启发,从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强化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田百洲.对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一些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5):28-30.
[2]凌太军.关于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3,(2):182.
[3]冯丽玲.企业统计需求与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9,24(4):117-118.
[4]申艳宏.国内统计指标体系改革探究[J].北方经济,2012,(0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