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珍
(建阳第一中学,福建 建阳 3542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重视师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1]要贯彻好这一理念,教师除了做到精心备课、高效上课和合理布置作业外,还需要上好作业讲评课。作业讲评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讲评课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题我们已讲过几遍了,怎么学生还会错?”我们一线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感受。作业讲评课的效率如何提高?如何贯穿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作业讲评应由结果向过程转变、由定量向定量与定性结合转变,把作业讲评的过程打造成师生一起参与其中,不断巩固知识,进行过程诊断,实施方法指导和进行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
许多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学生经常会在作业讲评课上缺课,教师们几乎不听其他教师的作业讲评课,教师们公开课教学也很少开作业讲评课。大多数教师、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对作业讲评课重视程度不够。传统的作业讲评课的弊端有:
问题一:教师从作业的第一题开始,按顺序逐题讲解,就题论题,没有拓展延伸,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总感到不讲心里不踏实。学生感到:会做了的题目老师还在喋喋不休地讲;不会做的老师讲不透,讲了也不会,会了变了又不会,不能举一反三。直接结果是:浪费时间,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
问题二:教师“一言堂”,学生没有参与,只是要求学生认真记笔记。学生简单地按教师的讲解对答案,没有思考,被动思维,缺少参与,整堂课是教师的课堂,而不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问题三:作业讲评时缺乏鼓励与艺术性批评。有时候讲解作业点评时,越讲越气,“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结果越点评火气越大。往往忽略了作业的功能就是查漏补缺,作业的功能就是要让学生品尝掌握知识后的成功感,而这些我们教师常常忽略了。
问题四:讲评课后不布置作业或者是潦草布置作业。有的教师讲评课后常常不布置作业,这样使得学生难以及时对作业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强化和巩固;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做错的试题在作业本上重做一遍,这种做法难以让学生达到拓宽、提高的目的。
这些问题直接结果就是讲评课堂效率总体低下。但作业讲评课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需要通过作业讲评课,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和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建立新型作业讲评课势在必行。
第一步:领题。一是学生分组。根据学生基础的好、差互补地分成九组,每组六个人,以便于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充分体现学生“一帮一”的互助行为。二是领取任务。教师课前将要讲评的作业连同答案分块布置给各小组。每个小组有三道题。小组中的三个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分别准备三道题的讲解,而另外的三个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分别准备相关知识点拓展。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活动起来,完成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查漏补缺,使培优补差落到实处。三是合作学习,查证答案。课前九个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反复认真讨论、详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第二步:说题。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照事先编排的次序,依次进行“说题”,展示观点,体现思维过程。每次说题的要素大致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说题目的条件:说清楚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尤其要说清题中隐含的条件;二是说知识点:说清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三是说解题的有关方法:说解题中常用的正面解题法或者淘汰法等;四是说解题的步骤:程序化做题是关键;五是说解题的规律:反思提炼、掌握规律,既要举一反三,又要触类旁通。
例:(2013·江苏单科·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D)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学生说题如下。
题目已知条件:时间,1600年到18世纪;流入西班牙黄金量上升。
题目隐含的条件:新航路开辟。
题目所涉及的知识:价格革命。
解题方法:正面解题。
解题步骤:读懂已知条件,写出隐含条件,链接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答案D。
掌握规律:知识型选择题要通过抓取题干中的关键时间和关键词,与知识有效链接从而得出答案。
第三步:议题。一方面是学生议。每一学习小组题目讲完后,其他学生既可驳斥说题同学的观点,也可补充说题同学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或者是遗漏的问题。所有学习小组说题结束后,学生将对“说题同学”所讲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通常先由成绩好的学生带头点评,这类课型上的时间长了,学生都比较习惯了,可以发展到全班学生点评。另一方面是教师议。在学生自我反省与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要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思路、方法及规律,达到分析一道题、明白一个道理、学会一种方法、会解一类题、旁通一片题的目的。
例:(2013·福建文综·19)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C)
______年份46 46 12 2 1912 1913 1914 1915_工厂数(家)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学生说题如下。
题目已知条件: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下降。
题目隐含的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原因。
解题方法:正面解题。
解题步骤:读懂已知条件,写出隐含条件,链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原因,正面解题,选择正确答案C。
学生议题(补充):解题方法:淘汰法。
自然经济最终解体在建国后,与题干时间不吻合,A淘汰;实业救国开始兴起时间是初步发展阶段与题干时间不吻合,B淘汰;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间1915不可能直接冲击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D淘汰;选择正确答案C。
教师议:在历史选择题中要注意一类题型(历史思维严谨性问题)例如兴起、开始、主导等词的运用要慎重。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下降,实业救国是原因之一,但不能说“开始”。
变式讲解如下: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D)
时 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__1913 年 698 330,824,000 270,622 717____1920 年 1759 500,620,000 557,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教师讲解:此题B有较大的迷惑性,题干体现近代企业发展,经济地位上升,但没有与其它经济成分比较,得不出“主导”地位。此类题型要注意历史思维严谨性。
1.让学生的情绪激动起来。赞可夫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也就是良好的情绪会带来良好的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有所选择:一是选择学生攀一下就能够得着的题目;二是选择学生可能出错较多的题目来让学生评析。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对较之以前有进步的学生要进行重点表扬,对分析到位、思路特别、思想深刻的学生要进行充分表扬,对本次评析不理想的要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诚恳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千万不能把评析课变成了批评课或讽刺打击课。这样让所有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再接再厉,帮助学生树学习的信心。
2.让课堂知识巩固起来。保证有良好讲评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做好讲评课的巩固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归纳梳理学生出现错题的根源,比如是知识点的问题,还是题型的问题;是题型问题,还是阅读能力问题等。此外,教师还要出好讲评课的矫正补偿练习,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以降低答题错误率,从而提高讲评课的有效性。
3.让所有学生成长起来。实行学生自主合作讲评作业,突出解决的是学生共性问题,往往会忽略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本着“给我一把种子,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所有学生都茁壮成长起来”的信念,加强学生的课后个别辅导,多关注上课发言少的学生,多鼓励学困生,力求做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总之,作业讲评课是学生继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加油站”“休整期”。学生自主合作讲评作业课不仅可以让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向、确立教学重点,节约时间与体力;还可以让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在积极高效的讲评课中发现问题,找到学习薄弱环节以及错误知识点,让学生在讲评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品质,真正授学生以“渔”。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董卫娟.也谈高中历史讲评课的有效讲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