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
一、研究的背景
1.新课程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技能;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本校实际
目前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学”的实践尚不足,“学案导学”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教师对于学案的使用方法单一。2013年—2014年度我校九年级九班学生45人,其中40名学生只是简单地完成学案内容,不能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实现积极探究性学习,
整体课堂效果不佳,无法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学习,同时教师使用学案缺乏多样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无法实现学案的高效使用。
二、课题介定
为了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导学案”在课堂的应用情况,研究人对全校初三学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调查的内容为学生对导学案的应用情况评价,根据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结合理论,初步找到我校“导学案”引入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三、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通过课堂“导学案”的使用策略研究,找到“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性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实践目标:通过教学导学案,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
2.研究主要内容
(1)编写出适合学生的学案,探究出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2)展开教学流程,有效实施和调控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利用学案来完成学习。
(3)研究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及找到解决对策。
四、研究步骤及方法
1.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
(1)文献检索和整理。
(2)深入论证“学案导学”法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1月)
初步构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及有效的操作流程。
制订适应“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方案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3.总结阶段(2014年12月)
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撰写论文。
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和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过程
1.学案导学实施前的准备
(1)了解完善学案导学教学及提升教学效果,我明确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依据目标自主完成学案中的自学部分;
③要适用于全体学生,习题有层次、有深度。
(2)编写导学案。
依据制订的编写原则认真编写导学案,在学案中明确自学内容,如“学什么”要明确学习内容,如:阅读课本“143页”完成下面问题。
学案中课堂探究内容,学生依据给出的问题及学习方法自主完成。如:阅读课本“128页”,小组内交流讨论129页的问题。
检测习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
2.使用导学案
(1)课前一天,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学生明确课堂中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主线,达到预习的效果。
(2)课堂开始前2分钟,小组内互查纠正个别学生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
(3)课上,教师对学案中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或习题进行点拨讲解,重难点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概括、总结,得出最终答案,从而实现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
(4)课后,教师通过批改检测习题获取反馈信息,为后续差缺补漏提供依据。
六、研究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问题
(1)哪部分知识点需要配套学案进行授课?(2)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讲解?(3)学案卷中习题单一化。
2.解决办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全组教师的帮助,大家集思广益,再与学生进行沟通,确定针对有挑战的重点知识一定要配以优化学案并且此部分内容教师应让学生先进行讲解,在学生讲解不清时再由教师进行讲解,同时补充学生忽视或混淆的基本概念、最后教师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再优选习题并对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实现课堂效率最高化。
七、研究反思
我们学校处于“二三三六”教学模式初级探索阶段,如何将此模式与学案导学有效结合并且更高效、更完善地使用学案导学是重中之重,所以面对研究中存在问题教师应不气馁,继续研究从而实现两种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成为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江苏泗阳中学“1+1”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0.
[2]林康,唐华珍.浅析学案导学下的英语课堂:以松岗中学高一(1)班为例[J].金田,2014.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