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2015-11-26 20:29崔小荣
教育界·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预习语文教学实践

崔小荣

【摘 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只有努力寻求并实施适合不同课文内容的独特的教法,才能让学生每节课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预习     实践

兴趣既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求知欲、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这其中,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引发兴趣,激起渴望

每学期开学之初,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灵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新课本的全册概貌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觉浏览全书,初步感知书中有许多吸引人的内容,激起他们的求知渴望,为分课学习打下初步基础。例如,我在上七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时,面对手捧着新书的学生深情地说:“同学们现已踏入学习征程的一个新阶段,大家都珍爱地捧着散发出油墨芳香的新课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本书里有些什么有趣的内容和有用的知识。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在低声朗读,有的同学和同桌学友正在窃窃议论,有的同学看得入了神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有的同学眼中闪着求知的火花。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本新书——全书共30课,有散文、记叙文、说明文、神话、童话,寓言故事、文言文、诗歌等,也有知识与实践交织的综合性活动;有歌颂亲情的、有赞美友谊的,也有给我们科学知识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本语文书,你将会得到更多的发现、更多的体会,每一遍阅读,都能从中悟出道理,获得人生的感悟。”这样,有侧重地介绍,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渴望。

二、指导预习,激发好奇心

预习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途径之一。像一部电影、一曲戏剧的序幕,预习能使学生在本课教学之前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新课之前,先要给学生作预习指导。例如,在教《看云识天气》之前,我布置学生先收集一些农谚并思考它们的合理性。学生收集到的农谚有:“有雨天边亮,无雨顶头光。”“雾山雨,雾沟晴。”“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云交云,雨淋淋。”……这些农谚在上课时既可用来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又可用来归纳有关的天气情况。

三、点拨趣味,引发情趣

点拨趣味,是说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直观、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地叙述、形象地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小故事、幽默的比喻、发人深思的典故、成语、箴言等,使授课富有趣味性。例如,我在教《斑羚飞渡》时,补充亚马孙森林火灾中黑蚂蚁团成一个大球突围求生的故事。这样,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把有限的课堂变成无限的知识海洋,变成学生自由翱翔的天空。

四、动手实践,提升兴趣

有些人总认为,语文课就是纯粹的文学课。其实不然,语文课也可以像物理课、化学课做实验那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例如,我在教《中国石拱桥》时,让学生当设计师,依据课文内容说明,设计制作了各种各样风格别致的石拱桥。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操作,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使学生体味到了语文课的原汁原味。恰当、巧妙的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识得课文的“庐山真面目”,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审美情趣,还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锻炼。

五、情景表演,再现形象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我们完全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改编为课本剧,用声情并茂的情景表演诠释文本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对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个个跃跃欲试,并在表演中张扬出鲜明的个性。例如,他们把《孔乙己》中孔乙己叫来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排出九文大钱),还摆着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架子,还要炫耀自己的才学(回字有四种写法)的穷酸、迂腐性格演绎得活灵活现。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语文的教法并非千篇一律。教师只有努力寻求并实施适合不同课文内容的独特的教法,才能让学生每节课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预习语文教学实践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