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梅
【摘 要】人对批评本能地有一种逆反心理,尤其是青少年,不恰当的批评,往往只会激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和“仇视”心理,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笔者通过对一些批评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几种批评的艺术方式,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批评 语言艺术 感化 幽默 婉转
人对批评本能地有一种逆反心理,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出现“反抗”心理,不恰当的批评,往往只会激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和“仇视”心理,不但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还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因此,批评必须讲求方法。那种“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老观念是该变一变了。能不能使“良药”既不“苦口”,又利于“病”,使“忠言”既不“逆耳”又利于“行”呢?当然可以。比如,把苦药装进胶囊,或给它涂上糖衣,使人服用时不必皱眉头。批评也是一样。
一、感化式的批评
批评人不一定都要板着面孔,不一定都要大吼大叫,贵在启发、诱导。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折树枝,就把耳朵凑过去,装着在听什么。孩子们感到好奇,问他在听什么,孙敬修说:“爷爷在听小树苗哭泣!”孩子们说:“小树苗也会哭吗?”孙敬修说:“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它们说,它们要快快长大,好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呢!”孩子们这才想到,自己不该攀折小树苗。面对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孙敬修先做出神秘的动作,把孩子们吸引过来,然后用童心教育童心,使教育立即生效。
一日,有个司机行车违章被交警拦截,交警很温和地递给他一张纸条,司机以为这肯定是罚款单,但拿到手一看,上面写着的是“安全行车是您和所有家庭的幸福”字样。他立即感到惭愧,主动认了错。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情绪处于稳定状态时,最容易接受信息教育。所以,与其“强化”,逼其“就范”,不如“感化”,使其“于就范”。
在学校中,无论是老师批评学生,还是同学之间相互批评,挖苦讽刺的方式只能与初衷背道而驰,如“你不嫌丢人呀”“这件事你若能做成,我把×字倒写”等。另外,或驱逐学生出教室,或自行停课不上,也和上面批评的方法一样,不会取得好效果。
每个人都具有一个理性的自我形象,都认为自己相当精明,总希望周围的人以赞许的眼光看待自己。为了使批评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应该使批评的效果重在动心激性上,对那些“后进生”更应该如此,决不能专往病处戳。
二、幽默式的批评
一个年轻人走到一个岔路口,很没礼貌地问一位老农到某地走哪条路,还有多少里,这位老农故意说:“走大路一万丈,走小路七、八千。”这位年轻人说:“你们这里说路长论丈不论里呀?”老农笑着说:“原来你也会讲‘里(礼)呀。”这位老农用故意曲解对方话语的方法,造成一种幽默效果,教育了没有礼貌的青年。
外国有这么个故事:有许多人买飞机票,队排得很长。忽然来了一位绅士,穿着不俗,气度不凡。他批评售票员票卖得太慢,耽误了他的时间。接着他又分开人群,挤到前面,自命不凡地大声喊:“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气势咄咄逼人。售票员很厌恶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缓缓地对其他工作人员说:“他问咱们他是谁,看来他自己把自己都忘了。”又转过脸对排着队的旅客说:“你们谁能帮助这位先生回忆一下?他连自己都忘了!”队列中出现一阵快乐的笑声,插队的绅士红着脸回到队伍后面。这句话的幽默之处在于售票员假装痴呆,将计就计,信手拈来,让别人的笑声去教训他。这种曲线批评比直接指责要有力得多,而又不易引起听众的反感。
幽默是智慧的反映,高明的批评自然离不开幽默。幽默虽然含有讽刺,但它并不锋芒毕露,寓批评于幽默中,使被批评者能够心悦诚服。
三、婉转式的批评
批评时还可以采用婉转的修辞手法,让对方体会到即可。
比如有个售货员在卖菜时,发现有些顾客把菜叶大量往下剥,她就说:“同志,请您当心一点,别把菜叶碰下来。”这里用“碰”,不直接用“剥”,对对方刺激要小一些,有利于对方纠正自己的行为。如果直接指出,就有可能争吵起来。
再如,有一位大妈称了几包黄瓜,走时,又顺手多拿了两包,这时,老板追上去说:“大妈,刚才我可能看错了称,让我再给称称吧!”称好以后,说:“不好意思,刚刚把称看错了,只好麻烦您补上半斤的钱了,也不能让我吃亏啊!”老板不点破她“偷”,而佯装不知,就说了这么几句,既达到了要补钱的目的,又没有引起争吵。
这种婉转的批评方式,是全面思考问题的结果。它是批评者将自己的目的、接受对象的特点、批评的效果等全面地、整体地思考后采取的一种批评方式。这种批评在特定的处境中,维护了被批评者的形象,给其下台搭好了梯子,所以很容易被接受,效果自然好。
能让人愉悦接受的批评方法当然不止上述三种,还有更多的方法以待我们慢慢地去尝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