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盼 王茜
【摘 要】释意理论把口译分为“解释”、“非言语化”和“重新表达”三个阶段,认为口译应当基于整个语境产生、并以非语言化的预期意义为依据。本文旨在探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习语翻译,通过分析2014年博鳌论坛口译实例,说明外交口译中习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释意理论;译员;口译;原文本; 译本
一、释意理论
翻译释意理论(Interpre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与巴黎学派的学者相关,这些学者以巴黎高等翻译学校为基地开始理论研究。塞莱斯科维奇(Seleskovitch)于1960年代末提出释意理论,以讨论口译与非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理论(谭载喜,2005)。随后,巴黎高等口笔译学院成为释意派理论的研究中心,建立了一整套口译理论。
释意理论把口译分为“解释”、“非言语化”和“重新表达”三个阶段,认为口译应当基于整个语境产生、并以非语言化的预期意义为依据。释意理论的倡导者普遍认为,口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意义,所说话语的认知语境、口译发生的场景和口译者自身的综合知识等因素等内容也需要加以考虑(Lavault,1996)。
二、外交口译中习语翻译特点
(一)外交口译的特点
外交翻译主要是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和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运作体制,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条例和社会文化等。翻译人员在进行外交口译时,所作的译文代表的并非个人,而是国家和民族的态度倾向。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外交口译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因而他们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大相径庭,因此外交口译需要时刻注意这些,一旦出错都会有损于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二)习语翻译的特点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短小精悍,蕴含着大量信息和多种语言现象。因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紧凑的形式和朗朗上口的韵律常常出现在外交场合中。中国习语讲究韵律、节奏、变位变格,如“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等(陈国娟,2013)。这些习语对仗工整,韵脚整齐。而英语习语的节律则表现在押头韵和押尾韵,如英语习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等。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中英习语上形式和意义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中英习语之间的转化的难度也因此增大。
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译诗的“三美原则”即“音美”“意美”“形美”,笔者认为这三种原则有时也适用于习语的翻译。诗歌注重押韵和整齐,同样习语也讲究节律和对仗,翻译习语时要尽可能传达源语的“意美”,其次是“音美”和“形美”(华静,2012)。外交口译中的习语翻译则不能完全追求以上的标准。外交口译中最重要的是完整准备表达原文意思,而完整准备表达出习语意思尤为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外交中的习语翻译应当遵循释意理论,使原诗脱离源语外壳,抓住其主要意思,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意译出。
三、释意理论下外交口译的习语翻译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不重视为源文本项目寻找直接的翻译对等形式,而是“致力于寻找表达特定时间和特定语境一下某个特定意思的恰当措词,无论该措词是什么……也不论原来的措词换一种情况下会是什么意思”(Seleskovitch,1976)。下面以2014年博鳌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和杨洁篪委员演讲中的习语翻译为例,探讨这一过程。
例1:李克强:中国人历来讲求“以德报德,以直抱怨”。
译文:We Chinese believe in repaying kindess with kindess and meeting wrongdoing with justice
李总理在说道亚洲和平与稳定的问题时,引用这句话来表示我们以友好待友好、对待有损于我国利益和道德的事情但讲求公平原则的立场。口译员理解了这句话的本质意思,用“justice”和“wrongdoing”来翻译“直”和“怨”,而没有按照字面意思用“integrity”(正直)和“resentment”(怨恨,愤恨)直译“直”与“怨”,而是用“justice”(公平)以及“wrongdoing”(不道德、坏事)来说明我国的态度和立场。口译员脱离了源语语言外壳,并没有将思维固定在平常接触到古文中“直”与“怨”的意义,而是从意义的角度结合语境和场合进行释意翻译。
例2:杨洁篪:我想特别谈谈“心联通”的问题。中国人讲:“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译文:I want to talk in particular about the impor-tance to “connect the heart”. As the ancient Chinese thinker Mencius put it, “ for friends, what is precious is mutual understanding;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what is precious is knowing the heart.
这句习语出自《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说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有人给出了直译的版本“What precious for peoples acquaintance is knowing;What precious for peoples knowing is understanding”,与口译员译出的文本相比,直译版更侧重于结构和词语上的贴近原文,但是就译本与原文本的意思相近来说,相差甚远。口译员完全脱离了原文本的限制,用“friends”开始整个句子,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也就能更好的表现出原句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态度。“相知”也没有译为“knowing each other”,“know”本意“be aware of through observation, inquiry, or information”更侧重于通过观察、询问等获知某种信息。习语中的“知”并不是“知道”信息,而是“了解、知晓”,故而采用“mutual understanding”。此外,口译员也打破了原文本的结构限制,把习语的精髓准确简练的译出。
例3:李克强:众人拾柴火焰高。
译文:As a Chinese saying goes, “When everybody puts firewood in the fire, the flame rises high.”
李克强总理在说明亚洲发展大方向,应当坚持结成亚洲利益共同体时引用了此成语。李总理运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表示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共同努力就能达成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由于现场时间的紧迫性,译员并没有完全地透彻地理解这句习语的深层含义,而是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就只是翻译出来了其表层意义,没有表达出深层含意。此外,译员在译文中所用的意象“firewood”“fire”“flame”“high”等,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习者很容易就能够理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但以英文为为母语或其他语言为母语的英语习者在理解译本的内涵意义上可能会出现问题。故而采用直译法,可能很难使得外国媒体理解到习语的深层含义。因此,笔者认为译员可以在直译出句子本身外,还可以在对应的习语后补充释意出深层含义,比如说“Great things may be done by mass effort”。
例4:杨洁篪:“百闻不如一见”,走到田间地头看一看,与当地人聊一聊,往往会有全新的感悟。
译文:As a Chinese saying goes, “To see someting once is better than to hear about it a hundred times.” Go to the field and talk to the locals, one often gets a fresh understanding.
说话人引用此习语的目的是劝导人们不要听信谣言,要眼见为实。而译员的译文只译出了习语的表面意义,此外,笔者认为“百”和“一”的翻译未能尽如人意,中国习语中的“一”、“三”、“百”、“千”等皆为虚指,“一”说明数量少,而后三者说明数量多。原文本“走到田间地头看一看,与当地人聊一聊”本身就对这句话进行了解释,译文与原文的意思偏差缩小了。但是,译文本身并没有传达出演讲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译员应当化虚为实,虚实结合,脱离语言外壳束缚,对直译后的文本加以解释。
四、结论
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说话人在引用习语时往往都采用其深层意义,因此,译员在翻译习语时需要翻译出说话人的深刻含义。但由于场合、时间、译员等心理素质等方面,往往忽略深层含义,而将习语表层含义进行直译。而释意理论要求口译员在口译的过程中,在理解讲话者意义的基础之上,摆脱语言外壳的制约,借助于语言机语言外认知,在译文中用适当的方式将意义传达出来(郭巍,2012)。译员要结合释意理论及习语特点,准确有效地进行翻译,提高自身语言基本功底,增加文化底蕴,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意义传递。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l.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D·塞莱斯科维奇;勒代雷,汪家荣等译.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3]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l.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郭巍.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诗词汉英交传研究——以2013年至2012年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56-60.
[5]李瑛,释意派理论下外交场合的古诗翻译研究——以温家宝总理2007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J].广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