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惠
【摘 要】历史上曾出现过大量文人入蜀的文化现象,这种文人入蜀现象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文人入蜀,给巴蜀地区的文化带来了新鲜血液,并在巴蜀地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极大地促进了巴蜀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文人入蜀对巴蜀地区乃至后来的文人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唐宋时期文人文学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分析了唐代时期文人入蜀的几种形态,并分析了唐代文人入蜀后创作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入蜀文化;蜀地文化;唐代
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历史上有很多并非蜀籍的文人,因为各种原因入蜀后,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便一帆风顺,在文学领域声名显赫,典型的代表人物有杜甫、白居易、陆游、黄庭坚、刘禹锡等,形成了文人入蜀的文化现象。经过对四川历史上文人入蜀现象的考察,发现唐代时期是文人入蜀顶峰时期,那是的文人入蜀格外受到人们关注,巴蜀地区的自然地理风光、民俗风情成为文人创作的源泉,各地文人的到来为巴蜀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也是“文人入蜀”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对巴蜀地区的文化繁荣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唐代文人入蜀的几种形态
纵观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文人入蜀现象,绝大部分文人因各种原因穿梭在巴蜀这篇拥有神器自然地理风光的土地上,使得“巴蜀”这个具有特定地理历史含义的名词在文人的生命轨迹和创作作品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为巴蜀人文历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塑造“蜀地文化”的关键。唐代文人入蜀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一是避难与贬谪。唐代中后期,由于政治局势动荡,使得文人入蜀的行动更加密切。历史上很多史料中记载了文人入蜀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政治变迁、证据东塘而选择入蜀。唐代的安史之乱时期,唐末五代军阀混战,使得大量的文人在东塘不安的局势下难以生存,纷纷选择入蜀避难。而巴蜀地区属于偏远封闭的山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避难逋逃的最佳领域。巴蜀地区,地势上,与京师相距较近,但是崇山峻岭,山岭重叠,兴路艰难,是最佳的避难场所。在战乱时期,杜甫不得不举家迁入蜀地。而当时与杜甫遭遇相近的文人更是不计其数。唐末时期,彭州此时高适在他的作品中这样描述当是文人入蜀的情状;“关中比饥,士人流入蜀者道路相系”。北宋时期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记载道:“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而因杜甫举家迁入蜀地后,便引发了文人入蜀的高峰。后来到了南宋初期,在金兵侵略之下,仍然后大量的文人迁入蜀地,代表人物有晁公武、晁公溯两兄弟。除了避难之外,文人入蜀也是因为贬谪的原因。根据《唐刺史考》中记载,在山剑两地之中因为贬谪的刺史入蜀的文人达到72人之多,其中包含著名的文人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等。
二是宦游。除了避难与贬谪之外,文人入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宦游入蜀。在古代社会中官吏与文人的身份一般是重叠的,这就使得很多文人在区域间的官职流动都是通过宦游的方式开展的。在唐代,朝廷主动加强对巴蜀地区的经济文化控制,此时宦游入蜀的官员和文人较多。唐朝将巴蜀之地作为皇室最为倚重的地区,陈子昂在他的诗歌《上蜀川军事》:“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可见巴蜀地区是唐朝重要的经济军事中心,在唐朝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唐朝时期被派遣到巴蜀地区的文人非常繁多。安史之乱发生时,只有巴蜀地区较为安定,也就成为文人避难的最佳领域。从《全唐诗》对文人入蜀的现象记载可知,初唐四杰、高适、杜甫、白居易、贾岛、李商隐等著名文人均先后入蜀。巴蜀地区文人聚居的密度仅次于江南和关中地区。唐朝时期文人来属地游览非常盛行,在《太平广记》中有记载的文人游蜀的文章就达到十多篇,其中也记载了文人下第客游并客死蜀地的文章达到八篇之多,其中著名的有《吕群》、《李勉》、《巴峡人》、《窦裕》等。在文人的诗篇中歌颂巴蜀巫山女神祠的作品就达到上千余篇。
无论是避难、贬谪或是宦游,文人入蜀是一种自助选择的表现,他们的入蜀行为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备皮,入蜀的文人也是当时中国传统文人集体命运的缩影。而文人入蜀后,虽然对家乡有着强烈的思想,但是面对巴蜀地区美丽梦幻的自然风景和醇厚朴实的名族风情所吸引,进而有了定居下来的打算,他们的这种心态很自然地体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二、唐代入蜀文人的文学作品表达
唐代入蜀文人在文学作品创作上一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乡。文人入蜀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成熟思维和价值观念、强烈情感特征的文人做出的自助选择,他们在巴蜀地区自然环境的包围中,逐渐融入进巴蜀社会,而巴蜀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掀动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文人将这些情感以文学作品的方式宣泄出来。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最先提及的要数自己遥远的故乡,其次就是自身处于巴蜀地区的命运和遭遇。这些入蜀文人大多是因为避难、贬谪或者宦游等原因入蜀,他们的诗文中都透露着一种凄苦、无奈以及惆怅,作品的主题多半是表达怀才不遇的惆怅,或思念家乡,或心系天下、悲悯百姓,或抨击当今政治局势。杜甫刚入蜀曾在广元五盘赋诗文道:“程度万事好,岂若归吾庐”,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思念家乡的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也是当时入蜀文人最典型的情感表达。
二是解读巴蜀文化。地理环境是孕育文学的摇篮,是影响文人创作的自然环境因素。中国文学在在地理环境分布上有着独特的东西之分、南北之分以及地域差异,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灵感、文学作品风格以及文学流派三个方面。地理环境是作家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是培养作家文化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趣的土壤,因此地理环境对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有价值的机理因素。唐代文人入蜀或多或少带有无奈和被迫的性质,因此他们对于巴蜀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在作品中多以描绘巴蜀地区的山川景物为主,而对巴蜀文化中国的内涵意蕴、巴蜀人们的风情气质等的了解较少,毕竟后者需要作者全身心投入了解研究才能敏锐而全面地认识到真实的巴蜀人。
以避难逃乱的入蜀诗人杜甫为例,他创作的有关巴蜀文化的文学作品非常丰富,绝大部分是歌咏巴蜀文化的诗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歌咏巴蜀山川景物的诗篇。杜甫对巴蜀地区的自然风光非常喜爱,一旦置身其中便流连忘返,他的诗篇中大到“山川阴霁、云日朝昏”,小到“细草败叶、残颜破屋”。比如杜甫的《龙门阁》中描写道:“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滑石敬谁凿,浮梁袅相拄”,时钟描绘了龙门阁风大浪高、水流湍急的情势,栈道晃悠曲折,犹如细线腾空一般,将龙门阁的危险情势和惊心动魄的感觉描绘出来。杜甫的《瞿塘两崖》、《白帝城最高楼》等都是歌咏蜀地山水的诗篇。第二类,咏史怀古类。这一类诗篇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惆怅情怀。杜甫由于证据东塘,政治仕途艰难险阻,生活环境屡遭变迁。杜甫入蜀后,眼光更贴近现实生活,对于开机继业、才德兼备的诸葛亮、明君刘备等历史人物有了重新的认识,并发出了更深沉、更低徊的赞叹,这一类诗歌如《蜀相》、《登楼》、《东西两川说》等。这一类永世怀古诗篇剁手诸葛亮政治思想的影响。《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第三类,忧国忧民的诗篇。杜甫因时局动荡被迫举家迁入属地,颠沛流离,辗转道路,漂泊离乡。在这段漫长而艰苦的旅途中,他亲身经历到劳苦大众的艰苦生活,对处于低层民众产生怜悯之心。因此在入蜀后,他创作了忧国忧民、关切人民疾苦以及国家命运的诗篇。比如杜甫的《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拗哭秋原何处村?”对饱受剥削和压迫的人民表示深切的怜悯。在《又呈吴郎》中对一个无家可归、无食无儿的夫人深表同情。第四类,反应政治局势的诗歌。安史之乱后,杜甫辗转入蜀,而蜀地却受到临近民族吐蕃的骚扰,战争局势愈发紧张,使得蜀地内乱不止,因此作了许多反映战争局的诗篇,反映当时军阀混战、拥兵自重的局面,揭露军阀狼子野心、目无朝廷、自相残杀、唯我独尊的黑暗,也描写了当时军阀横行暴虐、民不聊生的兵戈之乱。
三、结束语
地理环境是作家创作的主要源泉,深深影响者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文学作品本身在区域选择和时代选择是对地理环境和现实社会的外显。作家的创作灵感不是靠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长期以来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体验和思考而积累起来的。文人入蜀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文人入蜀是不同地理地域文化的交流,能够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入蜀地,给蜀地补充新鲜而先进的新文化。其次,文人入蜀促进了蜀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繁荣了蜀地细纹链子的风气和传统。可见,“文人入蜀”对巴蜀地区的文化繁荣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严春容.一入蜀中创作宽——试论唐代文人入蜀引起的创作盛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08:12-14.
[2]梁基鹏.唐代入蜀诗文研究论略[J].青年文学家,2015,18:56.
[3]伍联群.试论历史上的文人入蜀现象[J].青海社会科学,2009,02: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