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
【摘 要】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诗人、戏剧家,而莎翁的历史剧更是其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于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研究侧重点有很多方面,而君王形象一直是研究的重心所在。莎士比亚笔下的君王形象各有不同,篡位君王形象时期塑造手法中比较独特的一面。而这些篡位君王的形象也有所区别,在共性和个性方面都独树一帜。研究莎翁笔下的篡位君王形象,实际上就是对莎翁创作背景的研究以及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这种塑造手法之下的悲剧美学的一般特征。
【关键词】莎士比亚;篡位君王;形象;悲剧美学
一、篡位君王共性形象特质解析
(一)道德与法律层面的不合法性
无论是在中世纪的欧洲还是在与其同一时期下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乃至在现代的基本社会价值观中,篡位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法律上看都是不符合规范的存在,为人们所避讳,有时甚至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谴责。莎翁笔下的亨利四世、约翰王、理查三世作为篡位君王,他们不仅仅是篡位行为的发出者,也是这一行为的受害者。在篡位的过程中,手中必定沾满了鲜血,而篡位成功后虽然登上了王位,但是来源于传统道德与法律对思想的影响,篡位君王有会惶惶不可终日,生活在内心的谴责之中,在成为君主后远远不再像篡位时那样勇猛过短。例如亨利四世,篡位所带来的谴责与煎熬一直伴随着他直到死去。莎士比亚笔下的篡位君王都在经历了不同的痛苦与折磨后,遭遇到不同的叛乱和纷争,最终统治都迎来了悲惨的结局。
(二)历史发展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哲学的观点认为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必然性,虽然篡位在我们看来是不合理的,在当时以基督教思想为主流思想的欧洲社会,篡位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更是违法的行为。但从篡位发生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篡位的发生并不只是君王本身意愿的体现,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促成的。例如在《约翰王》中本应成为君主的亚瑟,从伦理和法律来看他都是法定的继承人,但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亚瑟并没有显示出一个君王应有的能力与魄力,并且他的强势母亲也使得即使亚瑟成为英国国王,也不过是一个傀儡。在面对法兰西的挑衅时,约翰王对国家的忠诚与保卫感,让他充分显示出一种君王的魄力,可以肩负国家的责任。
二、篡位君王个性形象分析
(一)理查三世
历史上的理查三世是一个面容丑陋之人,从《理查三世》剧本中人们对理查三世的恶劣称呼,如“恶狗,吃人怪兽”等就可以看出。而这种生理上带来的缺陷也深深影响到理查三世的心理,使得他无比的残暴。在理查三世看来,丑陋的外表让他感受不到快乐,只有通过篡位才能获得幸福,因此理查三世这一扭曲的心理导致他为了达成目标不择手段,通过血腥手段完成自己的目标,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然而也正是这种残暴,预见了他最终必将走向失败的结局。
(二)约翰王
约翰王是一个极具君王魄力的国王,并且个人能力卓越,自信的指挥军队抵抗来自法兰西的入侵。但从侧面也反应出约翰王为人自负,过于相信铁血政策的功能。在得不到某地民众的支持时,甚至想要把这块地方夷为平地,血腥镇压,并且强烈反对教会对国王权利的干涉。我们也许可以说约翰王只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但在一些外交手段中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这也是导致其走向灭亡的最主要原因。
三、篡位君王形象下的莎翁政治观
莎翁笔下的篡位君王形象不是莎翁本身所处时代的,而是来自于史书记载之中。莎翁自己处于的时代是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上的过度时期,资本主义已经逐步出现,打击了原有的封建传统。新旧思想的交替对莎翁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从对篡位君王的评论看,莎翁是持一种对传统的王位世袭制度的怀疑。不仅反对君主专制,但在某种程度上又赞美中央集权,但是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反对正统王位世袭的传统观念,这都表现出莎士比亚政治观的矛盾之处。
除此之外,莎翁所处时期的欧洲社会,基督教的宗教伦理观念在欧洲社会有重要地位,对君王在道德等方面有诸多要求。但是在莎翁看来,在不同时期,只要为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国王无论怎么做都是合理的,这就体现了莎翁在政治思想中较为激进的一面。
但无论如何,莎翁笔下的篡位君王形象都极具研究价值,历史剧的创作往往都具有别样的社会功效。莎翁通过塑造篡位君王的形象,也是希望警示当时的欧洲社会,希望对当代政治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