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燕
摘 要: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是一种全新的在课堂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基础知识的教学,然后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以及问题反馈与解决的新型教学模式。重点阐述了翻转课堂的定义、积极作用、特征和优势等,以此表明对翻转课堂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发展性学习方式
对于翻转课堂,我是在去年参加网络名师学习时才接触到这一名词的。名师课堂以微课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专题知识点,并布置相关作业,让我们能够吸收和消化这些专业知识。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只有6分钟的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视频,里面的教师课前就让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经由教师的帮助,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在课前基础学习时产生的疑问。这一视频让我震惊了,这样新型的教学模式我还是第一次见,但它产生的效果却是我们现在的课堂所远不能及的。它不仅节约了教师讲授基础知识的时间,而且能第一时间把消化所学时产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反馈出来。这是传统教学所远不能及的。
所谓的翻转课堂,其实就是颠倒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二是学生学习消化所学的过程。颠倒课堂就是通过对这两个阶段的颠倒安排,在课堂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基础知识的教学,然后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以及问题反馈与解决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创建相关的新课教学视频、学案等供学生课前学习,以往这些学习都是发生在课堂上的,现在却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学生能够观看到教学视频的地方,而教室则成为学生讨论问题、合作学习的场所。
有了翻转课堂,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地安排和掌控自己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家里观看教师的讲解视频和学案,能在一个让自己放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再也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中授课那样紧绷神经,害怕漏听了什么而跟不上后面的教学进度。学生学习的进度完全在自己的掌控当中,懂了的可以快进,不懂的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随时停下来思考,甚至于可以边观看视频边和教师在线探讨。
有了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再也不是沉默的小羔羊。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十分激烈,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当中,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如果大家问题相同,还可以组成一个合作探究小组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
学生这样的转变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乐见的,但是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就相对提高了。教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教学视频、学案等等,还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时遇到的问题。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这样的问题和困难会各种各样,甚至千奇百怪,极可能不在教室的经验范围之内和预料之中,这将是对教师组织调控课堂的一项艰巨挑战。但是我想,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一些全新的想法和思考,这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虽然翻转课堂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益。但是它的推广是极具挑战的,除了教师和学生要做出相应的时间调整外,学校还要有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从教室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这就需要学校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增大网络宽带的接入量等,需要学校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目前而言,对我所任教的学校来说是有些困难的,对于住校生,他们要观看教学视频就只能去机房,但是机房电脑数量与学生数量完全不能同步,这对我校而言更加困难。
虽然翻转课堂的全面实施尚需时日,但任何问题都阻碍不了我们在这里探讨和学习翻转课堂,也阻碍不了我们教师去摸索翻转课堂,为自己创建更高效的课堂。在网上我便找到了一个成功的翻转课堂案例:王水丽老师执教的《翻转课堂案例:〈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及其反思》(以下简称《第八次》)。王水丽老师2014年5月走上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之路。6月,她在青岛首次异地执教《诺贝尔》“翻转”,反响很好。此后,在成都、南京、武汉等地,每一次“翻转”都好评如潮。《第八次》就是她翻转课堂心路的写照。一个技术能力平平的教师做出来的“微课”却被听课老师频频索要。她的成功让我看到了翻转课堂的美好前景,也让我们看到了翻转课堂不是传统教学的断裂,而是传统教学的升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张子西.郑江义.浅谈“反转课堂”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5).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信息技术教育,2002(03).
[3]张金磊,王颖,王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