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肖添
摘 要:在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最重要的议题。其理想状态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师生能够很自然地使用多媒体来教与学,从而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以课堂实例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对历史课堂情境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共鸣;整合知识;课堂情境
自1998年以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日益引起广大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已经有不少一线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个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型手段进行了课堂实践。而且,这种教学手段颇受欢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对历史课堂情境设置的影响有所思考,以下就结合课堂实例加以分析。
一、秉承“苏式”理念,打造优美课堂
叶圣陶说过,学习不只是记诵,“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建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可以改变往日条条框框的理论讲述,通过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上出一节优美的历史课。这正与现在提倡的苏式教学“灵动”“优雅”的理念相吻合。
以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本节课重点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及意义。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一下子要记住这些陌生的地名还是很有难度的。本课由于是在未来教室上课,所以采取了活动——重游丝路。任务一:翻书,小组合作,找到地名并填好。通过合作,学生大致对丝绸之路要经过的地方有所了解。任务二:老师做导游,带大家重游丝路,体验神秘的西域风光。其中第一步:学生通过未来教室的各个电脑学生终端,“百度”查询西域相关地名,并想出三句话来描述此地的特产、风土人情等,在活动中让其他同学进行“猜谜”。第二步,配上西域风格的音乐、相关图片,重游丝路。活动进行时,若看到图片知晓地名,即由该名学生用三句话来描述,全班其他同学抢答地名。
通过未来教室的先进信息技术,每个学生都能做这一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学生轻轻松松便“游览”了西域风光,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说和特产,对于丝绸之路的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更深入的体会。这一节优美的历史课让学生、老师都印象深刻。
二、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历史共鸣
历史本就是一门有人情味儿的学科,教师冷冰冰地进行PPT
展示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本课设计特别注重学生情境的带入。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以七年级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为例,我们试着建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利用活动课,让学生绘制自己的《清明上河图》。信息技术主要是起展示作用,通过图片扫描,学生的成果得以反馈。
比起课本,初中生更感兴趣的是自己身边的历史。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近现代史,我们初二年级举办了历史实物展,要求学生拿出身边能反映历史变迁的物品。但后来我们担心如果实物拿过来,会不会有损坏、遗失呢?于是我们改进了活动,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历史”,通过拍摄照片寻找到具有历史气息的文物,并配以文字说明。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成果整合成PPT,最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也像小老师一样站上讲台,大家展示出了袁大头的银元、老式的手表等等,使得这个展览办得有模有样,而我也特意留出课上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些“宝物”进行鉴赏、品评。
三、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拓展思维
情境设置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学生能否学会在历史课后也形成一种历史思维,进行情境的带入,从而帮助自己掌握扎实的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备课组尝试创新,采用了软件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学习本课内容。
导图与导学是历史教学中的新尝试。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包含广博的知识,可以让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教会人们以史为鉴,让人变得更睿智。但是这门学科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因为如果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中三年,学生所学的内容加起来,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这么多内容,空间跨度较大,史实太多,且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非常繁琐,所以学生很容易记忆偏差,导致学的东西越多,脑子就会越乱,越是烦躁,越认为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怕学、厌学,把历史的趣味性全部抹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师首先必须对课本知识熟悉,条理清晰,每课重、难点的把握得当,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的内在联系,学生才会学得轻松。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创设历史情境,并能实现方便、高效的自主学习。教师真正在课堂上演示的东西很少,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深入,能让学生改变被动、表面、形式地学习知识的弊端,从而改善教学
效果。
参考文献:
[1]白娟.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4(02).
[2]毕作勤.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