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已经成为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高中数学是当下高考制度中占有重要分值的科目,家长、教师、学生都非常重视,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对此极度“热”的高考辅导班,教师要给予冷的思考,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数学是描述、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研究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在社会发展中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下教育体制下,数学学科教学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多家长给学生报了课外辅导班,期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有成效吗?笔者通过对目前社会上的高考数学辅导班的调查发现,一方面辅导教师为了赚钱,教学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达不到家长的预期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对出现的高中数学课外辅导班的“热”的问题进行冷思考,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数学技能进行应用的方法。
一、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着手
态度决定一切,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对学习态度的直接体现,很多学生不是学不好,而是不重视学习,或者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再加上对课外辅导班的过分依赖,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上不够重视,在课堂上开小差、做小动作或者睡觉等等,以此来作为自己数学学习不好的借口,这样的学习态度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这些松散的态度,无所谓的学习氛围,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怎样改变呢?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给学生以鼓励,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用浅显通俗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其次要和学生做朋友,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多年的教学研究表明,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生活化的语言来讲授高深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再次,及时表扬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查研究表明,自信的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更能够把事情做好,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端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中而非课外辅导班。
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数学的学习如此重要,从小识数字就开始了数学的启蒙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数学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数学是生活化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又是影响数学教学的重要因素。我们说好的习惯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数学学习成绩不好是由学生从小就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二是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比方说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活跃思维、课前预习、课后要及时去做题巩固。数学学科的特点是要多做题,在做题中总结题目的共性和个性,善于总结归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在数学做题实战中提高学习成绩。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一再强调要让孩子有兴趣才能学习好。“让孩子接受知识的方法是让孩子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然后再努力学习”“对孩子学习的东西不能变成孩子身上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如果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会努力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读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学的解题比赛,在竞赛中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数学解决问题是学生的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演绎证明等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内容是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修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数学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科目,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并能够学以致用,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课堂。教师就要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多读学术著作。因为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我们教师要做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参考文献:
张慧玲.浅谈高中数学课外辅导[J].高考,2013(03).
作者简介:李磊,1979年2月,江苏省徐州市人,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