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州园林一直位于我国各地园林的首位,从中国的古典园林和私家园林的构景要素,构景手法,布局原则等多个方面论述了苏州园林在美学方面所体现出的自然美,建筑美,意境美,并且深入的阐述了苏州园林的美学所在以及它对中国园林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私家园林;自然美;美学价值;意境美
一、苏州园林概述
苏州是江南园林群芳荟萃的名城,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园林典雅,山水秀丽而闻名天下,有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及环秀山庄,建造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艺术高雅、构筑精致、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代表。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属于时间的艺术及历史的艺术,园林中的大量的匾额、书画、楹联、雕刻、家具陈设、碑石、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一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
二、苏州园林的融入自然
强调自然风貌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因而在造园中尽可能地避免人工的痕迹,通过用心的设计达到自然而然的美感效果,也就是“师法自然”。古人认为自然山水是美的典型,而中国古典园林全力达到凭山临水,山因水活,水得山势,并用山青绿水构成园林的基调。
1、形态各异的叠山。苏州园林中的石大多选自太湖石,具有“瘦、皱、漏、透丑”的特点。瘦,即石体线条明晰,挺拔俊秀;皱,指石体表面凹凸,高低不平;漏,石体内部布满了孔穴,密密麻麻;透,指石体文理纵横贯通,十分剔透;丑,指石体表面千沟万壑,相当丑陋。太湖石充分体现了石的自然美,形态美,艺术美,所以历来就成为人们选园的首选材料。
2、精巧细致的理水。苏州园林在布局水景时,特别注意水的活气,因为水只有有了活力,全园才会有生气,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象。如苏州的网狮园之大水池西北有一曲桥,池水经桥下一直伸向小沟,有不尽之意的同时,又形成水的源泉,给一种生机之感;同样再池的东南也有一小桥,水流向南越来越狭,似流向深远处。拙政园中部大水池其南北也效此池,意境深远其美无限。
三、苏州园林的建筑美
园林是供人欣赏、居住的,自然而然就离不开建筑。园林中的建筑可分为:厅、堂、楼、阁、榭、亭、廊、斋、桥、舫等。这些建筑本身就是景观的同时,又是观赏风景的好去处,选景的功能极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点景,即点缀风景。建筑与山水花木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的许多风景画面,建筑往往是这些画面的重点或主题,没有建筑就不称其为景,无言园林之美了。二为观景,即观赏景观。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作为观赏园林景物的场所,在选址和开窗必须“因地制宜”,才能达到园林景观“一览无余”的地步。三为围和园林景观,即用建筑物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以山石花木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四为其可以组织游览路线。引导旅游者观景,创造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在苏州园林的建筑中则以桥、亭、廊最为突出。
1、桥的运用。桥除了实用以外,更重要的在于连接风景、点缀风景的作用。词人马致远在其词《天净沙秋思》中说:“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从中可以看出够找园林意境美、自然美。苏州园林中桥的运用向但普遍,常见的桥主要有:平之桥、曲桥、拱桥等三种形式,其中以曲桥为最多,曲桥蜿蜒水上,曲折婉转,间接轻快,造型优美,人走在桥上可俯视景物,尽得其趣。
2、亭的运用。亭在园林中有着“左右游人,奴役风月”的作用,起着游览景点、点名主题的作用。往往游客可以从亭中观赏园中最为美妙的景色,而且能眺望园外之境,为观景的最佳去处。苏州园林的亭的形态多样,极为丰富,有方亭、园亭、六角亭、八角亭、半亭、桥亭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审美意义。如沧浪亭的假山东首处,方形,石刻的四方上有仙童,鸟兽及花树图案,上刻清代大师俞木越手书“沧浪亭”三字。该亭建筑古朴,亭的构与整个园林气氛非常协调。
3、廊的运用。廊是我国园林的一种独特建筑。《园冶》上说:“廊宜曲宜长则胜”长廊随行而变,倚势而曲,蜿蜒天尽方引人入胜。苏州园林的廊大多为长廊,而且有自己的特点。不但其建筑形式多样,有复廊,波形浪,直廊等,而且廊上建筑雕琢色彩鲜明,造型别致,美观大方。其中最为特别的环在与布局,苏州拙政园有一廊驾于水上,上被称为水廊,漫步其上,观赏水景,真可谓其乐无穷。
四、苏州园林的意境美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私家园林的典范,表现出浓厚的美学价值,其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便是意境美。中国的私家园林大多讲究在有限的空间内布景铺陈,从中体现精巧的构思,雅致的情趣;从而在内敛含蓄之中引出无尽的情思与遐想,展现出一份闲情雅致。园林景区的划分主次分明,曲折开朗的配合,使得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构成了富于变化的风景,以此扩大园林的空间感和丰富景致。
1、匾额对联。苏州园林中的匾额对联深刻地展现出园林的意境美。匾额对联是园主表达其造园主旨、咏怀抒情的最佳载体,由于造园主大多为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雅士,其匾额对联多出自古代的典籍、文人诗句。虽然园林中的匾额对联只有数个字,但其中却负载着广博而深邃的文化信息,对景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拙政园的“雪香蔚亭”中有一副对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这两句诗与亭子四周的枫、柳、松、竹交相掩映,勾画出一幅幽静的山林画境。匾额对联本身就有着美的意境,再与园林景观相融合,将游人的思路引向更广阔的空间。这便使得园林建筑有了生气,使人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看到了无限丰富的内涵,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
2、构景手法。苏州园林还通过空间构景上的对比、藏露、借景与对景,虚实对比,催人触景生情,创造出美的意境。陆游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庄”表明了审美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艺术作品只有富于变化,才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苏州园林的建筑正是通过以模拟和亲近自然山水为审美取向,在布局空间上有畅通,有阻隔,迂回曲折;使其布局构景有着诗歌与音乐般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从而引发游人丰富的想象和感。在造园的方法上,苏州园林大多采用欲露先藏的形式。以拙政园为例,刚跨入拙政园大门,便是“曲径通幽”的翠峰,这块假山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产生更急切的观赏心理。等绕过假山,园中的景观豁然展现在眼前,这一收一敛,含蓄悠远,趣味盎然。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一种精巧素雅的风格,讲求山林野趣的自然美。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造山挖池,要“宛自天开”,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各类建筑的设置,要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画蛇添足;园内景物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喧宾夺主;景物的组织,要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计 成. 园冶[M]. 北京: 城市建筑出版社, 1957.
[2] 刘敦桢. 苏州古典园林[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
[3] 金学智. 苏州园林[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
【作者简介】
黄琳(1992—),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青春岁月2015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