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宏响,张大玉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北京老城是在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外,还兴建了许多私家园林。作为见证北京老城悠久历史的物质文化遗产,私家园林在老城风貌保护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1]。然而,目前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破坏情况较为严重,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下对其提出保护和利用策略极具必要性。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期达官贵戚的私宅。为方便日常朝政,宅园主要分布在皇城周围街巷四合院内。由于受地域风俗、京城内街巷格局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形成了其独特的造园风格[2]。园林布局多为建筑围合而成的宅园式,强调轴线对称形式,造园风格端庄沉稳,轩敞大气,同时也注重园林的实用性、交际性与可居性[3]。因此,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可谓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地域流派,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作为特殊的绿地形式,私家园林在北京老城生态修复和人文旅游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
随着北京老城保护的提出,政府及相关专家对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保护与利用的关注也逐渐开始提高[5]。在政策层面,新版总体规划深化了私家园林这类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政策,包括对于传统建筑的原工艺修缮、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片区整合、对历史建筑及绿地的腾退利用、完善房屋产权制度和加强宣传力度等,全面推动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与复兴。同时,关于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保护的图书及学术研究文章也陆续涌现。2009年,贾珺《北京私家园林志》一书对北京历代私家园林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描述记录,并提出了保护意见。近年,苏杭等地区的学者对北京老城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也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有关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利用的研究虽有所加强,但总体上看,仍比较薄弱。从保护层面看,未对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原则和策略;从利用层面看,未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的大背景下,结合园林自身特征和优势,提出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利用策略。
根据对北京老城内40余个价值较高的私家园林调研及分析,现存私家园林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大多不容乐观(表1)。
表1 北京老城现存主要私家园林概况统计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大部分缺乏正确的保护与利用政策。其中,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私家园林由文物部门负责统一管理,主要对其传统建筑和文物古木等进行统一保护修缮,未对私家园林整体进行分类保护与管理;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私家园林产权关系复杂,难以完成保护和利用管理任务;同时,由于保护和利用过程仅由政府对其进行保护修缮,民众缺乏对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参与保护程度极低[6]。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大多格局保存较好,部分传统建筑破损,新建建筑私加乱建,如图1所示。同时,少量私家园林保存情况比较差,园林格局破坏较为严重,传统建筑及小品拆除新建,仅存少量园林要素。由于缺乏对私家园林整体价值的认识,将园林与建筑分隔,大多仅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而将占有较大面积的花园进行拆除重建,致使花园遭到严重破坏,仅部分山石小品闲置于园中,完全失去了原有价值。
目前,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除恭王府园、醇王府园、乐达仁宅园和阅微草堂4处作为展览馆对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展示利用外,其他大部分私家园林均未发挥其应有价值。现主要以居住、办公和商业服务3类利用形式存在(图2)。
3.3.1 居住类园林问题
作为居住的私家园林主要包括私人住宅和大杂院两类。私人住宅包括可园、奋章胡同四合院、兰馨书屋(图3)3处,大多保存情况尚好,但不对外开放;大杂院有崇礼宅园、荣源宅园、明瑞宅园、马家花园、莲园、俊启宅园(澹园)、梁启超宅院、藏园、张之洞宅园9处,一般产权复杂,使用人口过多,保存情况较差,传统建筑破损严重,新建建筑私加乱建,几乎完全失去园林价值[7]。
3.3.2 办公类园林问题
被用作企事业单位或学校医院类的办公用房,大多保存较好,但多数不对外开放。作为办公使用的私家园林主要有顾维钧宅园、志和宅园、绮园、郝家花园、庆王府园、礼王园、贝子弘旿府、承恩公志钧府、意园、鉴园、余园、学院胡同39号宅园和振贝子府13处,部分保存较好的私家园林仅限参观和外围游览,无法入内参观,致使私家园林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部分园林格局几乎完全被破坏,传统建筑和园林被拆毁,新建现代风格高楼;被学校占用的私家园林,有涛贝勒府园、西四北三条11号宅园、郑王府惠园、谟贝子府园4处,部分保存较好,但不对外开放,其余园林保存情况较差,原有园林格局多数被破坏;作为医院使用的私家园林仅有棍贝子府园1处,原有格局大部分被破坏,新建医用高层建筑,已失去原有风貌。
3.3.3 商业服务类园林问题
被用作商业服务类使用的园林,包括展览馆、宾馆、饭店和商铺4类。其中,被开发为历史旅游景点或修复成故居纪念馆的展览馆有恭王府园、醇王府园、乐达仁宅园、阅微草堂4处,这类园林大多保存较好,且能充分对外展示。作为宾馆使用的私家园林有鼓楼东大街255号宅园、载搏宅园、盛宣怀宅园、翠花胡同某宅园4处,大多保存情况尚好,但商业气息浓厚,已失去其园林自身风格特点;作为饭店使用的私家园林,有桂祥宅院、那家花园2处,出于商业目的对花园改造或重建,破坏了历史遗迹的原真性;作为商铺使用的私家园林,有李家花园1处,保存尚好。
北京市总体规划中有关传统院落的保护机制已较为完善。建议将私家园林相关保护政策尽快落实,同时设立专门的私家园林管理机构或明确主责部门。组织编制《北京私家园林保护利用规划》及《北京私家园林保护利用技术导则》等技术文件,并确保将规划落到实处。组织相关专家对私家园林的保护范围进行划定,对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统一进行建档,建立数据库,为后续开展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等提供基础与依据。对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重点对园林格局及花园部分进行保护修缮,加强建筑与花园的融合,最大限度地留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在实施上位规划基础上,应将北京老城私家园林的保护发展统筹考虑,纳入北京老城复兴规划体系。结合历史文化精华区对私家园林及周边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对其功能、风貌、高度等进行统计并制订合理规划方案。大部分王府花园以及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私家园林集中于什刹海文化精华区,建议结合其历史文化价值,打造私家园林人文旅游区,作为什刹海地区文化网络体系的重要旅游线路。张自忠路文化精华区的私家园林现大多为大杂院集体使用,保存情况相对较差,建议打造民宿、茶馆等商业功能,打造私家园林商业区,发挥其经济价值。白塔寺文化精华区自然资源相对薄弱,建筑院落密集,学校较多,建议打造文化教育宣传体验区,展示园林历史及造园艺术文化等。老城南部地区私家园林较分散,多为办公单位及私人住宅,大部分封闭管理,保存较好,建议对其进行保留整治,定期对外开放,作为私家园林遗产展示点,如图4所示。
北京市新版总体规划提出了对文物的腾退与再利用策略,对王府建筑群等主题性文物进行保护修缮整治项目,强调结合历史经典建筑及园林绿化腾退、修缮和综合整治,为国事外交活动提供更多具有优美环境和文化品位的场所。实施胡同微空间改善计划,提供更多可休憩、可交往、有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发展街巷文化。
(1)居住类园林利用策略。对于私人居住的园林,大部分保存较好,建议在遵循上位规划基础上,有关部门对其定期维护修缮,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护传承下去[8]。对于作为大杂院使用的私家园林,建议打造私家园林主题民宿酒店,让游人亲身感受居住于北京私家园林的经历,同时宣扬园林文化,成为北京老城旅游的经典特色。
(2)办公类园林利用策略。对于作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办公使用的园林,其中,部分园林保存较好,建议定期开放,宣传园林历史及文化;对于少量遗存的园林,建议对现存的园林建筑,山石,水体等遗存进行重点保护,并制定针对性的保护修缮措施,打造满足现代使用需求的遗址公园,并在原址树立相应标记,以求最大限度地留存历史信息。作为学校使用的园林,建议打造私家园林文博馆,作为私家园林教育科研基地。被医院占用的园林,建议将私家园林打造为医院附属花园。
(3)商服类园林利用策略。作为历史旅游景点或展览馆的园林大多保护利用情况较好,建议突出宣传其园林艺术及文化价值。作为宾馆饭店使用的园林,建议将其打造为城市公园绿地,以古典园林风格结合现代使用功能打造公共活动空间。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私家园林作为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文化魅力和个性特色的代表,其保护与利用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景观的延续。在北京老城发展中,有关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过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为北京老城私家园林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致谢:感谢北京市园林局提供本次调研课题,感谢北京建筑大学私家园林课题组的调研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