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炯
摘 要: 中国古诗词深刻的内涵、特殊的形式、丰富的意境,使得中诗英译成为文学翻译中的难点。本文以许渊冲和杜争鸣的作品为例,探讨增译法对实现诗歌翻译 的“三美”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增译 诗词翻译 意境美 音韵美 形式美
一、引言
中国古诗词来自于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当今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中国古诗词都是文化中的经典,它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为了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及感受汉语古诗词的魅力,国内外许多翻译家在古诗词英译的道路上倾尽心血,艰难前行。其中,在翻译古典诗词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当属许渊冲。在诗歌翻译理论方面,他提出了“三美论”。文学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而诗词翻译的标准则更高,翻译诗词要做到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的韵味。在诗词翻译中,运用增译策略,有助于译文达到音美和意美的效果,将原诗的意境完美呈现。
二、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可以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其在《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文学与翻译》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1]。
“三美论”是许渊冲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诗歌翻译理论,“三美”源自鲁迅的《自文字至文章》:“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谓意美,就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及由意象组合而成的顺理成章的意境。中国诗词非常讲究“言不尽意”的“弦外之音”,重含蓄,字少意多,更由于历史悠久,寥寥数语往往包含许多传统意象。英译汉语诗词时要特别注意传达原诗的这种意象美。音美,就是译诗也应具有英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中诗讲究平仄,中国古典格律诗在英译时可采用英诗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除此之外,中诗的音美还常常借助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或尾韵得以体现。英译时,可考虑用头韵或尾韵译之, 使富于韵律美的原诗,在译诗中也能保存其歌咏性和音乐性。形美,就是译诗也应有英诗的形式美。汉语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在诗的行数、每行的字数及平仄上都有相应的规定。近体诗还可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这些诗词在英译时,可考虑自由选择英诗中的抑扬格格律诗、英雄双行体或十四行诗[2]。
三、增译法的运用与“三美论”
黄忠廉在“七大全译方法” 中明确提出了增译,“增译,即增加式全译,指从原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按增译使用的频率大小排列,增加的语言单位有词,短语和小句”[3]。
在诗词翻译中,采用增译策略,有助于译文达到音美和意美的效果,将原诗的意境完美呈现。
《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名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全诗只有20个字。此诗有多个英译版本,这里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分析增译策略与“三美论”。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以下是许渊冲的翻译:
Spring Morning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以这个译本为例,笔者略作分析如下:
(一) 运用增译策略,让诗歌的意境得到完美呈现。
在“三美”当中,“意美”是第一位的,译诗时要能传递原诗的神韵,不仅要忠实地反映原诗的意义,还要保留原诗的意境,给读者传递美感。
在原诗中,诗人描绘的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时,突然回想起夜里睡梦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便联想到庭院里刚刚绽放的花儿被摇落了多少。在第一行诗中,诗人并没有提到自己躺在床上,在译文中,译者增译了原文没有的语言信息,译为“The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in bed Im lying”贴切地表达了那种慵懒舒适的感受,与第二行中的 “crying”压了尾韵,虽然是增译的词语,却很好地传递了原诗的意境美。译文第二行中译者也增译了一个语言信息,原诗并没有提到诗人是被鸟儿吵醒的,在译文中,作者增译了“Not to awake till…”,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清晨在睡梦中被鸟啼声吵醒。此处译者增译的内容丰富了该诗的意境,使译文更加连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译文第三行中译者用“shower”替换了 “rain”来描述昨夜的大雨,体现了雨大这个意境。
(二) 运用增译策略,让诗歌的音韵更加完美。
中国古诗词讲究对仗、平仄、韵律美。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中国古典格律诗在英译时可采用英诗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也可考虑用头韵或尾韵来翻译。
以《春晓》为例,此诗为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字数一致,1、2、4句押“a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许渊冲的译本再现了原诗的韵律,采用了“aabb”结构。在第二行译文中,为了押韵,也为了完美呈现原诗的意境,译者增加了语言信息(in bed Im lying),既达到了“意美”,又达到了“韵美”。
(三)运用增译策略,也能做到“形美”。
由于跨文化差异的存在,为了保持译文的可读性,在诗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增译策略。如果增译的词语多,就很难做到形合,很难保留与原诗完全相同的“形美”。
以《春晓》为例,全诗共四句,20个字。在许渊冲的英译版本中,一二三句单词个数一致,每句都是6个单词,用词简洁,长短错落有致,完整地展现了唐诗的形式美。
杜争鸣在翻译《天净沙·秋思》时,译文中也添加了一些必要的关联性功能词语,但他将译文的形合、意合锤炼得很好。
原文如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杜争鸣的译文:
Dried vines cling to an aged tree with evening crows;
By a small bridge over a stream are some homes,
Along an old road swept by west wind comes a lean horse.
As the evening sun to the west sets,
The heart-broken man is now at the worlds edge.
此译文保留了原文词语概念出现的顺序不变,通过增加的动词、介词等让译文的语义更加连贯,传达了原诗的意境(例如:cling to, with, by ,over,along, swept by, comes, etc.),同时保留了原文的音律美。此译文将意境美、音韵美及形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予读者美的享受。
四、结语
增译是汉译英中的一个重要技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修辞及文化上的差异,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让译入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或者近似相同的感受,在译文中需要增加一些语言信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中国古诗词较其他文学体裁更难读懂,只有让译文达到“意美、音美及形美”,读者才能体会到原诗的意境。所以,译者在翻译古诗词时,既要考虑这种跨文化差异,有目的地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又要保留原诗的美感。此时,译者可以利用增译法,通过增加一些语言信息,帮助译文达到“三美”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2]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4.
[3]黄忠廉.翻译方法论(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2.
[4]杜争鸣.翻译策略与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