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秋哲
【摘要】 政治教学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知识、情感、价值观的统一,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知识、恰当的形式是成功渗透德育的保证。
【关键词】 政治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7-046-01
一、政治教师的人格影响
教育者的衣饰穿着,一颦一笑,言谈举止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有学生毕业之后开玩笑说,韩老,你的普通话、讲课方式可能会影响我一生。课堂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身神彩的舞台。作为一位政治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课堂形象,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观之不雅,干净整洁的衣着,端庄大方的举止,乃教师应有的风度。课堂上教师的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表情达意的手势,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有着潜在性影响,加里宁曾如是说:“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们心理上多种微未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体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那些隐性的不为人们关注的课堂上的细枝末节,往往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和威信,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的形成。
渊博的学识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作为政治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外,应是个“杂家”。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若能做到唐诗宋词随手拈来,成语典故运用恰当自如,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驰骋,学生一定会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并由衷地对你产生敬佩之情。知识既能启迪人的智慧,也能征服人的心灵。作为拥有知识的主体教师,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就有着无形的感召力。
情感是德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的心灵的特殊力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没有情感的参与就没真正意义的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教育者情感的投入,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情感,必须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断起伏变化,或怒、或喜、或恨、或悲,从而牵动着学生的思绪,于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高尚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内容即优秀素材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主要学科,渗透德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任取一节知识都是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经济常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的金钱意识,纳税人意识,消费者意识,理财意识,经营者意识等。在高一经济常识《纸币的发行》的教学中,我请学生观赏“人民币”上的图案,讲解道: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这套人民币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涵。为了强调这一主题,100元券采用了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的侧面浮雕像;50元券采用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人物头像;其它券分别采用了我国14个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人像清晰,栩栩如生。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我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它们分别是井冈山主峰、黄河壶口、珠穆朗玛峰、长江巫峡、长城等。这些图景与主景融为一体,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学生学习完这一内容,除了了解经济道理,还深深感到:自已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一个强大的祖国,一定要有强大信用体系,他们对祖国的自豪感由然而生。
三、教学模式灵活多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探索和不断总结,笔者形成了几套常用的教学模式:阅读——讲授——巧练模式;设疑——点拨——总结模式;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温故引新——精讲——多练模式;发问——阅读——讨论模式等。
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依据具体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课堂情境等,加以合理地选择,在讲授《事物发展状态》时,笔者选择了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在新课开始之际。我先讲授一则故事,有一位饥汉来到一家饭馆,一连吃了五个烧饼,当他拿起第六个饶饼时,后悔地说:“早知道吃这个会饱,单买这一个就好了,白白地浪费了前面五个”。学生听后发出愉快的笑声。“这位饥汉的可笑之处在哪里?”我要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本框题的前半部分。通过阅读课本,在教师的启发下多数学生悟出:饥汉的可笑之处在于不懂得事物量变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必要的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接着笔者顺势问道:“那么,当饥汉吃完了第六个烧饼以后,他能接着无止境地吃下去吗?”有的学生笑着说:“那会活活撑死。”同学们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有滋有味地开始了思考性阅读。经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们懂得了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的深刻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加以概括总结。最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思索学习此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哲学依据。并在此渗透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让学生明确“度”的重要性。
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红色旅游、故事会、优秀的影视作品等等无疑都是很好的德育渗透模式,于学生的德育情感具有强烈的震撼性,更应适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