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 高宇璇 焦建辉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必然需要,对教育事业的高质量推进起到重要作用,对“立德树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就是“立德树人”。在研究师德师风建设对“立德树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但确立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确立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任务,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突出了教育的本质性问题,对新形势下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是,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等诸多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二是,“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立德树人”要立的“德”是社会主义所需的德。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也是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因素。首先,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次,立德树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
二、师德师风建设对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2.1 师德师风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而且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1]。大学生正是品德操行的定型时期,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品德、素质、工作作风直接作用于学生内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程度要远大于思想道德课本身。在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等都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2.2 师德师风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不仅包括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本身具有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的特点[2]。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几代人继承发扬而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作风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一所充满理想、坚持和追求真理、充满人文精神的学校,不仅会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增加他们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而且也会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时刻衡量自己。
2.3 师德师风建设对教风、学风的促进作用
教风,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作风。它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等各要素的全面体现。学风,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其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上[3]。高校教师是学风的引导者,是教风的承载主体。师德高尚的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去影响、启发、教育下一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修养,塑造自身良好品格形象,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
三、立德树人的先决条件“师德师风建设”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一些学者不仅指出师德与师资队伍的重要性,而且为师德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设计了具体的方案。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愈渐多元,社会道德生活出现一定程度的失序现象。功利、浮躁、拜金、享乐等现象不断滋生,高校教师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分子也免不了受到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责任感弱化、敬业精神缺乏、学术行为不端、为人师表意识淡薄、个人修养不够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都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才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成为立德树人的先决条件,只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培养出得财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首先,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高校教师虽然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但却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有知识的社会劳动者。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而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在物质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4]。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技术和管理队伍,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劳动,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这些精神因素能够通过指引劳动者转化为物质因素,从而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其次,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教师是社会的一分子,高尚的师德通过影响教师从业的情感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最终有利于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師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师德水平,高尚师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将其思想道德素质带到日常工作岗位中,又会影响更多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最后,有利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6]。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居于我国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从根本上说,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数量和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达程度,社会各方面的进步程度。高校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师教书育人去实现的,育人的重任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这是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小虎.论师德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5):11-14.
[2]李征南.加强高校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J].学习月刊,2007(2):98-99.
[3]欧洪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高教论坛,2007(3):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