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的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所以习作是讲究立意的,目前小学生习作的立意存在立意不清、利益粗浅、立意陈旧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习作能力更影响学生的成长,只有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从情绪中“静悟”从常理中“进悟”用逆向思维“跳悟”是提高感悟能力,解决利益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感悟;情绪;常理;逆向思维
唐代诗人杜牧曾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意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主题。杜牧认为,文章的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写好文章首先必须先解决立意的问题,其次才能谈到文辞表达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三学段对习作分别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两个目标。其中“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独特感受”这几个词语内涵丰富,对什么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是什么?独特感受独特在哪里?这些都是有高下之别的。而这也正是课标对习作立意的要求。我认为这些要求都在提倡学生的习作立意能实一些、深一些、新一些。
目前老师习作指导的重点更多的是放在遣词用句、谋篇布局等表达技巧上。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习作立意的三个问题:
(1)立意不清:主题虚浮、言之无物
(2)立意粗浅:见识平凡、不够深刻
(3)立意陈旧: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如果不解决立意的问题,学生不仅不能提高习作水平而且对成长不利,因为文章不应当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应是对生活真理的探索。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只有——“感悟”。感悟出的东西往往是真理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成长。这些感悟就是习作立意的根本。但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人、对事在心理上的能动反应都比较简单,易于淡忘,这就很难让自己心有所悟。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就解决了习作立意的问题。
一、从情绪中“静悟”让立意“实”一些
“静悟”立意就是分析情绪,丰富情绪的内涵,避免以情绪代替立意,确保习作言之有物。小学生是情绪化的个体,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因此他们的作文往往是情绪化的产物。因为快乐他们会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兴奋地写出来,作文里面往往充满了“开心极了”“高兴极了”等语句;因为难过他们也会把事情像倒苦水一样全倒出来,作文里的语句也会到处是“难过极了”“不开心”等句子。这样的作文其实只是情绪发泄,如果你问他高兴的是什么?难过的又是什么?他们往往只能回答就是因为这件事高兴,就是因为这件事难过。这样的立意就显得虚浮,没有对“高兴”和“难过”的感悟。这样的作文只适合一开始的“放胆作文”。
学生被情绪左右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直面自己的情绪,对情绪背后的内涵进行挖掘。情绪可以一样,但内涵稍稍挖掘往往很丰富。例如同样是快乐,如果让学生静静地想一想也许就会发掘出快乐与善良、真诚、幸福等美好情感的关系;同样是害怕如果分析一下也许会发掘出:勇敢、坚强、成功、智慧等品格。情绪只是一个表象,人人可以一样,但情绪背后就是生活的感悟,人人又不一样。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先从自己的情绪入手,慢慢品味,逐渐掌握发掘情绪内涵的能力,让习作的立意有一个实在的落脚点。
二、从常理中“进悟”让立意“深”一些
所谓“进悟”立意就是对原有常理进行索案性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以求得立意深刻,发人深省。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间接地从书本中学习,因为书本的教育性和学生学习行为的间接性,使得学生获取的常理具有基础性和模糊性两大特点。例如苏教版教材《说勤奋》一文教育学生“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桥梁。”这样一个道理社会普遍认同,这就是基础性。然而对学生来说还有许多模糊领域,例如:勤奋就是什么?真正的成功又是什么?自己需要的成功是什么?需要怎样勤奋?这就是模糊性,需要进行独立的思考,书本是替代不了的。如果学生没有独立进行一番思索,只是以书本的立意作为习作的立意,那么就是老生常谈,平淡无奇。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求索意识,对生活中的常理进行进一步地索案性的思考,形成独特感悟。索案就是探索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要让学生能习惯性地对一些常理多问几个“是什么?”“还有什么?”“为什么?”等一些问题,学生就能对常理作出自己的解读,以此作为习作的立意一定引人注目。
三、用逆向思维“跳悟”让立意“新”一些
“跳悟”立意就是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跳出常规思维,探索常规思维对立面的合理性的思考。以此作为习作的立意往往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试着入手:
(1)对“常理”进行“跳悟”,跳出人们约定俗成的主观认识。例如人们普遍认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句至理名言,但如果逆向思考就会发现“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可顺耳”也是很有道理的;再比如“拔苗助长”“树大招风”的思想普遍为人们所赞同,可如果反过来思考就会发现“有时苗也需要拔一拔”“树大可以挡风”也耐人寻味。这就像矛盾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不能只片面地注意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2)对“常事”进行“跳悟”,跳出人们的常规做法。例如生活中所有人都喜欢又大又红的好苹果,而把烂苹果扔掉。这是大家都站在了好苹果的角度上发现了好苹果的优点,可如果我们站在烂苹果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当好苹果被果农摘走时,正是烂苹果默默地回归大地积蓄力量,孕育生命的开始。再比如为了保护庄稼,农民会想方设法除去杂草,可杂草总能够生存下来,当我们讨厌杂草的时候是否也应该为杂草顽强的生命力喝一声彩?
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领悟,往往能让习作立意独树一帜。
确立习作的立意的就是在为文章注入灵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直面本心,学会思考,靠自己的感悟为文章注入灵魂,提高习作水平。
作者简介:
俞化春(1981.3~),性别:男,籍贯:江苏南京,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小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