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娜
[摘 要] 本文在阐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意义基础上,论述了运用“学案导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关键词]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知识自我构建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凝聚和知识方法的指导,而应是一个为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探究学习经验,提升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 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将教学定位于学习主体的确立、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尝试构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案导学”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帮助和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亲历充满探索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科学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的内涵意义
“学案导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师生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形成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科学地运用数学研究方法进行自主、协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及主体意识的变化作为评价标准,将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从教师的“教”引向学生的“学”. 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课程观、教材观和知识观,改变了课堂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学习的价值观与评价观,真正意义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过程,鼓励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有效地完成建构知识的过程.
运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数
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
1. 运用“学案导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突破口,使学生在更加明确、更加清晰的学习意图和需求的引领下,亲身经历课本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疑难点的讨论交流、知识方法的归纳引领等过程,这不仅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而且能满足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探究经历,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怎样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2.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活动分为六个环节,即“自主先学—展示交流—课堂讨论—精讲释疑—归纳总结—达标检测”.
(1)学案引领,自主先学
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所提供的适当抓手,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助学”及“支架式”的帮助. 因此,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求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目标的要求,能适用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课堂上可将学案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学案的指导,通读课本、观察操作、尝试解决学案中的问题,以获得学习中的切身体验,完成知识的初次建构.
如学习“平方差公式”时,教师恰当确定课前预习的目标和要求,在问题导学部分设计如下学案:
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我引导,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并解决问题,自我完成知识的初次建构,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新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2)小组汇报,展示交流
由于学生自身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在根据学案自主学习中往往不能理解某些知识不是很到位,同时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不够多样化,所以,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及早掌握学习信息. 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由组长检查、汇总小组成员的预习成果及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疑难问题,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充分展现和表达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见解. 最后,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挑选上、中、下三类学生示范解答自学思考题,学生不断尝试解答自学思考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 同时,通过汇报、交流,能暴露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下一步课堂讨论和点拨引导作参考.
(3)课堂讨论,深化认知
此时进行课堂讨论不仅能使学生在前两个教学环节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并继续深化,使学生中存在的不够准确的认识及时得到纠正,而且能通过讨论实现“兵教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如“平方差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去尝试寻找法则,此时可引导小组进行讨论. 比如:学案中温故的3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有的小组可能会想到每个算式的结果只有2项,有的小组能够想到算式的结果是一个差的形式,有的小组发现结果中的每一项都能是平方的形式)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与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经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历程.
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四点:①讨论的问题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疑点;②讨论的形式要多样化,可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可让小组讨论,也可组织辩论;③组织讨论时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成为直接参与讨论的主体;④教师要巡回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把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做一个简要记录,为进行有的放矢地精讲释疑作准备.
(4)精讲释疑,点拨引导endprint
对于学生讨论中仍未能解决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必须由教师做出“精讲”,以疏通学生思维渠道,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所谓“精讲”,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要讲教学内容的精华,即讲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点问题;二是指课要讲得精彩,要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三是指对重、难、疑点问题要讲得精确.
如教学“平方差公式”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组成,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如公式(a+b)(a-b)=a2-b2中的因数发生变化,如变为(a+b)·(-a+b)时,结果就不是a2-b2了. 要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本质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关键问题,掌握关键方法、关键技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5)归纳总结,自主建构
数学学习不是由教师把数学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因此,学习新知后,可引导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整体回顾,以自我总结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概括总结、生成意义后,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整理与内化,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并实现思维方法的理性层次跃迁,从而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为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搭建新的着力点.
当然,对于学生普遍感觉不知从何处下手进行归纳总结的教学内容,应由教师引导学生做出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归纳出本课时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二是要讲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6)达标训练,拓展提升
这一教学环节的主要功能是有效测评、及时补救,力求知识、能力协同提高. 达标训练题要按课时教学目标要求,遵循导向性、基础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的原则精心设计. 达标训练题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述的,也可以是动手操作的. 训练的形式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练习. 在达标训练阶段,对于学习有困难、当堂无法完成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及时的点拨帮助,或利用适当的课余时间帮其补上.
以上六个教学环节是本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但并不是不能改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灵活运用.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变学习方式,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投入到充满探索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亲历探究、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地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