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2015-10-12 18:06石红霞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学法指导初中数学

石红霞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以学为中心”,引领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进行有效学习.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以学为中心;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过度保护、娇宠,在学习上也会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主要表现为不愿制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 凡此种种,都充分地说明,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以学为中心”,引领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进行有效学习,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个教师的重要职责.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成了主导和控制,学生也习惯于听从教师的相关要求开展学习活动,进而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甚至使很多学生非常惧怕教师,无法与教师进行交流,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很多都不敢向老师提问. 而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与学生教学交流,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往往将自己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采取的是一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在学习上根据教师的要求学习,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坚持“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呢?

■ 教师要高度重视学法指导,要

引导学生成为认知主体学习的

主人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国外某些心理学家给教学下的定义是:“使学生尽快摆脱教师. ”教而达到不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这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而是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应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人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决反对那种把“教”与“学”的关系搞成“统”与“治”或“依”而“附”的关系,过于严厉地“监护”学生的行为,这样会把学生训练成“缺乏自动化程序”的说话机器,离开了教师的具体指令,学生就不会学习.

早在几年前,《中国妇女报》组织了一次家教的社会调查,通过对收到的500多份问卷进行分析,归纳出了当今青少年学生的“八大烦恼”. 第四条烦恼就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38.9%的中小学生承认“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究其原因,53.9%的同学选择了“我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可见,学生都意识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重视学法是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是坚持“以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体现,学法指导是高层次的教法. 我们应十分注重传授教法知识、训练学习技巧,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后一个“会”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二是会自觉地学习.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运用教法和指导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应真正地把“教给方法”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纳入教学目标,务求到位. 做到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要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出发,设想使用何种方法最有效;要做到从教材内容出发,来确定学法指导的项目;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耐心钻研教材,慎重地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把学法指导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

2. 教师应自然地把“教给学习方法”纳入教学过程,有层次地指导学生练习,务求学会.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与教给学生学习的思想相一致.

3. 教师自觉地把“教给学习方法”作为教学调控的对象之一,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对“学法”的学习,务求“会学”;引导学生不只注重学习结果,还要注重学习过程. “教给学习方法”就是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知其所以然”,不盲目记忆结论,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同步进行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因此,教师选择教法时要同时考虑学法,设计教法时要给学生相应的学法. 数学是一门充满方法论意义的学科,应做到在课外要求学生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强化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读懂例题是掌握算理、规则和解题方法的前提,但教材上的例题往往只有材料结论,缺少问题的解决过程和规律的推导过程,因此要使学生通过教材例题的预习产生疑问,进而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或通过生生讨论、师生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学会将语言符号、文字与数学符号进行转换,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推理的基本方法. 对此,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1. 充分运用教材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教师从导入新课到例题讲解,法则、规律、结论的归纳到练习和小结,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要培养阅读数学教材的自觉性,使学生从中掌握解题的程序和方法,及规范性步骤. 每当学生遇到相似题型时,都要按照这些方法进行操作,这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规范性.

2. 设计思考题

例如,在讲解“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时,介绍历史上关于杜登尼的世纪谜题“蜘蛛和苍蝇”问题,一方面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前进,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阅读例题时让学生边看题边思考,以提高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注意. 学生只有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有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自主地从课外的资料中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从而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endprint

3. 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思考方法和规律

有位教育家曾经这样指出:“最好的教育是好老师以最短的时间给学生很大的发展;最坏的教育是不好的老师占用了学生所有的时间,学生又得不到什么. ”要想在教学中给学生很大的发展,就要注意指点思考方法和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如数学教材中的复合文字题,因其数量关系较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某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容易混淆或被忽视,这会造成解题差错. 其实,文字题的学习有其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是:抓关键,分清层次;抓顺序,由因导果;抓住问题,执果索因;抓等量,巧列方程.

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 近年来,我们努力落实新课程标准,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整个教学过程有着三个转变:一是以教为主开始转向以学为主;二是由只重视学习结果开始向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转变;三是由只研究教法开始向研究学法,启发式代替注入式,重视数学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转变. 学法指导是坚持“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重要措施.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 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数学课上,师生之间应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这是坚持“以学为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

在课堂上,学生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后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 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以下工作:在课前,应先设计对于哪些问题应做必要的启发、指导,对于哪些问题,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如果组织班级学生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会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会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也能体现教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鼓励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手

操作实践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践性的归纳科学.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中科院院士张景中认为,数学实践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 在教学活动中,我常常对我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字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苦思冥想效果显著得多.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会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就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教学“勾股定理”时,笔者会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做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会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这些都是本人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 在努力落实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就要求教师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妙幻想之处,要努力摈弃“以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实践者、研究者、探索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学为中心学法指导初中数学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谈“以学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