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燕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但仍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如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方法新旧并存、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不一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通过创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开放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等手段,推进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层面,新课程标准都已为大多数人接受。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教育理念的变化促使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质量也逐步得到提高。但改革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每前进一步都是实践探索的结果,需要教师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并付诸实际教学行动。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施落后
自学、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需要学校和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对于教学资源发达的城区而言,教学设施或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郊区和边远的山区学校而言,教学条件可能会成为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最大的障碍。在教学资料方面,目前大部分教师手中除了有教材、教师辅导用书和新课程标准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这些问题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难度。郊区中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十分有限,即使有也比较落后,新的电教设备难以得到。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很多社会热点事件仅凭教师口头讲述,效果远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好。试想一所学校,电脑没有几台,图书馆藏书有限,教师自己查阅资料都困难,何谈要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方法新旧并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理念虽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并未完全渗透。使用新方法的教师灵活运用新课程理念,人性化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与运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与这些走在改革前列的教师相比,一些教师往往抱残守缺,常常以难把握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课堂效果不好为由拒绝新方法,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上课。
(三)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不一致
尽管新课程实施了这么久,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依旧存在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不一致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不厌其烦地搭花架子,唱不该唱的歌,演不该演的戏。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热闹了一回又一回,课堂外却连思想品德的基本知识都没掌握。还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无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使课堂变成了展示教师与优秀学生的舞台。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往,双方通过交流和沟通实现相互启发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自由、平等地对话,在心与心的交流、情感分享与体验过程中获得新知,形成共识,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然而在学科教学的改革实践中,不少教师对这种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抱以敷衍的态度,他们要么因为害怕接受新事物而从内心排斥这种思想,要么因升学压力而不愿意花时间去深入探究这种理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只能盲从或从形式上做做样子,应对各种检查,致使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教学有名无实。
(四)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是新课程强调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在这种师生观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教师缺乏经验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这种学习方式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而言几乎是形同虚设。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也设置了很多思考、交流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表现出搜集资料困难、分析问题能力弱、对思想品德课的认知程度差,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没有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不能有效融入这种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去。长期下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成为课堂活跃分子,而另外一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无所适从,导致学生两极分化越发严重。
二、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建议
对待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意识,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正确对待教师思想上、能力上、素质上的差异,循序渐进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一)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高度重视,行动才会坚决。对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重形式轻实际的情况,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稳步推进课改,使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帮助教师转变观念,自觉投身于课改实践。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新课程理念的读书学习活动,给教师推荐课改相关书目,要求教师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这样既可以拓展教师的眼界,又能提升教师的理论反思能力和水平。开展新课程教学竞赛、课件制作比赛、创意课堂比赛等,让教师在参赛准备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收获信心。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教师将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本质,真正明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目的的、有计划性的特殊学习活动。只有真正转变了观念,教师上课才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学生而不是只会背书和做题的书呆子。
(二)创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
观念转变带来行动的转变,体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方面便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问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让课堂生动活泼的有效做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问,就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方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提出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将新问题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等。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教师除了要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更要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转变原有落后的学习方式。比如在讲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中的“我快乐,我优秀”时,教师可以将该环节设计成一场题为“我快乐我优秀还是我优秀我快乐”的辩论赛。让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要求各组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了解辩论赛的程序和相关知识,尽量做到全班每位同学都参与,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在辩论或观看他人辩论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也轻松。
(三)开放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
要想让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与实践,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开放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给教师信息化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机会。一方面,应加大投资,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备的信息化水平,培养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组织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研工作,以课堂为切入点,从小课程入手,开展教科研活动,把课题研究成果落实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上来。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强学科集体备课的指导。在进行集体备课中,每个教师都能将自己手中的教学资料分享给其他教师。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设置不同的讲授方式及活动环节,大家在讨论中选出最佳的教学活动设计。例如,在准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中“每个人都是美丽的”这一知识点时,有的教师提出采用“我与魔镜的对话”的活动,即学生在课堂中背对着教师和同学,把自己进入青春期后因生理变化产生的烦恼诉说出来,并请求魔镜帮忙;而另外几个同学则扮成“魔镜”,针对这名学生的烦恼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这样在集体备课中,不断挖掘出新的教学创意,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丽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的主要对策[J].华章,2012,(22).
[2]周利群.新课改背景下提升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8).
责任编辑 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