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萍
[摘 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保证教育质量的指导性文件。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技能人才不仅具有较高学识,还应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不仅能应用技能,还应能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工程监理专业;设计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教育的培养目标客观上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和性质。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责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保证教育质量的指导性文件。
二、目前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纵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办学特色不鲜明,课程及教育内容体系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导致高职就业缺乏竞争力。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实践为依托,以职业能力需求为教学内容。
三、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原则
1.职业导向性原则 在制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依据企业对工程监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制订。
2.动态与多样性原则 社会、经济、技术在不断发展,用新技术、新理论更新和充实专业课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修改和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要根据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3.合作和开放性原则 学校与学校的合作,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搭建办学平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
四、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
1.职业定位和分析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2)专业行动领域描述
2.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掌握工程建设监理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工作,具有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进行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能力,具有进行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能力,为工程建设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获得注册监理师初步训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以企业需求调研为先导,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群及相应的能力结构;依托行业企业专家的力量,对本专业的职业行动进行分析,确定职业能力构成及其标准;以工作过程系统性为导向,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重构,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形成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是实现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学习者获得职业能力和工作态度的保障。
(2)专业学习领域与行动领域对照
工程监理专业项目设计表
专业技能与课程体系的主要对应关系图:
■
(3)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部分:专业实训课程、专项技能训练环节、综合能力(或技能)训练环节。
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这些课程是将在校生作为建筑行业相应岗位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教学内容是工程监理专业知识在职业岗位中的体现,通过案例教学法突出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一致。
专项技能训练环节是对相应理论课程的有力补充,为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比如:认识实习、识图实训、资格证书考试训练等综合能力(技能)训练环节是在不同阶段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总结和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层层递进的训练过程,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竞争上岗意识,更可为学生积累工程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4.专业课程标准
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包括专业核心和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内容应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组织实施和课程评估等基本要素。
五、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保障,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在于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获取实践经验,除掌握教学能力外,还要定期到生产单位学习与培训,掌握岗位操作技能。而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实训室是从事实践教学、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职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陈云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3]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
[4]王靖荣,王丽新.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10.
[5]李淑英.科学设计高职教学计划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责任编辑 无 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