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5-09-10 23:06左蓉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自主导学小组合作

左蓉

摘 要: 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多教师采用“自主·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小组建设和编写导学案到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将课堂主动权让位给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引发对此教学模式的思考,作者从学习内容、评价机制、学科性质等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自主·导学”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一、“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大致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对话—展示生成—探究反思”四大模块,各模块所占时间比例因课而异、因生而异。

“自主·导学”总体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⒈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⑴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A、B、C分别各两个学生。

⑵小组培训,对每个成员的发言、课堂方式进行培训,班主任对每组的小组长进行培训,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学习小组长。

⑶创新小组评价机制,例如A类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或者提出质疑加一分,C类学生加两分;定期的统计分数,重新确定学生的层级(在教室的最前方有一个文化板,包括晋级规则)。

⒉编好用好导学案、训练学案

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导学案大致包括以下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⒊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每位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心动脑,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要讨论解决,注意标记。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任务一:确定发言的学生;任务二: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要走到学生讨论中,了解学生可能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点拨。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或者上台汇报。汇报结束后学生可以质疑、提问或者补充。最后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⑸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总结归纳,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完善,掌握更扎实。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⒈教学理念先进

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是认识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⒉课堂气氛活跃

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时,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现自己,不会因为自己的发言不完善而犹豫,也不会因为有老师在后面听课而作秀。学生争抢着上台发言,积极思考,勇敢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观点。

⒊教学效果明显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成长过程,刺激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三、对教学模式的思考

⒈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

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讨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与探究性。“学源与思,思起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常创新。探究疑点的时候是注意筛选那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是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

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通过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出现人与亦云的现象。

⒊攻破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观点,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对于内容较多、较难的课题一节课解决好知识点中的重难点存在难度。同时,有些概念和知识,仅仅依靠学生的知识范围是无法清楚地陈述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因此不能完全将课堂交由学生完成,如经济生活中的概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⒋关注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采取激励评价。但是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的做法是否可取呢?会不会给学生一种错误的引导,会让C类学生产生心理负担,认为自己被贴上后进生的标签,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评价机制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后,会不会让学习失去本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因此,建议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机智,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成长过程。

⒌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有效地陈诉自己的观点,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语文、历史、政治等文科科目,若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更侧重于知识点和解题,则可能会忽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失去人文趣味性。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应该因课而异,合理采用。

参考文献:

[1]张润柱.构筑学生课堂改善学习生活——“三步导学”课堂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2]金厐.“导学”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中学语文,2014.

猜你喜欢
自主导学小组合作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