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探究激情,提高语用能力

2015-09-10 07:22陈永坚
考试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用能力

陈永坚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要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提高学生语用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探究激情    语用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让学生自由地探究,自主地交流,借助言语作品这个中介物,开展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搜索和增加相关语文积累,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1.创设语用情境,点燃探究激情

1.1巧设情境,质疑导入

导入是小学语文新课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新课的开始。质疑能使学生产生急切的探究心理,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新知的浓厚兴趣。质疑导入就是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巧设疑问,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关注疑问、破解疑问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语文问题,促使学生思维敏捷,突发奇想,大胆质疑。如: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教师用课件出示居里夫人的相片:图上这位端庄秀美、令人敬仰的女士是谁?谁来介绍一下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是原籍波兰的法国著名女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是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谁知道“美丽”的含义吗?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呢?好,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学生带着疑问走入文本,迫不及待地研读课文,用心与文本对话。真正达到了对小学生心灵有所触动、情绪有所感染、情感有所体验的效果,为学生营造了乐学氛围。

1.2妙用谜语,拓展思维

猜谜语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利用谜语让学生组织语言,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蜜语的情景引入新课,以情引情,落实语用目标,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如:教学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时,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好不好啊?”出示谜语: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大红鞋,唱着歌儿伸脖子(打一动物)。“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看,它来了。”出示大白鹅在水中游玩的动画,学生聚精会神地看着嘎嘎叫的白鹅,高兴极了。唐代的大诗人骆宾王从小就喜欢小动物,七岁的时候就写了一首赞美白鹅的诗,下面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吧。学生轻松进入诗的意境,趣味横生,乐学不倦。

2.自主探究新知,提高语用能力

2.1运用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把形、声、光、色、动、静巧妙地融为一体,打破了时空限制,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吸引小学生自主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能模拟真实的情景,通过直观感受启发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激发学生的语文探究欲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美景让学生欣赏,古木参天,瀑布错落有致,珍奇异兽活泼可爱,学生沉浸在仙境般的童话世界里。音乐忽然变成低沉的哀乐,许多身穿黑色葬礼服的人站在面临枯竭的瀑布前,神情严肃,为瀑布举行别开生面的葬礼。学生充分读文后,教师追问:巴西总统是怎样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有什么重大意义呢?(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教师追问:假如你就是巴西总统菲格雷特,在葬礼上会讲什么?学生写演讲稿,现场演讲。借助课本习得语言,学生在品读语言中获得领悟,呼吁人类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现场演讲造成了巨大的感情磁场,真正营造可感、可知的意境,让学生如临其境,细心揣摩、品词赏句。学生神采飞扬、悄然动容,体会作者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心世界,达到了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落实了语用目标。

2.2品味语言,渲染情感

小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常把自己当做故事中的人物看待,与之同喜忧,共哀乐。课堂阅读是个性化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渲染情感,让学生充分张扬阅读个性。如:教学老舍的散文《草原》时,文章的情感线索是:愉快—欢快—热情—亲热—深情。写景语言优美,景中含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浓郁的草原风情的热爱之情。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色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渲染情感,配以优美的朗读理解句子,使学生在优美的古筝曲中感悟小丘的美。利用课件出示大草原绮丽的风光,用古筝曲、图像渲染情境,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小学生真正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这几个抽象的词。“渲染”是用水墨、水彩涂抹的画面,“勾勒”是用线条勾画出的精美轮廓。老舍先生把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墨的写意画,展现了草原的一碧千里和小丘线条的柔美妩媚,整个大草原就像是一幅巨大的中国画那样令人赏心悦目,心驰神往。小学生在饱览草原秀丽的风光后,快乐、自主地探究新知,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多种器官。配乐朗读,仿佛置身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大草原上,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使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让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有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落实语用目标,培养语用能力,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付颖.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70.

[2]赵小巧.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1(32):136.

[3]张娥,黄清涛.让阅读开启学生的心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38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用能力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我见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