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凯
摘 要: 物理教学以实验观察为基础,实验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适应社会需要,但这需要坚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自觉合理地加以运用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生主体性 激发策略
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应积极互动、共同参与,教师的激励、指导和组织通过有声语言、动作和情感,使学生自主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主要方法与途径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有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主观需要,才会对所学内容产生直接兴趣,形成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要以物理表象为基础,让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体验,其次重视激发思想感情。如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又如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解释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照搬教材效果并不好,如果对它做简单改进,则效果会大不一样。如牛顿运动第一定律,书本上使用的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但从上滑下时经常小车在铺有毛巾的桌面上绊住,效果不好。其实只要用一颗较大的钢珠做前后对比试验就能立刻得到结论,而且效果好。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教材或教参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独立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培养。如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学习能力强的人才能始终站在社会发展最前沿。目前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大多是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迫切需要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加速获取知识,这需要努力培养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以激发其主体性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主体性的发挥是主体性物理教学的关键所在。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生活周围,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则极为丰富。实际教学中,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时,会遇到课本上有一些“观察”、“实验”栏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体会使他们较快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如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事先在每张桌上准备一块毛巾和一张塑料板,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表面的摩擦力”,这样学生对课本中关于“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就容易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小实验理解知识,其重要性不但表现在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引起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自学积极性。现代科学技术中,物理学更是一马当先,因此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需要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演示实验能直观再现抽象的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其主体性
采用Authorware、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设计物理CAI课件实现“教师—信息媒体—学生”的主体互动模式。一方面,通过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科学化,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参与。另一方面,借助多媒体,有效实现教师和学生主体互动,提高互动频率和扩展教学信息的交流通道,促进物理教学活动向学生学习成果的转化,提高教学效率。总之,主体性物理教学既继承了传统物理教学的精髓——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又突出了学习主体的能动参与,强调教学合一及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这样,主体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得到尽可能发挥,必然促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向学生学习成果转化,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如做“静电屏蔽实验”时,有的老师用轻小的绝缘丝线粘在金属笼的内侧和外侧,给金属笼加上高压电后,观察金属笼外的丝线张开了,而金属笼内的丝线纹丝不动,说明笼内不带电,实验现象明显但趣味性不够。改进实验把小鸟放在金属笼内,外面加上高电压,高压放电发出可怕的声音和耀眼的弧光立即吸引全班学生的目光,学生都替小鸟担心,但是笼子内的小鸟安然无恙,这时若再提出问题,试想学生自己在笼子里呢?这个实验一定会更刺激有趣。然后介绍科技馆当中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大型实验,让学生在假期尝试一下,印象会很深刻。
参考文献:
[1]陈洪.物理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学习(下),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