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文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发现问题,弥补不足,不断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建构方法
构建高效课堂对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老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大有裨益。因此,探索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需要广大老师积极实践创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进行更多有益探索,让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一、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高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
二、利用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是每一位老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提高教学效率。像多媒体、互联网这些技术,不仅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新颖活泼,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荷塘月色》时,考虑到这篇经典散文的意境美,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的感受,借助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感受散文之美,领悟作者心境,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老师高高在上,扮演的大都是“严师”角色,在课堂内外要求学生无条件地尊重老师,久而久之,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老师也不易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感受,这就导致学生感觉语文学习枯燥无味,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等问题。同时,由于高中生学习负担的加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这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会带来学生和老师相对抗等严重后果,从而严重影响教学工作。
因此,老师应该学会转变自身角色,即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导、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学工作中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四、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拓宽学生思路。
1.打破定势,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逆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创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五、教师要有文化底蕴
语文教师本身要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通过语文的文化积淀为学生打上一层精神底色。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严格。教师想要教好学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博览群书,博闻强识,不断提高文化修养。要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深感兴趣,教师必须把学生引进语文教学的趣味境地,也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努力丰厚文化底蕴,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腹有诗书课自雅。一个语文教师读书多,知识丰富,其课堂定会生动有趣,让人如坐春风;反之,课堂只会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笔者觉得语文教师的首要素质是: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语文课的明净,语文课的绚丽,语文课的平和,语文课的千种滋味由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和文本本身蕴藉的情感决定。如果语文课堂用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受到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就会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反之,一个缺乏文化底蕴的教师是上不出丰满厚重的语文课的。
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下工夫。如果语文教师总是能让学生觉着语文老师有才学、有思想,总是对语文课堂充满一种憧憬,一种探究的欲望,那么学生怎么能不在乎语文呢?高中语文课又怎么会死气沉沉呢?聪明的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和有计划阅读的习惯,在语文课堂上养成探究问题的意识与善于质疑的习惯,在生活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积累的习惯,让学生能听,会说,爱读,愿写。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的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把知识内化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师如果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让课堂和生活处处洋溢语文味,那么这样的语文一定很受欢迎。
参考文献:
[1]张英.贵州省铜仁市教育局主办.黔东教育,2013(1)S.
[2]欧阳丽.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交流刊物.当代教育导刊,2012(5).
[3]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2(22).部分文段,兰州市委宣传部主管,兰州日报社主办.
[4]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