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镎
摘 要: 作者围绕自己的中职英语教学经历,简要分析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针对学校、教师及英语教材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并探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旨在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 中职英语 教学现状 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英语已不再是一门外语或一种交流工具,而是上升到必备技能的范畴。在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年轻的中职英语老师,笔者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及反思问题,并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实干型的技能人才,因此出现重专业教学轻英语教学的现象。一方面,英语教学课时少,设施投入不足。例如,学校没有语音室,没有开发和购买合适的英语教学软件,从而限制英语教学的开展,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更无法优质高效完成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和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目光狭窄,缺乏学习热忱和学习动机。部分学生既听不懂又讲不出,久而久之丧失学好英语的信心,即使教师绞尽脑汁,教学效果也微乎其微。
三、教学反思及探索
1.学校应加强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英语教学是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应重新权衡英语学科的定位及督促是否实施到位,使之与人才培养方案完全融合,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放宽课时和学制限制,完善奖惩和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业务专修能力,鼓励和支持师生参与各类竞赛,使之真切地以从事职业英语教育为荣;完善教学设施,添加必要的教学软硬件,使之与日新月异的中职英语教学相匹配。
2.教材应贴近职业教育特色。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不同专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不尽相同。中职学校的英语教材应首先考虑其专业特点,而不是教材通用,特色不明显;其次应与学生的英语基础衔接,内容偏难、偏深、偏多都会使学生望而却步,更谈不上兴趣。因此,在基础英语的选材方面应充分体现英语的实用性与交际性,如英语简历和求职信等。在专业英语的选材上,要有适量的学生毕业后可能接触到的素材,但不宜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
3.教师应提高专业素养,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以师德服人,以魅力感染人,尤其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若教学手段仍停留在照本宣科和灌输填鸭的模式上,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大部分学生玩手机、睡觉、一问三不知等现象。因此,教师应认真备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用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例如,学生都有微信,笔者便设置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搭建一个简易的英语课堂互动系统。学生在关注账号并进行绑定后,可以与任课教师或同学进行互动,包括提交作业、口语考试、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等,需要时可通过点赞率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将微信引入教学后,课堂气氛较之前明显活跃很多,既可以实现跨时空的知识分享,又可以满足英语课程的社交性、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特征。其次,教师应灵活设计游戏、趣味英语竞赛或现场重现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欢乐中获得新知识。比如在教学习餐馆英语时,笔者邀请了几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录制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点餐视频,作为课堂导入;并将围裙、菜单等带到教室,带领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模拟点菜、设计菜单等。采用这种方法,学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并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再次,教师应努力成为“魅力教师”,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形成一种向师力。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形象端庄,教态从容大方,语言幽默,师德高尚的人。所以,教师在平时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亲近学生,以渊博丰厚的知识折服学生。笔者的一位同事在每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总是名列前茅,屡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学生亲切地称他为“男神”。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位教师全程面带微笑,并根据不同需要和情境,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或以情动人,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氛围和谐融洽,令人如沐春风。笔者恍然大悟,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成长中生命个体,需要爱的浇灌,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情感的交融,而不是枯燥的简单的知识灌输。
四、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和职业性的有机结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习得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下,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理念,总结反思,全心全意地投身实践工作,使学生掌握技能,更要使他们保持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取得令人信服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珂.高职院校环保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3(27).
[2]解明.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广东教育·职教,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