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秉惠
摘 要: 课堂教学精心创设情境,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发。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開发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课程理念。我在多年物理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把物理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死学课本知识,以至于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果教师在物理课堂能很好地进行设计,合理地、巧妙地创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把生活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则既可激发学习兴趣,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课堂变得轻松快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只有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一般导入新课,教师根据知识的关联性,多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内容大多是基本概念、公式与规律等,通过复习引入新课。目的主要是加深巩固,前后连贯。但有些课题的引入,可创设与新课有关的情境,通过情境引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如在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可先设置一个实验情景,将一木块浸没水中,将一铁块浸没水中,将一石蜡浸没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中,三种情景摆放在学生面前,逐一让学生观察,并提出相应问题,迅速引入新课。
二、激发学生热情,创设实验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所创设的物理情境,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更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寻求规律的热情。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在一个玻璃水槽中装满水,水中插入一个塑料泡沫片,在泡沫塑料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剪成的小鱼,让几个学生用一根铁丝刺水中的鱼。但总是刺不着水中的鱼,这时学生会认真思考,为什么刺不着水中的鱼?这时,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出来,才发现铁丝都落在鱼的上方,要知道其中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三、感受学习乐趣,创设生活情境
由于科学技术与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领域中的常用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生活情景,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白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如通过视频让学生见识了龙卷风的威力,明白了火车站站台上的安全线的作用,知道了赛车后翼的用途,还让学生了解了杜甫的茅屋为何被风吹破的物理原因。这些逼真的场景在课本中是看不到的,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又用所学知识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物理现象的神秘面纱时,他们就觉得物理知识很有用,同时享受到探秘过程中的乐趣。
四、提高科学素养,创设合作情境
新课标的又一个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采用课内小组合作,课外兴趣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从其他学生那里得到启发,使他们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开展“说一说”鸟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滑翔时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讲一讲”喷雾器的工作原理,“想一想”火车站台上为什么都有一条红线?“议一议”赛车后尾翼的作用等活动,讨论气氛热烈,各抒己见,兴趣浓厚,极大地提高学生积极性,营造合作、民主、互助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五、加深认识,创设递进情境
课堂教学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使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的,是学习探求物理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也要层次清楚,符合解疑推理的要求。如在“透镜”一节中,第一次创设情境,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方向怎样?经实验得出结论后;再创设第二次情境,不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方向又怎样?得出结论;再创设情境,非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方向又怎样?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就较为明确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行性,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精心创设物理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自己乐意动手、动脑,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人,使物理学习不再成为学习的负担,让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真正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