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堂生成资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015-09-10 12:59李萍
考试周刊 2015年99期
关键词:小题大做激活思维课堂生成

李萍

摘 要: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老师“精心布防”设计教案,学生依旧“节外生枝”,巧用这些课堂生成资源,使它成为数学课上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激发出学生智慧的同时,也更能激发教师的智慧。

关键词: 课堂生成 激活思维 善待错误 小题大做 自主构建

我们常说:“孩子们小小的脑袋中,藏着个大大的世界。”每个孩子生长的环境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激发出的潜能也各不相同,所以虽然老师“精心布防”设计教案,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旧会“节外生枝”。我认为,这样的“节外生枝”是好事,因为它能更多地激发出学生的智慧,同时也激发出教师的智慧。那么当学生出现了预设之外的“节外生枝”,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如何应对呢?怎样促进这些“课堂生成”的出现,更多地激发出学生的智慧呢?

一、畅所欲言,激活思维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发给学生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让学生量出所需的边长,尝试计算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思考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结果,出现了两个比较集中的答案:(1)相邻两边相乘(7×5)得35平方厘米;(2)底与高相乘(7×4)得28平方厘米。教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讨论,再让“底乘高”的学生先展示其想法,并进行直观演示,将平行四边形割补平移成长方形,想以此让用相邻两边相乘的学生对先前错误想法进行自我否定。

然而,第二种做法的学生也提出了质疑:“我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而且只要将平行四边形拉一拉就成了长方形了,然后再计算出它的面积的,怎么不可以呢?”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但确实是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灵机一动,干脆装糊涂:“他们的想法也是挺有道理的!那35平方厘米和28平方厘米都对。”“底乘高”的学生可不干了,提出疑问:“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怎么会是不同的呢?”大家纷纷要求“相邻两边相乘”的学生说道理。第二种做法的学生拿着平行四边形木框架边演示边说着理由。刚开始,还真把人给“蒙”住了,渐渐的,有学生发现:在拉动的过程中,不仅形状变了,而且面积大小也变了。“底乘高”的学生代表运用这个框架进行了论证: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边相乘是正确的,那么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都是35平方厘米了。可我们用肉眼都能看出它们的面积是不相等的呀,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等于相邻两边相乘。

正是课堂中教师让双方代表都“畅所欲言”,学生的“拉成长方形”的想法得到了充分展示,从而激发了学生之间激烈的思维碰撞,使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对化归思想的体会才能如此深刻。没有这种经过曲折过程而获得的成功,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自信和力量。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的过程;给不同观点的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我们才能及时捕捉到各种教学信息,使之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放慢脚步,善待错误

我们对学生的差错,不能轻率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予以宽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指出: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差错中的不利及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多给学生“先尝试—出差错—再完善”的机会。例如《角的度量》:

师:用量角器怎么量出角的度数呢?大家想不想自己试试?

生初次尝试用量角器量角1(40°)后逐一展示汇报,并说想法。

生1: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决定,所以我想用量角器量张口。

师:那你看出这个角是多少度了吗?

生1:(挠挠头)看不出来。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我觉得不能用这条直边量,应该用这条弯边量,因为刻度都在弯边上。

师:那你觉得这个角是多少度?

生2:70°。

生3:我觉得用直尺的时候,都要从0刻度开始量起,所以量角也要把角的顶点对准量角器的0刻度。

师:那你觉得这个角是多少度?

生3:90°。

生4:我感觉量角器上有很多线条,这些线条都汇集在这个点上,所以我要把角的顶点对准量角器的这个点来量。

师:那你觉得这个角是多少度?

生4:140°。

生5:我觉得不可能,这是个锐角,应该是40°。

师:刚才大家自我创新的量法都挺有道理的,可是,同一个角怎么会量出这么多不同的度数呢?到底怎样使用量角器呢?

对量角器这个新的测量工具,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摆弄出了各种不同的量法,前三种同学的方法错了,他们是怎么想到这样量的呢?他们是从哪里受到了启发呢?错中有什么可取之处吗?经过逐一采访,这四种方法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虽然是错误的方法,但从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和创新,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已有知识中受到启发进行新知识的研究”这一数学思想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这是一个真实反映孩子们学习探究的“心声”的环节,从他们的错误方法中找到正确的知识切入点,然后逐步引导、纠正、领悟,进而掌握测量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身为教师的我们,在要求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更要放慢自己的脚步,用心思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三、小题大做,大放光彩

一次数学小测验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1.25×(0.8+0.4)×2.5”,有近70%的学生是这样进行简算的:“1.25×(0.8+0.4)×2.5=1.25×0.8+0.4×2.5=1+1=2。”学生是受到题中数据(1.25、0.8、0.4、2.5)的诱惑,误用了乘法分配律。我打算评讲时,重在提醒学生不要贪图简便而上当,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简便计算应该是“1.25×(0.8+0.4)×2.5=1.25×1.2×2.5=(1.25×3)×(0.4×2.5)”就可以了,可静下心仔细想想:这仅仅是数据的诱惑问题吗?孩子们对简算的运算定律背得头头是道,真正在进行简算时能否把这些运算定律运用到位呢?这道题就只能用这种简算方法,难道就真的不能用乘法分配律吗?通过这道题,我们要带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想把这个错例“小题大做”一番。

师:出示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式:a×(b+c)=a×b+a×c,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我们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相乘,然后把它们的结果加起来,结果是不变的。可这道题,是不是一个数和两个数相乘?

生:不是。

师:所以,这道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而我们贪图简便,却把乘法分配律硬套了上来,造成了犯规。

师:那么,这道题中到底有没有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的地方呢?

生1:我觉得前面这个部分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1.25×(0.8+0.4)×2.5

=【1.25×(0.8+0.4)】×2.5

=【1.25×0.8+1.25×0.4】×2.5

生2:我觉得后面这个部分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1.25×(0.8+0.4)×2.5

=1.25×【(0.8+0.4)×2.5】

=1.25×【2.5×0.8+2.5×0.4】

甚至有同学出现了这样的想法:把1.25×2.5看成一个数

1.25×(0.8+0.4)×2.5

=1.25×2.5×(0.8+0.4)

=1.25×2.5×0.8+1.25×2.5×0.4

通过这样一个错例,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是非常严谨的,它的每一步都是有充分依据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先观察整体,整体不行,局部可以吗?以此培养学生从整体进行思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道错例,我们要给孩子的不仅是帮助孩子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在以后遇到此类计算题目时不重复错误,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错题成为具有思考价值的好题。

四、提供支架,自主构建

坡度教学设计就是在课前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给学生奠定基础,为新课内容难点的分解做准备。然而,构筑坡度是发生在学生尝试、探究活动之前,且全班学生都走在同一坡度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能不能在学生尝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现场给学生搭建一些“支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呢?

例如《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这节课,课一开始,教师出示:“玩具飞机每个售价30元,现有82元钱,能够买几个?”让学生自己尝试列竖式计算。结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师:三种不同的竖式计算,有可能都是正确的吗?

生:(异口同声)不可能!

师:你能知道其中哪个答案肯定是错的?为什么?

生:27肯定是错的,因为买一个玩具要30元,82元钱最多能买2个。

师:这样看来,在第一、第二两个除法竖式中,都是商2的,所以都是正确的,大家觉得如何?

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后进行了全班交流:

生1:我们认为第二个除法竖式是正确的,第二个除法竖式是错的。如果像第一个那样写,那就变成了可以买20个玩具了。

师:(问板书第一个竖式的学生)你这样商“2”是想表示可以买20个玩具吗?

生1:不是的。我想表示可以买2个玩具。

师:是呀,我也觉得你是想表示2个的,因为我发现你在“2”的后面没有添“0”。

生2:虽然他没有在“2”的后面添“0”,可是,他把“2”商在了十位上,十位上的“2”就表示20。

生3:我也认为第一个除法竖式错了。因为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这里已经除到了个位,所以,应该商在个位上。

对于什么叫“这里已经除到了个位”,可能还有些同学还不是很明白,教师也假装没听明白,说:“什么叫已经除到了个位了呢?”于是,继续请该生指着板书进行详细讲解。

生3:8除以30不够商1,所以要看82。82除以30可以商2,我们已经除到了个位,所以,2就要写在个位上。

当学生自觉地调动起各自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计算时,有些学生商正确了,也有些学生心里想着商是2,可是到底把2写在哪个位上感到困惑,甚至有学生完全商错了。在学生遇到困惑和障碍时,就有了教师提供“支架”的需要。教师针对第一个竖式,提出疑问:“你这样商2是想表示可以买20个玩具吗?在该生作出“我想表示可以买2个玩具”的回答时,教师给予同情:是呀,我也觉得你是想表示2个的,因为我发现你在2的后面没有添0。然而,就是这一态度模糊的“理解支撑”,引起学生的不满,激起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这样在十位上商2到底可不可以呢?”就这样,通过学生间的想法交流和思维碰撞,学生不仅知道了商应该写在哪个数位上,而且知道了为什么应该商在该数位上的道理了,实现了对先前做法的自我否定,获取了新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教师提供暂时性的支持,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建构出真正属于自己所理解、领悟、探索到的知识。

总之,课堂教学无处不生成,如何抓住这些课堂生成,使它成为数学课上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些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身为教师,我们不但要读透教材,更要读懂学生,面对课堂现场,灵活选择合适的题材,创设有趣的、具有思维挑战性和数学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思维和情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郑毓信.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小题大做激活思维课堂生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浅谈教育创新在数学课堂的实施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
莫让对话止于课堂
在 “小题大做”中创造精彩
社群有必要“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