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婷
考试、测验是伴随学生成长的必要手段,它能衡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量,也是社会一直关注的焦点。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测验都是统一的,它强调了甄别、选拔功能,也方便了学校管理,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发展,忽视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发展。然而,有那么一所学校却在不断地尝试改革,学期初,吴江实验小学小学的老师们都十分忙碌,除了班级事务外,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们,那就是编制期末试卷。这也许会让很多人不解,怎么学期初就要编制期末试卷呢?是谁编制试卷呢?
一、“一师一卷”,指向明确
以往,我们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授,甚至有时会根据以前的一些试题猜测今年的考试有可能会考哪些知识点,并找寻相关习题让学生加强训练。2009年年底,吴江实验小学开始实施“一师一卷”。所谓“一师一卷”,顾名思义是一个老师出一份试卷,这份试卷是专属这位老师的,也是专供这位老师所教班级的。有了这样的改革,改活了老师,也改活了学生。老师不必跟着试卷走了,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着自己的课堂走,跟着自己的教学理念走,越走越顺。学生更不必埋头题海战,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上战场,接过那些专属于他们的招数即可。说简单是因为少了以前试卷中会碰到的偏知点,说难,是因为专属于某个班级的试卷,老师会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更有针对性地出题,甚至会把难度稍稍加大,让学生更有挑战性。然而,这样的试卷指向十分明确,老师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具独特性。
二、“一师一卷”,素养至上
出试卷,对于某些老师来说并不难,网上试卷种类繁多,可以信手拈来。但是我校出试卷是有依据的,我们依据的是专属文化——关键素养。每个学科,每个年级都有各自的关键素养,关键素养融入教学课堂,一师一卷需体现班级关键素养的训练及养成。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关键素养是写好钢笔字,在课堂上,我们会把练写钢笔字作为这个学期的一个重要训练点进行训练。学生每天都会练写钢笔字,年级组还会组织关键素养比赛,给学生创造和谐又不乏趣味的环境,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关键素养的精髓。在“一师一卷”上,老师会开设关键素养专栏,让我们平时关键素养的训练在试卷上很好地呈现。比如在我的试卷上,会让学生用钢笔写一首第二单元中学过的一首诗,既考查了学生对诗的掌握,又检测了学生本学期的关键素养成效。“一师一卷”依托关键素养,关键素养成就“一师一卷”,两者相辅相成,效果显著。
三、“一师一卷”,成就特色
在一师一卷的编制过程中学校要求不能复制粘贴,需要货真价实,在试卷上必须写清楚每道题的出题意图、考察的能力点。教师还要预测试卷的合格率、优秀率等,对结果与预测相差大的要进行反思,必须使所出卷具备有效度、信度。而且老师们都是提前编制试卷,尽可能地先出卷后教学,边教学边改卷。逐步加深对教学的理解,逐步形成自己的命题观。在“一师一卷”的编制过程中学校还要求试卷上要有班本化教学的体现。如填空试题:我们这个星期整班阅读的是?摇?摇 ?摇?摇,你最喜欢书中的?摇?摇 ?摇?摇(人物)他是一个?摇?摇 ?摇。(怎样的人?)一个看似简单的试题却能调节班级平日的学习氛围,这会让学生更喜欢阅读,也更专注于阅读。又如修改段落试题,我在试卷上会出示一段最近学生写的文章段落让学生对其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点我都会在评讲作文时渗透,让学生在练中改,改中思,思中得。
四、“一师一卷”,受益匪浅
我校有这样一个观点:学生的学科素养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积累起来的;真正的后进生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个学生是独特的,用唯一的考试之尺量不出学生的才能。自从实施“一师一卷”后,班级考试不再进行排名,老师没有了排名的压力,学生自然就无压。老师更有可能研究适合个性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拓展不同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激发不同学生的成长能量。我校每个班级都是独特的,有作文特长班,有阅读特长班,有文学特长班……每个班平时都有专属自己的特长训练,就因为班级的独特,也让我校学生与众不同,他们会更有辨识度,在学习的道路上更自信,收获属于他们的荣耀。
没有实施“一师一卷”时,很多老师在教学前,对整个单元、教材的认识并不清晰,只是在教学中逐步认识,实施后,老师还没上课就明了单元教学和整本教材的重点、难点,甚至明白了一门学科在小学阶段的重点、难点,从而站在制高点上看待当下所教的内容,明了教学的核心。“一师一卷”重构了教育生态,老师得到了学校的充分信任,老师有了教育的自由,变得充分自信,充满工作激情。我相信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有效的教学手段会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科素养,做善思、善学的人,真正沐浴在吴江实验小学的爱和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