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方法运用刍议

2015-09-10 07:22:44刘治国
考试周刊 2015年97期
关键词:方法运用课堂小结有效教学

刘治国

摘 要: 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教与学的效果和表现“总结陈词”的实践活动。同时,课堂小结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画龙点睛”的陈述、“引人深思”的小结。传统教师直接总结的课堂小结方法,不利于初中生的学习进步、成长发展。本文就如何科学实施课堂小结方法手段,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 方法运用 有效教学

构建教育学认为,课堂讲解是由众多环节、众多理念、众多方略组建而成的实践体系。其中,课堂小结是整节课整体效果和表现“总结陈词”的阶段,它是构建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课堂小结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让学习对象对教材知识要义、解题策略的认知和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小结活动“任务”经常由教师直接“代替”,“到嘴到肚”地直接将本节课教材内容要义“灌输”告知给学习对象,导致学习对象在被动接受中,缺乏动脑思考主动意识,也不利于他们对学生学习实情的及时、准确掌握。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活动中,要实现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画龙点睛”的陈述、“引人深思”的小结等目的,就必须科学实施课堂小结方法手段。鉴于上述感触,笔者现就如何进行课堂小结做探讨。

一、通过数学问题进行课堂小结

教育实践学指出,解决问题,其本质实际就是巩固强化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技能的发展过程。找寻解法策略,本质是梳理归纳已有数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学习对象有没有掌控本节课要点精髓,可以通过实际解决活动的反馈情况进行实时了解。教师可以在具体操作中,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为引领,根据课本知识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设置和提出问题,组织初中生进行思考分析,开展实践活动,让初中生在自主实践或合作讨论等过程中,带着问题总结归纳,巩固强化课堂教学要义。如在“矩形的性质”教学活动总结环节,教师借助问题载体,通过设计如下问题的形式进行该节课的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的形状具有矩形的特征?

2.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形,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判定呢?

3.请同学们说说你对矩形性质的感受和体会。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时,运用问题开展小结活动,要结合初中生个体之间的学习情况,不能设置“超越”他们认知实际的问题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学习情况,设置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全体初中生获取实践时机,获得成功快乐。

二、通过设计图表进行课堂小结

数学学科知识要点抽象、复杂,知识点严密、深刻、丰富。学生在学习认知和探究研析时感到较困难。图标符号能够将深奥、复杂的事物进行形象、直观的体现和呈现。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结尾环节,教师在总结本节课所教、所学数学知识内容时,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数学图表进行展示,组织初中生根据图表内容,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提炼”,开展完成图表的填写活动,在图表填写中归纳总结数学学习所得,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如在“菱形的性质”一节课的课堂小结时,教师设计关于菱形性质的空白图表,展示呈现给初中生,组织初中生根据图表内容,进行独立填表活动。初中生在填写菱形表格的过程中,对菱形的边、角、对角线的特征进行了再次巩固和强化,既培养了初中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又提高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又如在四边形章节复习课中,教师引导初中生结合四边形学习活动所得,提出让初中生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四个图形,按其内涵外延特性,进行图表制作活动,以此让初中生对特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及内在特性有明晰、科学的认识。

三、通过当堂测验进行课堂小结

学习数学,是为了更高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对象的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助力他们提升自身数学素养。当堂测验,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检测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初中生对某一知识点认知和掌握情况,可以通过习题完成情况予以呈现。教师应将当堂测验作为课堂小结的一种有效方法,帮助初中生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当堂测验课堂小结的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教师在测验习题的设计中,可以在设置本节课课堂所学知识内容基础上,融入下一阶段需要学习的习题,为预习下节课的新知埋下伏笔。

四、通过前后联想进行课堂小结

各个知识点之间具有深刻、密切的关联,从而构建成系统、复杂的知识架构体系。教者在总结归纳活动中,应结合知识要点的密切关联特性,组织和指导他们进行前后练习、前后联想、前后对比,从而准确认知要点“本质”,在由此及彼、类比对比中达到巩固总结之功效。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讲解结束时,教者可以组织初中生联系以前所学的有关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内容,引导他们初中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二者之间内容的异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探析,帮助他们更深切、全面地领会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内涵,助推学习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举措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类比推导、探究问题等方式进行课堂小结活动。初中数学教师要遵循新课改要求,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紧扣教学要素内在特性,科学实施课堂小结,让初中生在科学课堂小结进程中,更深入地学习探知,更自由地“遨游”数学“海洋”。

参考文献:

[1]李勤.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6).

[2]牛帅.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3).

[3]王新奇.有效总结精彩生成——对《幂的乘方》“课堂小结”环节的评析与思考[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09).

[4]徐惠良.构建初中数学教与学反思机制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11.

猜你喜欢
方法运用课堂小结有效教学
激励性评价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
浅析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文教资料(2016年25期)2017-02-22 17:01:01
例谈初中思品教学课堂小结的方法
课堂小结给化学教学减负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02:26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55
数学教师的课堂小结方式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2期)2016-09-22 17:12:30
课堂小结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0期)2016-08-09 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