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 牛真真
摘 要: 高尔夫在中国正处于发展迅猛时期,并且中国高尔夫专业人才很少,所以要控制好人员流动,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北京的球场逐渐发展起来,北京的球场受气候影响,产生封场期,同时引起人员流动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随机抽取北京三家球场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人员流动情况及封场期人员流动过快和人才浪费的因素,发现高尔夫球场管理体制的不合理、薪酬过低等因素造成人员流动,球场人员的流动严重制约球场自身发展,要合理处理好高尔夫球场和人员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球场合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尔夫球场 人员流动 现状调查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了北京万柳、鸿华、天安假日三家高尔夫球场各个部门的员工共计10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的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从中吸取精华,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对球场各个部门的员工随机抽取100名人员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北京高尔夫球场人员工作年限及流动过快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地区高尔夫球场人员工作年限大多都在一年以内,其占调查人数的80.22%,另外有6.25%的人工作年限为一年,只有4.17%的人工作年限达到一年以上。说明北京地区高尔夫球场人员流动性很大。
在北京高尔夫球场里影响人员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薪酬待遇。通过问卷对员工跳槽的原因调查显示,有75%的人对工资不满意离开球场,有12.5%的人是为了有更好的成长空间离开原来的球场,有6.25%的人是因为团队氛围离开球场,有5.21%的人是因为在球场得不到人格尊重而离开的。可见,薪酬问题是导致员工离开球场的主要原因,但也存在因团队的氛围不佳和人格得不到尊重等因素而导致员工离开球场的情况。
2.1.1薪酬待遇
通过调查显示,仅有8.33%的人认为现在的薪酬很高,认为高的只占10.42%,而有50%和31.25%的人认为现在的薪酬一般和过低。
薪酬问题是人员流动的最主要因素。薪酬的管理最根本的就是对劳动生产率的管理,一种成功的薪酬管理,必然导致激励因素的提高,员工效率的提高。经调查,北京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内部员工流动最大的是基层员工,他们干的活最多最累,但是拿的钱最少,并且福利待遇几乎没有。
2.1.2成长空间
员工调查显示有46.88%的人认为在球场没有什么希望得到较好的发展,认为有好的发展的只有25人,占调查人数的26.05%。可见在北京地区的高尔夫球场中,大多数的员工是没有好的发展前景的。
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工作的球场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体系,清晰的职业成长空间,以及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系统。
2.1.3团队氛围
有76.04%的人对自己现在工作团队氛围表示不满意。工作氛围是导致人员流动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快乐而尊重的工作气氛对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1.4人格得不到尊重
球场的服务人员的人格得不到尊重,体现在得不到客人的尊重和得不到管理层的尊重两个方面。经访谈得知,球童时常被客人辱骂,有时甚至遭到殴打。有时会被上级和同事鄙视。餐厅的服务员经常受客人批评,有时甚至辱骂,这些都是造成员工离开的原因。
2.1.5球场的管理制度
调查中81.25%的人对球场的管理制度表示不满意,这可能也是员工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人才发展的必要条件,球场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严重制约员工自身的发展。
2.2改善北京高尔夫球场人员流动的措施
2.2.1合理的薪酬制度
与其他行业业相比较,制定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针对个人对球场所作的贡献给予差别化的对价报酬,才是真正合理的薪酬制度。
2.2.2尊重个人发展
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因此培训已成为企业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必要职责。
2.2.3增强团队凝聚力
从访谈得知,现在个别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员工的团队氛围不是很好,他们将会鼓励非正式沟通,多进行拓展式训练,增加员工间的沟通机会,营造轻松愉快的团队氛围,如在员工内部举办一些比赛,或者一些文艺活动。
3.建议
3.1建议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薪酬制度改革,使封场期的人员合理分配,使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提高,减缓球场人员流动过快的问题。
3.2建议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在封场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员工的能力和业务素质。
3.3建议球场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调整好球场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3.4管理者要体贴下属,让员工有家的归属感,增强员工对球场的归属感。在选择离开之前会考虑这些因素,不论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环境。
参考文献:
[1]杜胜海.人员流动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07(05):38-39.
[2]于树中.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产品[J].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2005(12):53.
[3]张建新,吴建勋,陈杰.和谐企业六特征[J].政工研究动态,200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