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妍莉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尤其是面临拆迁的乡镇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更是普遍较低,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笔者作为一个乡镇初中的语文教师,对任教学校的作文教学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代乡镇初中的环境及人文差异,提出对策,把合作教学理念引入作文教学,建立乡镇初中合作式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作文教学;合作教学;乡镇初中;新课程;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32-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尤其在乡镇初中,在屡次全市统考中都明显处于劣势,大多内容空泛、材料陈旧、层次不清、中心旁落、语言乏味等。乡镇初中作文教学怎么了?
一、乡镇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乡镇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我在任教的苏州工业园区第五中学进行了问卷及访谈。我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问卷,以获得他们对自己、对对方和对作文教学的中肯评价。由于财力、物力、人力所限,我选取了我所工作的学校展开调查。我校是一所乡镇初中,原处苏州农村,学生多为基础较弱的地段生,调查结果应有较高的普适性。
对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1.乡镇初中作文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问卷显示对写作课“很喜欢”的乡镇初中学生只占12%,持“无所谓喜不喜欢”的占59%,明确“不喜欢”的占24%。这些数据表明,乡镇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缺乏,积极性不高。
这一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作文作为情感的抒发,本是学生的内在需要,理论上应为大部分学生喜欢,但学生确实视为畏途;教师的热情也逐渐消退,甚至怕上作文课。不仅问卷,与乡镇初中师生的访谈也反映了这点。
【教师叙述】
A老师:每次作文课,只有几个学生面带笑容,一部分学生微微摇头,更有相当学生马上大叫“哎呀,又要写作文”。学生这样,我们也没有热情?
【学生叙述】
A学生:我从小就不喜欢写作文,想到要上作文课要写作文心里就特害怕。写作文一点都不好玩、没劲。没有作文课就好了!
乡镇初中作文教学,大多方式陈旧,题目抛下去就任由学生完成。学生或抓耳挠腮凑字数,或望天苦等课后找一本翻烂的作文书,胡乱一抄。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完成了作文,至于作文的提出、材料的搜集、作文的评改都没有参与其中,没有兴趣,谈不上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很难真正投入,对于教师作文知识的传授、作文技巧的指导很难吸收,那还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
2.乡镇初中作文教学难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材料
调查显示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时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没什么可写”,即没有写作材料,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类学生占了36%。
【教师叙述】
B老师:学生作文,要么文不对题不知所云,要么就是妈妈送伞爷爷去世之类的老掉牙的题材。这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很多都在用这样陈旧的题材,有时还出现春天菊花、秋天麦子等常识性错误呢!
【学生叙述】
B学生:看到作文题就发愁。老师给了题目就叫我们开始写。老师跟我们说思路要拓宽、材料要新颖,可我真想不出写什么啊。只能抄抄,要么就胡乱写点交差,有时候字数都不满!
现在乡镇学生的写作材料真的比较匮乏。首先,生活面较狭窄、阅历较少。因为拆迁,乡镇已经不再农田蛙鸣,他们没有了以往有趣多姿的乡野生活;又因拆迁不久,乡镇还不是真正的城市,没有五彩斑斓的城市生活,大多被局限于窄小的拆迁小区、凌乱的市场、游戏机房等,经历单调贫乏。其次,乡镇家庭的知识水平与城市地有相当差距,孩子们受到的文学熏陶不丰富,知识面不宽。其父母也希望孩子学有所成,但有些只是口头重视,忙着娱乐或挣钱;有些父母真心重视,但大多单纯认为读好课本就行,高压下的孩子没有爱好娱乐等,缺乏对生活的丰富体验,写作仍因缺少材料而困难。第三,情商教育也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感受力和表达力不够敏锐,意识不到平淡琐事和细节也是很好的写作材料。
如果教师能以课本名篇、自身的写作经历来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或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就有利于学生搜索适合作文要求的材料,至少可以逐渐摆脱“没什么可写”的状况,使学生有动笔的胆量。
3.乡镇初中作文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调查显示写作困难的第二大因素是“不知从何写起”,这类学生占24%。他们的作文有内容,但层次较乱、详略不得当、中心不突出、语言冗杂等。这类学生,急需有效的作文指导。
【教师叙述】
C老师:释题、批改都是重要的写作指导。对于典型问题也会在在课上集中点评或读一些优秀作文。可学生不吸收,我在上次作文上指出“过渡生硬”,下一次照样生硬给我看。
【学生叙述】
C学生:我们一般就关心分数,对评语扫一眼。评讲么也就是老师在讲,我们大部分听得云里雾里的。其实也不是不愿听,就是不怎么听得懂,想打瞌睡。(不好意思地笑)
调查和访谈都反映:教师指导主要在释题、批改和课堂讲评。不少于61%的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批改和讲评上,可只有19%的学生认为这很重要,44%的学生连看都不看一眼评语,足见现有指导收效甚微。原因是什么?作文指导不是及时发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审题立意、搜集确定材料、安排结构等写作过程;而且大多是教师独立进行、学生被动听看,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最感兴趣的只是分数,对批语大多只是翻一翻,甚至不看。评语再精妙,学生不感兴趣,更谈不上在批语的启示下再思考,怎么会有效果?即使有学生认真看,可他在自己独立的阅读中很难清晰地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以及如何改正。
4.乡镇初中作文教学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意识和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好文章离不开精心修改。问卷显示,64%的学生根本没有修改意识,21%的学生有修改意识却没有修改能力,只有15%的学生能主动修改。乡镇初中作文教学中,相当学生以凑满字数为目标,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一般没有主动修改的意识;还有学生缺乏写作技巧,作文有实质内容,但可能有层次混乱、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语言冗杂等问题,他们对这些问题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不知道如何修改。
归根结底下来,兴趣还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基础上,乡镇初中传统作文教学的不足与弊端才可能得到消除和改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才可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乡镇初中作文教学的对策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迷恋往往从兴趣开始。作文教学要取得积极效果,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对作文教学整个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生,遇到动手的、集体的活动,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入合作概念,营造一种合作氛围,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乡镇初中合作式作文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合作中提出适宜的题目,参与批改,关注评改,自觉修改,最终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标。
1.在合作中提出适宜的作文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文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题目,学生往往难以下笔,特别是本来生活面就较为狭窄的乡镇学生总感觉没有材料好写,有时是老师给的题目不是学生所熟悉的。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毛病大多在于题目出得不好,即使勉强完篇,也无非是些空话套话,没有一句他们自己的话……所以出作文题—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
让学生参与到提出题目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作文方式让学生参与确定文题。如确定“在文章中表达自己对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周围事物的看法”的范围,题目自定。这样既避免写起来天马行空,又能保证学生自由选择,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也会提高写作兴趣。也可以就由学生搜集感兴趣的话题,教师经过筛选,引导其相互讨论启发,确定题目。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提出适宜的题目,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这不仅防止老师提出的题目不适宜学生实际的可能,也避免了学生提出的题目不适宜训练的可能。
2.在合作中完成作文题材的启发
即使生活面狭窄、家庭熏陶不够等原因导致乡镇初中学生作文题材相对贫乏,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材料,很多生活的细节经过我们的品味都会成为好的写作素材,可是没有相当的情商,孩子们对于这些细节感受不到,或者偶尔有所感但也很快一闪而过,没有进驻孩子的心灵世界,写作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想到了。如果教师能作适当的写作指导,以课本名篇、自身的写作经历来启发学生挖掘自身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就能更有利于学生唤醒他们记忆宝库里的珍珠,迅速搜索出脑海中适合作文要求的生活经历,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进行辨析提出的材料是否适合此次作文要求,至少可以逐渐摆脱“没什么可写”的状况,这时候的学生就会有了动笔的胆量和兴趣了。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中夜间做鞋、朱自清《背影》中的努力攀爬月台,相信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类似细节,只要有恰当的点拨,我们乡镇孩子也能有动人的题材可写。久而久之的训练后,他们在考场上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想出适合的题材。
3.在合作中完成作文批改
教师批改很难引起学生的再思考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参与批改过程,不明白结论的得出过程。我们要鼓励、指导学生参与,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作批改。形式上有学生自批、学生互批、师生同批等。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批改培训,这是基础。教师先认识评改作文的意义,使学生心理上乐于进行;再统一修改符号,规定批改的内容,提出批改的要求。
第二步,出示范例。参考中考作文阅卷要求,组织学生在立意、选材、结构安排、遣词造句等方面对例文讨论。通过共同合作,得出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甚至提出量化的标准。
第三步,成立互评小组。以邻近的四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个学生批改一篇组外同学的作文。然后,小组内循环交换批改,展开讨论完成评语并评判得分。
帮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评互改(其实恰当的点评又何尝不是写作能力的体现),让他们有了做“小老师”的乐趣和挑战,使沉闷枯燥的作文批改变得活泼有趣。在相互合作中,看到他人的优点能学习,缺点能尽量避免;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参与和合作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不自觉中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作文教学中的批改之效。
4.在合作中完成评讲反馈
传统教学中评讲反馈基本由老师包干,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很难获益。如果在合作中进行评讲反馈就不同了。教师先指导学生在点评他人文章的要求:要分别诚恳地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合作完成有针对性的评语后,学生分小组相互点评自己认真批阅过的作文,小组内其他学生包括作者可对此点评提出补充或质疑,经过讨论确定评语;最后,作者本人在参与讨论后可进行适当的修改,并作出有意义的总结。
师生、生生合作中完成评改反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表达兴趣也高涨起来,最终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中达成作好文的共识。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从内心真正了解完成一篇优秀的习作要注意哪些环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到他人的长处。这样既反馈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反馈出学生写作取得进步的过程;更尊重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交给了学生一把终生受用的金钥匙。
三、结尾
乡镇初中作文教学面对方式陈旧、高耗低效的状况,要把合作教学理念引入作文教学过程,进行乡镇初中合作式作文教学模式探索,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参与与合作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重视培养学生在合作作文中自我提高,并不意味否定教师的作用。要努力避免合作方式流于形式化,尤其乡镇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许还不够,更要注意教师组织引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合作可能就变成了一个缺乏组织和目标的游戏。例如,在生生合作评改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相互批评的误区,以肯定长处为主,促使他们相互欣赏、相互激励,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激发每个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外,整个合作批改结束后,教师要全面检查或抽查批改情况,定期总结得失,并给学生反馈,这才有利于学生更认真有效地参与下一次互动批改。能将作文教学中的合作长期真正地做到实处,一定会有切实有益的收获。
智慧地运用合作教学理念,乡镇初中写作教学这块“沙漠地”也一定也能绽放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9).
[3]郑日昌,刘视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卢家嵋.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01).
[5]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危平.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新课程下农村初中开放式写作教学的思考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