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甫
【关键词】比喻论证;教学反思;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63-03
【教学节录】
师:大家都进入盐城中学不久,对中考还记忆犹新吧?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句赠言送给你初中的同学,好不好?要求不用白话文表达,而是用文言文表达。(众惊讶)不要紧张嘛!不是要你创作文言文,而是要你直接引用文言文,就是选用今天要学的《劝学》一文中的话,不过要送给谁,为什么送给他(她),请说明理由。
生1:我的赠言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想送给我初三的一个室友。他这个人平常学习一般,但特别喜欢军事方面的东西,每次一聊就是几十分钟,这样就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师:送这句话给他,你想表达什么?
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博学”,君子要广博地学习,不能只固守某一个方面,并且每天一定要检验、反省自己。
师:嗯,检验、反省,用孔门弟子曾子的话说,就是“吾日三省吾身”。接下来他是怎么说的啊?
众生:“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师:对。学习要“参省乎己”“三省吾身”,在座的同学也要共勉啊。如果那个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也就能像你一样坐到这里来上课了,是不是?他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知明而行无过矣”,他就能“知明”了,“知”是什么意思?
众生:智慧。
师:什么现象?
众生:通假。
师:请坐。我们继续分享赠言。
生2:我想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送的这个同学,她平时学习很努力,可是却没有考好,我希望她能够继续努力,不要放弃。
师:把你的赠言再读一下。
生2: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师:读得很有节奏感。再请你翻译一下。
生2:如果半途而废,即使是一块朽木,你也刻不动它。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弃,那么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
师:理解得很透彻,不过翻译时最好逐字逐句逐序来翻译,你刚才个别地方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半途而废”;还有,翻译时尽量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比如对“朽木”就没有这样处理;另外,“刻不动”的说法也不准确。请你按照我提示的要求重新翻译一下。
生2:雕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被刻断;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弃,那么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够雕刻成功。
师:翻译对了。翻译时,尽量逐字逐句逐序,尽量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大家看看这句赠言送给同学有没有针对性?她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考好。
生2:我想通过这句话告诉她不要意志消沉下去。
师:大家看看,荀子的这几句话,有没有暗含鼓励人不消沉的意思?
众生:没有。
师:哦,我想通了,本来这个同学是很努力的,但是现在有可能因为考得不太好,自暴自弃了,所以用这句话来勉励她,希望她能够继续努力,锲而不舍,将学习进行到底。你的选句有什么特点?
生2:先说的是消极的一面,后说的是积极的一面。
师:这里是用了什么方法来说理的?
众:对比。
师:对比论证。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正面。好,请坐。顺便说一下,“锲而不舍”是一个成语,强调的是坚持不懈。我们能否再联想一些类似的成语。(众生热议)一个一个说,谁想好了站起来说。
生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看对不对?这个成语是不是表示坚持不懈的意思?(有人小声说“不是”)“始于足下”,从“足下”开始,强调的是什么?从现在开始!好像和“锲而不舍”是不一样的吧?不过,能在短时间内想到老子的名言是很好的,说明你平时的积累比较多。好,你先坐下,还有没有同学想起其他成语?
生4: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师:嗯,反应快,一连说了两个成语。水滴为什么石穿?就是因为一点一点地滴,一天一天地滴,坚持不懈。还有什么成语?
生4:铁杵成针。
师:又叫“磨杵成针”。很好,你奉献了三个成语。还有吗?(下面有人嘀咕“绳锯木断”)绳锯木断,绳子为什么能把木头锯断?就因为坚持不懈。像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有没有从反面来说明坚持不懈的成语?就是不坚持不懈就会怎么样,有没有啊?比如说,半途——
众生:而废。
师:还有呢?
众生:一曝十寒。
师:嗯,还有没有?接着说。
众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虎头蛇尾”……
师:好,这些成语正面也好,反面也好,都说明要锲而不舍。好,下面我们继续分享赠言。
生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我初三的好朋友。他平时孤僻,不太爱和人接触、交流。而且因为自己的学习不是很好,所以就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注定学不过别人。
师:“注定”,荀子的话里哪一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5:“生”(xìng)。
师:你告诉他“君子生非异也”,人与人之间的秉性、天赋有没有什么不同啊?
众生:没有。
师:那为什么有人能够成为君子?
生:“善假于物也”。
师:“假”应该读jià还是jiǎ?
众生:jiǎ。
师:什么意思?
众生:借。
师:你们能联想到包含“假”这一意思的其他词语或者句子吗?(有人嘀咕“假借”)“假借”,对,表明这个字是借过来。还有没有?想一想哪个成语里用了这个词?
众生:狐假虎威。
师:对,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我再来补充一个成语(板书:久假不归)。“久”什么不“归”?
众生:jiǎ。
师:嗯。我提供语境,大家来看看这个词用得对不对。有一个学生生病了,向老师请假,本来说好只请两天假的,结果五天过去了,他还没有回来,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说他是“久假不归”?
众生(笑):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你来说说。
生6:因为“假”是“借”的意思。“久假不归”,应该说的是借了别人的东西,过了很久都没有归还。
师:哦,借了很久都没有归还,比如我借你的文具袋,过了很久都没还,(众笑)就叫作“久假不归”。记住,这个字在表示“借”的时候念jiǎ。下面继续分享、交流。
……(类似前面的赠言选用以及对它们的解释与拓展,略。)
师:刚才大家选用了很多荀子的话作为赠言,那么这些赠言归纳起来,有哪些特点?
生7:使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8: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
师:对,本文的语言读起来,具有节奏感、韵律美。不妨以最后一段为例,通过朗读感受一下。
(学生齐读后)
师:既然你们认为容易背诵,那么下一节课就请你们默写全文。除此之外,这些赠言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
生9:有的比较直接,而大多数比较形象、含蓄。
师:比较直接的有哪些句子啊?也就是直接谈学习的有哪些句子?
生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还有没有?
生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那么,剩下来的一些赠言就是形象、含蓄的了。这些句子,表面上好像不是谈学习的,但是细细看一下,好像又有谈学习的意思,对不对?所以我们说,这些句子相比其他的句子是比较委婉、含蓄的。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这是因为荀子用了“形象说理”的方法。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生10:跟“学习”这一行为比较像。
师:嗯,比较像。这种“比较像”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性的文章中就叫作比喻论证。除了刚才说的这些比喻,我们还可以把其他比喻找出来。
(第一段和第二段都包含五个比喻,论述的都是学习的意义、作用;第三段包含十个比喻,论述的是学习的方法、态度。略。)
师:根据前面对二十个比喻及其内涵的分析,我们再来看看全文。文章的整体结构,大家有没有感受到?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哪一句?
众生:“学不可以已。”
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荀子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就是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这就是第一段和第二段。那么第三段写的是什么?
众生:怎样学习。
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议论文是不是就是这样写的?这篇文章结构比较完整,是典型的议论文。在论证的过程中,荀子还使用了一些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论证方法?
众生:比喻论证。
师小结:我们写文章也要善于用比喻。最后,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重点学习了比喻论证,赏析了本文语言的整齐美,还简单梳理了论证结构。
(本课系2014年9月18日为新疆国培班学员开设的示范课,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季通宙整理。)
【教学反思】
“以学生为主体”不能止于口号,而必须切实地落实在行动上,必须着眼于顶层设计——让学生启动课堂。我采用的启动模式是“分享与交流”,但力求大雪无痕——巧妙地通过“选赠言”这种游戏化的形式,既使学生接受了一次情感洗礼,又使彼此生成无限智慧——学生饶有兴趣地任意切入文本并跟他人分享,然后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充当了助学者的角色,通过“互联”和“聚焦”的教学思维“生成”了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自己挥洒尽兴、应付裕如,确实显示了一定的教学智慧。但这样的教学智慧并不简单得益于古人所说的“十年生聚”,而主要得益于课前基于对文本裸读而形成的融会贯通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互联思维。服务于这种互联思维,我课前作了弹性预设并通过灵活的板块式教案体现出来。其中最有弹性、最为灵活的是“变序”:我设想学生在“找赠言”时会任意切入文本——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句子;显然,这些句子在课前是无法进行线性排序的,而只能在进入课堂之后才根据学情随机出现;当学生所选择的句子随机出现时,我借力打力,利用课前预设好的一个个板块作灵活多变的互联和聚焦,从而显示出足够的教学智慧。这说明,在生成课堂的自由王国里,互联和聚焦思维以及板块式教案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智慧成为常态。
我认为,再现课堂沉稳如山,教学路径确定性强;生成课堂灵动如水,教学路径变化性大。两类课堂各有优势,所以教师要对每一种课堂都不陌生,尤其是要站稳再现课堂——它在我们教学生涯中是无可回避、无可超越的驿站。然而教学永远不能忽视人的因素:教学绝不是一天的,教师自身一定是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着的,他不会简单地重复自己的劳动;学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主体意识会越来越觉醒,主动表达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如果教师只固守于再现课堂的老经验,不仅会浪费自身的创造潜能,也不能顺应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就学生来说,相信每一个教师都知道他们更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不过,当教师作出最佳抉择时,委实需要巨大勇气。我们的课堂可能要历经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才踏上工作岗位,过于重视再现;经过努力后,再现少一点,生成多一点;历练多年,才臻于生成的化境。当然,在化境到来之前,更为现实的做法可能是:在一周或一月之中,能够创造一次机会走近生成课堂,与学生共享一次终生难忘的高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