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秀华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新课程教育理念载体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犹如阵阵春风飞遍了城乡课堂。由于我连续四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感到厌烦,缺乏学习兴趣,针对这一实际我对练习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实践,下面我简单谈一下在练习课中合作学习的几点尝试。
一、因材制宜,建好小组,为全员参与做好基础
小组的组建,一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划分,每个小组好中差搭配,这样小组间的竞争才公平,而我在练习课中打破了这种分组原则,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划分了小组,这样就把优等生分到了一起,后进生也分到了一起,那么如何解决小组力量的不平衡呢?我的方法是优等生的4个小组之间,中等生的4个小组之间,后进生的3个组之间分别为竞争小组,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而且通过实践,这样分组反倒解决了后进生的依赖问题,优等生也有了切磋的对象,每个组都有共同的话题,相互讨论,共同进步,特别是后进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反而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会主动跑到前面问基础好的同学,而且他们也是课堂上被发言的学生提问到次数最多的,在课堂上他们最不敢懈怠。
二、量体裁衣,为课堂全员参与找准突破口
为了避免学生认为只要做好前置作业的某一部分课堂上能够展示就行,其他部分不用认真思考的侥幸心理,在将任务分配到组时,分配时间定在课前几分钟,分配方式也灵活多样。我常用的有三种:第一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准备展示的部分,当然自选也要有一定的次序,一般按照小组力量的强弱,由弱到强依次获得优先权,第二种根据题目的难易由我或课代表指派主展任务。第三种小组长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这样每一节课学生都感到非常新颖,都特别期待哪一部分内容以自己小组为主导,领到任务的他们有的一看是自己擅长的部分就表现得非常兴奋,有的一看,是有挑战性的部分就马上进入了激烈的讨论。为了不打击学困生的积极性,我还规定如果分到的任务觉得完成起来实在有难度,可以在展示前去请教其他组,也可以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互换任务,还可以找老师帮忙。在这样的要求下,后进生也不再害怕发言了。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小组合作的缕缕阳光,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造情趣横溢、活泼愉快、全员参与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