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发覆

2015-08-08 12:37冷蓓
青春岁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诗言志天人合一

冷蓓

【摘要】“文如其人”大抵有两种代表观点,一是强调作品思想内容与作者道德人格一致,二是强调作品风格与作者气质、性情一致。虽然“文如其人”的反例大量存在,但总体说来,古代文论家们大多还是倾向于肯定“文如其人”的说法。这种肯定与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相关,还受到儒道两家“贵真”理念的影响,同时还在于古人普遍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人格的真实显现,并具有如实反映作者人格、气质的功能。

【关键词】文如其人;天人合一;贵真;诗言志

“文如其人”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影响深远的命题。现有研究成果一般将“文如其人”分为两个方面的对应:一是作品思想内容与作者道德人格对应,道德高低决定文章好坏;二是作品风格与作者气质、性情、个性、才情等对应,风格乃作者气质、个性的外化。尽管古代文论中不乏“文不如其人”这样的反题,但从总体看,古人大多仍赞同“文如其人”这一命题。考察“文如其人”观念背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此命题特质、得失。

“文如其人”是后代诗文批评家从前人言论中逐步提炼出来的判断。《论语》说“有德者必有言”,有道德行的人一定有名言。可见,在春秋时代人们就已经把言语与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周易·繋辞下》说:“将叛者其辞慙,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分别描述了“将叛者”等六种不同德行操守、心态、境遇的人的语言特征,丰富了“人”与“文”(辞)的对应内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文如其人”的“文”需要以具体的、文本形式存在的作品为基础,因此上述说法还不能与“文如其人”等而视之。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里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表明语言与文字是人内心声音和图画的显现,能够凭此来判断人的德行。后他在《太玄经》中说:“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观其施辞,则其心之所欲者见矣。”把艺术表现与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奠定了“文如其人”命题基础。总之,在两汉乃至追溯到先秦时期,对“人”的理解多着眼于人之道德人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儒学松动、援儒入道以及文的自觉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文如其人”内涵得到扩大和丰富。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着名论断:“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种说法将作品风格与作者气质统一在一起。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对两汉魏晋间十二位不同气质的作家的风格进行了剖析,他说:“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认为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气质等有密切关系。他还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指出文学创作中“人”与“文”构成了一种“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的关系。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含义侧重于气质、性情,“文”侧重于文章风格。所谓“文如其人”多指文章风格与作者气质、才情等相符合。

魏晋南北朝以后,各朝代文人对“文如其人”的理解与阐释主要沿着上述两条理路发展:一是继承先秦两汉观点,从品德、品行入手。如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云:“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陆游《上辛给事书》曰:“人之邪正,至观其文,则尽矣,决矣,不可复隐矣。”徐这些观点都是着眼于人之品德高低,认为品德高,则诗文亦高,且通过诗文也可以反观出人品德的高低。二是承袭魏晋南北朝品评风格,着眼于作者气质、个性等因素。如宋濂《林伯恭诗集序》曰:“诗,心之声也……是故,凝重之人,其诗典以则;俊逸之人,其诗藻而丽;躁易之人,其诗浮以靡;苛刻之人,其诗峭厉而不平;严庄温雅之人,其诗自然从容而超乎事物之表。”这些言论都认为“文”之风格与作者个性、气质、情性等因素具有一致性,有什么样的气质、个性就有与之相对应的文风。

当然,历代对“文如其人”进行反驳,认为“人”“文”不相符合的言论也很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对“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的伪隐士文学进行批评。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指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以潘岳“人”“文”不相符合之例,来反驳扬雄“心画心声”说。此外,文学史上大量人不如文的实例更对“文如其人”发出强有力反诘。如宋之问、孙觌、严嵩、阮大铖、钱谦益等人,都是具有高超的文学造诣而品格低下的人。但尽管如此,从整体看来“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多数仍是倾向于赞同‘文如其人之说的”。正如刘勰本身也认可“触类以推,表里必符”;作为帝王的萧纲也绝不是要从道德角度割裂“文”与“人”,只是强调作文要摆脱束缚,从体例、体式、手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在大量事实证明“文如其人”并不完全可靠的同时,这一说法还仍能得到大多古人的认同,这到底受何种思维方式的支配,又体现了古人何种价值观念?

首先,“文如其人”观念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必然结果。其表现有二:一是古人在进行文学批评时经常使用与人体有关的字词来命名或指代某种概念或范畴。如律诗学中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韵脚;又如审美概念中风骨、形神、筋骨、主脑、诗眼、气骨、格力、肌理、血脉、精神、血肉、眉目、皮毛。同时古人还常以某一类人的形象来类比某种文学艺术风格,如评论中所用肥、瘦、病、健、壮、弱等术语二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古人自然而然地推导出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作者与作品可以相互感应类推的观点,并由此肯定人与文相一致,认为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作品,同样,通过阅读作品,也可以想见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其次,“文如其人”是“贵真”理念在文艺观上体现。“贵真”的理念在道家和儒家学说中均有论述,《庄子·渔父》说:“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所谓“法天贵真”,即效法自然,珍贵本真,崇尚“大朴不雕”的天然美,否定那些假、恶、丑的世俗美。又尤其重视“真”,“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屯;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道家认为“真”是一种至纯至诚的精神境界,具有“动人”的感染力量。如果丧失了“真”,也就丧失了人的自然本性,无论是“哭”、“怒”、“亲”都是勉强所为,虚伪做作的。落实到文艺观上,就是道家认为艺术应该自然天成,不违本性,提倡自然而然地不受任何约束、限制而尽情地表达。与之相比,虽然儒家要求情感的表达符合道德规范,并以“修身”为前提条件。但总的说来,他们还是崇尚真实的人格与情感。如孔子“思无邪”之说,就可以视作儒家求“贵真”的表现之一。在先秦时代,“思无邪”主要指“一是合乎礼仪,思想纯正,二是中正和平,强调‘文质彬彬”。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说释为“归于正”即是。后世对“思无邪”的阐释很多,但以程颐、朱熹等人的观点影响最大。程颐指出:“‘思无邪者,诚也。”他认为“无邪”就是没有邪僻之义,在作品中表现出发自本真之心的、绝无伪饰的情感,强调一种“真”的情感。朱熹《朱子语类》说:“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洧》之诗,果无邪耶?”认为“无邪思”当理解为读者“思无邪”。而这样的理解实际上是肯定了作者真诚、自然、真实的创作态度,肯定作者真实情感的价值,这样“不仅‘道德仁义之语,高雅淳厚之义受到礼赞尊崇,而且闾巷小夫、幽闺女子吟咏情性之作也可登大雅之堂,甚至士大夫起居饮食之际、门庭藩溷之间的率意咏歌,也都不失‘无邪之义。”总之,尽管儒道两家达到“真”的途径不同,但“贵真”是他们共同推崇的价值目标。

最后,“文如其人”是古人对“文”性质、功效的认识的结果。第一,古人认为诗文乃“心之声”,呈现出的是作者真实的内心与人格。被朱自清先生誉为中国历代诗歌理论“开山的纲领”的“诗言志”就是极好的证明。后来《毛诗序》进一步解释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诗歌(文艺)是作者表达心志、心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虽然“志”的含义在不同时代各有侧重,但不管是先秦所言的政治意识与伦理意识,还是宋人所言的“超越于出世与入世的一种道德实体、思想人格”,我们都能确定的是诗歌(文艺)是用来表现作者内心真实意图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实还有很多相似的表达,如王充“实诚在胸臆,文墨着于竹帛”;又如陆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赵孟坚“诗非一艺也,德之章,心之声也”;袁枚“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故曰‘诗言志”。这些论述同样表明,诗歌(文艺)所言内容乃作者据情实发,是作者真实内心的表达,是作者“心之声”。此外,还有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等也都透露出认为诗文是用来表达内心的志向愿望、思想情感的工具的看法。第二,古人多认为诗文具有呈现作者思想、人格、气质、性情的功能。尽管我国古代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但从总体来看,“文”的反映功能还是为古人普遍认同的。如《论语·阳货》说诗“可以观”,《毛诗序》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曰:“(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这些论述都认为,通过诗(文艺)可以反观创作者或吟诵者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进而推导出特定时代的民风与政治状况。而其背后隐含着的前提就是,诗(文艺)能够真实地呈现作者心理与情志。又比如,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的认识方法,提倡读者通过对全篇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来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的思想。毫无疑问,这种认识方法饱含了对读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期待,但同时也潜藏着一个前提,那就是作者之“志”就在文中,否则即使读者的理解、察知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总之,在古人看来,文对作者情感的呈现基本是真实可靠的,文不仅是人们认识、了解社会的载体,更是异代人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是作者精神与思想永存的重要保证。

总之,“文如其人”观念能够得到大多古人赞同,与上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认知有密切联系。在文化语境与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将“文如其人”作为一个一般意义的文论命题加以分析。然而在古人的文化语境中,他们很难做到这一点。正如艾略特所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不仅有自己的创作习惯,而且还有自己的文学批评的习惯。与创作天才方面的缺点和局限相比,本民族文学批评习惯方面的缺点和局限,更容易为人忽视。”

【参考文献】

[1] 蒋 寅.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M]. 中华书局, 2003.

[2] 金元甫. 文艺心理学,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 李建中. 论魏晋六朝作家“文心”与“人心”的分裂[J]. 文学评论, 1989,5.

猜你喜欢
诗言志天人合一
郑 磊
“诗言志”和“摹仿说”
中国诗学的家国情怀
诗缘情与诗言志的综合治疗——昌耀《内陆高迥》诗疗解读(下)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美学之意境
“中国学派”动画片的审美解读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传统审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歌谣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