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畅销书排行榜看媒介对文学的影响

2015-08-08 12:35符燕鸿
青春岁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媒介文学

【摘要】我国的图书阅读率与人均图书消费量下降已是不可避免,因为纸质阅读并不是当前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在一个多媒介时代,媒介作为文学的载体开始反作用于文学。作品由纯文字向音像转化,世界消融于媒介之中,作品、作家和读者通过媒介直接或间接地抵达对方。本文将以《开卷》畅销书排行榜为突破口,根据媒介间交互影响的特点,在分析纸质媒介的基础上探寻多媒介对作品、作家和读者发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文学;媒介;《开卷》;畅销书排行榜

一、纸质文学的三个特点

早在2010年,我国图书的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就已跃居全球第一位。引用我国前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的话:“在世界上畅销的书,可以说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市场都能买到”,我国出版图书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可见一斑。但与出版大国身份不符的是,我国的图书阅读率与人均图书消费量两项统计数字不增反减。身处这个纸质书籍阅读不景气的时代,畅销书排行榜看似面临极端尴尬的境地.许多人觉得上榜的图书中佳作难觅,甚至有人扬言“对畅销书排行榜要‘逆读”。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言辞显然过于偏激,也掩盖了文学的复杂性,正视畅销书排行榜远比对它嗤之以鼻更能了解我国国民的阅读真相,进而一窥多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本文将以《开卷:图书产业专家》2013年全年虚构类与非虚构类每月畅销书排行榜为依据,通过对上榜书籍与作家进行归纳分析,并引入同时间其他媒介的相关动态,全面探究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然后,再以此为立足点,对媒介与文学的关系做一个梳理。

2013年《开卷》虚构类、非虚构类作品各有12份月榜单,每月上榜图书为10本。经统计,12个月中,虚构作品共有90本(主书名相同,由同一作者书写且同一出版社出版的视为一本,下同),署名作家80人(署名编辑部的不计,多人合著分开计数,下同);非虚构作品共115本,署名作家98人。面对这样庞杂的数据,笔者对其进行了粗浅的归纳分类。通过分类后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到当下纸质文学的三个特点:

1、虚构类作品消遣性远重于严肃性

笔者将90本虚构作品就主题划分为消遣型与严肃型两大类,消遣型作品就内容又划分为九类,分别是:奇幻灵异、言情小说、商业政治、犯罪推理、历史军事、故事集、都市青春、暴力小说和漫画绘本。通过分析可看出消遣型作品占上榜书籍87.78%,都市青春类作品又占据消遣型作品32.91%。

由此可见,读者更乐意选择浅阅读。如因同步上映电视剧而广受欢迎的《爱情公寓》,作品的生活状态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对现实的期许。相较而言,贾平凹的《带灯》直面惨淡人生,显得更为真实深刻。不难看出,当代读者并不排斥严肃作品,只是他们更愿意从虚构类作品中获得阅读快感,不需要太多现实的反思,他们渴望在书中看到的是与自身生活经验不完全重叠的精彩的“现实世界”,而不是深入挖掘后展现的满目疮痍。

2、非虚构类作品注重实用性

笔者将非虚构类上榜图书分为五类,它们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专业性较强。与上述虚构类作品不同,非虚构作品并不是纯粹放松消遣却也没有步步追问社会人生的终极问题,它的立足点是当下。读者关注当前社会(经济管理,时政文化),他们不愿意背负太重的历史包袱,也不追求很宏伟很长远的东西,但是也不会回避现实生活的不易。他们坦然地从身心(休闲保健,心理励志)开始武装自己,并从他人的故事(传记随笔)获得持续奋斗的正能量。

3、作者生活经历丰富,以本土作家为主,国外作家为辅

从署名作者的分布国家地域来看,作者以大陆作者为主,同时遍及香港、台湾、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但是这个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国籍地区划分,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作者的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地区。如经济学者郎咸平,出生于台湾,任教于大陆、香港、美国等。就这一点而言,对作家进行地域划分似乎失去了意义,但这也真实地反映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自身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另外,结合上榜作家的职业与生活经历来看,他们往往拥有十分丰富的人生。我们很难称一个作家为专职作家,作家身份只是其众多身份中的一种罢了。

文学的载体不断变更,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青铜竹简,再到丝帛纸张。直至今日,身处发达的多媒介社会,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不那么清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媒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最终形成相互呼应的局面并不足为奇。如上所述,文学作品的媒介载体多样,畅销书榜仅揭示了人们的纸质媒介阅读现状。根据媒介间相互影响相互呼应的特点,让我们能沿着它的线索,继续探索其他媒介对文学发生的影响。

二、多媒介下的文学

文学以媒介为载体。近年来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公然挑战纸质媒介的霸主地位。媒介革命自然引起文学自身的变革,文学作品、作者、读者三者自身及彼此的关系悄然发生了改变。

1、多媒介与作品

刚刚接触畅销书排行榜时,笔者曾经试图对其进行网络作品与传统作品的划分,但在实际分类过程中发现难以实现。传统作品与网络作品实际上不断交融,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分明。许多在文学网站进行连载并取得成功的作品同时进行着线下发书;而一些以传统纸张形式出版的书籍又能通过付费或扣除积分的方式在网站进行下载。而且大量网络作品、传统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可以说纸张、网络、影视等媒介作为文学的三大载体从内容到形式都互相影响、交融。

《秒速5厘米》、《小爸爸》等畅销书原本以热播电影电视剧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这一类书的作者一般是导演或编剧,他们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更多是凭借影视先前积累下的观众与口碑,一举登上畅销书榜单。而《三生三世枕上书》、《苗疆蛊事》等则凭借网络走红,这部分作者一般与粉丝有良好的互动,拥有稳定数量的读者群。此外,还存在部分纸质书改编为影视后重新得到观众读者的关注,鲍鲸鲸的《游记,或是指南》干脆将原书名换掉,直接采用电影名《等风来》再出版。同一文学作品以不同媒介形式前后多次出现在市场上已不是新鲜的事情,或许不同媒介中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其故事内核是高度一致的。另外,影视媒介在市场的强势地位更使得文学发生纯文字作品向影像作品的转变。饶雪漫的作品《离歌1》、《遗爱》、《蛰伏》等并不单一地以文字书写青春。其工作室通过海选挑出书模,拍摄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纯美照片并将其放入作品中。有时甚至随书附送该书的主题曲、影视光碟等。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满足了读者对斑斓青春的幻想,文字图像音乐多方位出击,共同制造了一场阅读盛宴。

进入21世纪后,曾有人不无忧伤地说“文学已死”。文学作为人生的镜像永远不会死去,但文学的纸质载体的确一度受到电子载体的冲击。经过十余年的磨合,纸质媒介与电子媒介共同承担传播文学的责任。它们像一面面镜子折射人生不同的侧面,甚至映照彼此。即便同一作品,读者也乐于从不同媒介得到不同的文学享受。就目前看来,人们积累了几千年的纸质阅读习惯不会轻易被改变,纸质作品以其发展惯性延续文学媒介的使命。同时,纸质媒介也在不断地调整自我,以其强大的包容力将影像纳入其中。

2、多媒介与作家

过去,作家只能通过作品抵达读者。而今,读者随时能够在各种公众平台了解作家的最新动态。80后作家郭敬明大家并不陌生,若单纯对作品进行解读,很难看出他为何能凌驾于其他青春文学作家之上;但从商业运作角度而言,他无疑是一名成功商人。《小时代》其实早于2008年出版,在这个快餐年代,五年时间足以使它埋葬于众多青春文学作品中。但郭敬明不甘于此,乘着社会上青春怀旧电影的热潮,他适时地推出了电影《小时代》系列。尔后,电影媒介与纸质媒介相互借力,漫画版《小时代1.0/2.5》与《<小时代>电影全记录》相继出现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其旗下作家自由鸟、消失宾妮、陈晨等或多或少模仿着郭式书写风格,通过《最漫画》、《岛》等杂志平台与特定读者群见面,以此共同巩固最文化帝国的稳定性。

此外,媒介之间不甚明晰的界限使越来越多人得以走下银幕舞台,许多真正的明星人物愿意以书写的方式向公众展示自己生活的另一面。杨澜将采访经历与感悟化为铅字,说《幸福要回答》;郭德纲谈起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称《过得刚好》……这类作家写作往往也意味着写自己,不需要苦心营造什么故事,他们自身便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发达的多媒介社会,作家与作品的独立性被大大削弱。作品难以凭一己之力得到公众的瞩目。明星作家的作品更容易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成为一条心照不宣的规则。作品成为作家的影子,作家照到的聚光灯越强,影子才能越来越大,但灯灭了,影子也就不见了。

3、多媒介与读者

当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看似疏远,实际上通过多媒介变得空前紧密。个体的话语,透过多种媒介的放大,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穿透力。许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经历,面临某本纸质书籍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来自其他媒介的讯息将坚定我们的阅读信心。《凶宅笔记》的书封印着“南派三叔激赏推荐”;《小爸爸》宣传语为“文章小说处女作……电视剧同名小说”。我们很难判断这些作品是不是由于广告才登上畅销书排行榜,但可以肯定的是读者的阅读选择不再是个体的独立行为,或许是多种媒介的影响促使他们不自觉地“被选择”阅读某些作品;或许是他们害怕在资讯世界失去话语权而自愿被媒介“绑架”。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也并不孤独。论坛、贴吧、QQ群、特定作家的微博后援会成为同一类型读者的聚居地,他们通过网络即时交换更新自己的阅读心得,继而在互相“修正”中形成类型化观点。而读者的情绪通过多媒介的层层放大后,甚至能影响原作品或跨媒介作品的情节走向。赵薇的《致青春》将一个开放性结局留给观众。在原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郑微最终嫁给了林静。这一结局曾引起过书迷的热议,每个读者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结局。既然如此,改拍为电影的《致青春》干脆采取一种讨巧的方案——没有结局,让大家各自在心里酝酿故事走向。

由此可看出,多媒介使读者之间的联系比之前更为紧密,而读者对作家、作品的干预明显比过去增强。若一个作品同时拥有纸质文字、影视等多种媒介载体,对这一作品的阅读过程将持续得更久,读者、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也显得更复杂。过去,作家与读者往往以作品为唯一连接纽带;而今,世界溶解于媒介之中,作家、作品、读者以媒介为纽带得到或直接或间接的多重连接。作品、作者和读者的界限也不是绝对分明。读者能左右作品走向,作家将自己写入作品中,作家与读者又能跨过作品实现即时交流。

【参考文献】

[1] 孙佳妮. 当代文学的新媒介特征[D]. 辽宁: 辽宁大学文艺学, 2013.

[2] 陈晓洁. 媒介环境学视阀下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D]. 山东: 山东大学文学与艺术传播学院, 2012.

[3] 刘双红. 文本媒介与影视媒介交互关系研究[D]. 河南: 河南大学新闻学, 2012.

[4] 化 兵. 传统与数字融合中的国民阅读走势分析(上)[J]. 出版参考, 2012,05.

【作者简介】

符燕鸿(1992—),女,汉族,广东湛江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媒介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