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运用导学案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探究

2015-08-06 11:27吴立珍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吴立珍

摘要:追求高效课堂一直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也决定了实现高效课堂是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导学案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既是高效课堂的先行,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高效课堂;导学案;初中历史

一、导学案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践行课改理念,实现高效课堂。

随着2001年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成了最为核心的理念,而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追求高效课堂亦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这其实就是要求初中历史课堂要追求策略,高效教学。而初中历史的现状也强烈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虽然初中历史是中考学科,但地位普遍不如语数外,而且在有的地区历史中考是开卷考试,更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出于减负的考虑,初中历史学科的课后作业量也有严格的控制。在这种状况下,高效课堂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由之路。但是高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只是靠课堂教学的45分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与预设,即课堂效率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准备与预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

(二)是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必然要求。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时空跨度大”,且有“大量留白”,这种编写特点决定了其难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偏大了。而在教材中有大量的诸如“议一议”“想一想”“自我评测”“活动建议”等环节存在,仅靠课堂的45分钟,难以有效完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现状要求,在课前必须进行一定的预习,将教学重心前置。而通过导学案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教师的授课意图,对每一课的学习都能有备而来,有的放矢。

(三)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效果显著。

为了验证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效果,笔者特意做了一次实验。在初一历史教学中,笔者在A班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在B班进行常规的教学。笔者发现在A班的教学十分流畅,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反应很快,对教材十分熟悉,课堂效率很高。而在B班,经常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要花很多时间来翻书,而且对问题的讨论不充分,课堂效率低下。

二、导学案编制的原则

(一)兴趣性原则。

杜威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即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初中的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处在儿童阶段,而儿童对外界知识的选择更多的是感官上的吸引,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导学案的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是很重要的。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导学案,可以将生动有趣的历史材料带入课堂,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开始他们的学习,以及为此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例如笔者在讲授《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时,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就是由电影《建国大业》的相关内容构成,要完成导学案必须先观看《建国大业》,学生十分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使得导学案的完成情况非常好,因此那一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反之如果学生对导学案的内容没有任何的兴趣,只是当一个任务来完成,这既影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效果,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背离了课程改革强调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处于主体地位的要求。

(二)有效性原则。

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将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前置,那就必然要求导学案的相关内容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导学案的编制要有益于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达成。为了使导学案更为有效,教师在编制时应设立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环节,使这个导学案的编制过程本身就成为小型的课堂。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笔者设置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导学提纲、质疑交流、拓展提高、课堂检测等环节,系统而有效。除了导学案格式的设立要系统,要与课堂教学相对应之外,对导学案中问题的提出也要注重有效性。例如在导学案的质疑交流环节,要能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三)多样性原则。

是不是所有的导学案都要编制成讲义的形式?笔者认为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容易对单一的东西产生审美疲劳,而使得相应的兴趣大减,从而变得效率低下。因此,在编制导学案时,不能一味地采用讲义的形式去让学生学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笔者在讲述三国这段历史时,导学案就是让学生回去看《易中天品三国》,并设置了相关的几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很有兴趣,回去几乎都看了,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得十分激烈,课堂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讲到了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长征,布置了学生回去搜集红歌,并根据每个时期红歌不同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导学案。课堂上学生们热烈地唱红歌,积极地回答问题,学习任务完成得很好。

(四)層次性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教学要量力而行,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不同层次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体现出分层教学的理念。在编制导学案时,教师要将难易不一、要求不同的知识点整理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要使优秀学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要实现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导学案是一种很好的实现方式。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最终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