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燕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对教师角色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情境设计、协作学习和会话过程组织,引领学生形成学习经验、领悟意义建构。文章探讨了建构主义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核心课《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设计 教学组织 自动化生产线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48-02
0.引言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工科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需要加强,约二成用人单位不能招聘到所需要的毕业生,约三成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不高。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以上矛盾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在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欠缺。要解決此问题,需从人才培养这个源头抓起,大胆创新,采用多种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1.现阶段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提升学生动手技能这一目标,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力推行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其方法是将理论课堂转移到实训基地、实习车间,使得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实时动手操作。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自动化生产线》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已经多年,颇见成效。但是,在改革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教师仅仅是将理论的讲述搬到了实训室,知识的传授依旧是填鸭灌输式;学生可以在课上进行动手操作,但囿于教师给定或实验装置的既定型任务,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激发和挖掘;若课前未精心布置和设计,学生很难保持长久的新鲜感和积极性。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自动化生产线》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习不是教师简单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或生产实际等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结合自己学习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借助于外界帮助,主动的构建知识的意义[1]。本门课的先修课程《维修电工》、《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等为学生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的设计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经验,生硬的灌输新知识给学习者。因此,建构主义要求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要创设利于学习的教学情境[2],要考虑知识、技能等学习经验的延续性。
《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教学载体是德国FESTO公司MPS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该系统包含供料单元、检测单元、暂存单元、操作手单元和分拣单元等工作站。课程教学设计环节并不是简单的逐一全部讲解各个工作站的结构、原理、程序等。而是考虑利用学习者既有的和可开发的学习经验来构建教学“情境”。例如,教学情境“气动回路的认识和搭建”,依托学生在《液压气动技术》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完成;教学情境“检测系统的构建和实现”,学生需巩固和加深在《传感检测技术》教学环节中学习的知识;各个工作站编程任务的实现除却需要习得Graph新编程语言的工作流程编程方法之外,还需依据学过的S7-200 PLC的知识,在S7-300 PLC的平台上编程,体会二者异同。
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设计解决“教师准备怎么教”的问题,课堂教学组织解决“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帮学生学”的问题。《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教学组织分成三个阶段:第一,在学生刚进入实训室,尚未了解设备操作规范之时,采用“示范和模仿”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师要藉由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和环境来让学生去思考,去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并基本能独立操作设备时,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4]进行课堂组织;在此部分,通过合作学习策略,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为共同解决一个学习任务。第三,学习后期,知识和实践动手技能培养等有关显性内容完成之后,采用“阶段汇报”方法,通过讲解和对话,反刍自己习得的内容。在此,要加大“会话”力度,让学生在沟通、解答、辩论中,学会聆听和理解,学会接纳和赞赏,学会观察和思考。
3.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大指导意义在于转变了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入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化改革的经验,对机电专业课程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邱燕,宋艳. 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28-131
[2]甘利人,吴鹏,高蓓蕾.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体系构建[J]. 现代教育管理,2009,(2):67-70
[3]王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高级研究,2006,(7):111-112
[4]从文龙.关于学习情境实施”六步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0,(8):135-137